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12月15日,百济神州宣布完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首次公开发行,自此,百济神州成为首个在纳斯达克、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今年以来,受益于IPO制度改革以及相关医药政策鼓励,许多创新药企们纷纷涌向资本市场。健康时报记者发现,12月刚刚过半,已有至少5家医药企业成功上市。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年内已有34家生物制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另有南模生物、春立医疗两家公司已获得证监会上市许可。

百济神州:首家三地上市药企,实现中国抗癌药出海“零的突破”

12月15日,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球首家在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科创板上市首日,百济神州开盘价176.96元。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百济神州的研发中心,企业供图。

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药物。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截至2021年11月,百济神州商业化产品及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共有48款,包括10款商业化阶段药物,2款已申报候选药物和36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百济神州已成功上市3款重磅自主研发药物:分别为BTK小分子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抗PD-1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和PARP抑制剂百汇泽®(帕米帕利胶囊)。其中,BTK抑制剂百悦泽获得FDA加速批准上市,于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实现了我国抗肿瘤创新药出海“零的突破”。

迪哲医药:A股“最年轻”的上市公司

12月10日,迪哲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立于2017年10月的迪哲医药成为了A股市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图片源自迪哲医药官网。

2006年,时任阿斯利康资深科学家、全球副总裁的张小林,建立了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并发展成为阿斯利康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2017年,为了深化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赋能力量,迪哲医药诞生。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虽然阿斯利康是迪哲医药第一大股东,但根据迪哲医药董事长、总经理张小林介绍,迪哲医药不存在对阿斯利康的依赖关系。“迪哲医药的目标就是,推出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治疗方法,力求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研发管线组合中拥有4个处于临床阶段并用于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物,以及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候选创新药物。其中,进度最快的是全球首个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疾病开展临床研究的特异性JAK1抑制剂DZD4205,以及一款重磅肺癌药DZD9008。

凯莱英:市值超千亿!中国最大化学药物商业化外包生产巨头

12月10日,凯莱英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这是凯莱英的二次上市,早在五年前登陆A股的凯莱英医药,现已是国内最大的化学药物商业化外包生产(CDMO)巨头,市值超千亿元。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凯莱英全连续性反应实验室,图片源自凯莱英官网。

据中国网报道,作为一家全球领先、技术驱动型的CDMO公司,凯莱英主要提供贯穿药物开发及生产全周期生命的一站式服务及解决方案。

凯莱英医药集团官网显示,凯莱英是全球第5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以及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据招股书披露,凯莱英现已将CDMO能力扩展至可纳入新药物类别,如多肽、寡核苷酸、单克隆抗体等,也包括药物制剂、生物合成和临床CRO解决方案。

北海康成:专注于罕见病和罕见肿瘤特药

12月10日,北海康成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立足中国、专注于商业化罕见病药物和罕见肿瘤特药的生物医药公司。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北海康成海芮思上市会在2020年中国罕见病大会平台上召开。

招股说明书显示,北海康成已打造了一个拥有13个产品的研发管线,包括3个已上市产品、4个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1个处于临床试验准备阶段项目、2个处于临床前阶段项目,另外3个基因治疗项目处于先导识别阶段。北海康成将把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核心候选药物CAN008的研发以及CMC的开发和生产;支持管线中主要产品及候选产品;支持管线中非基因疗法产品及候选产品;支持CAN201、CAN202及其他基因治疗项目研发等。

据北海康成官网,目前,公司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的核心产品CAN008,并于2021年4月获批在中国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一线2期临床试验。此外,北海康成还投资于下一代基因治疗技术,正在研发用于治疗法布雷病、庞贝病等罕见病治疗的药物。

固生堂:连锁中医“第一股”,创新医联体基层合作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12月10日,固生堂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连锁中医馆和中医医疗服务的第一股。

据固生堂中医官网显示,固生堂中医是一家中医连锁管理集团,集传统中医医疗、传统中医教学、中医推广等为一体,总部设在广州,拓展北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无锡、南京、福州、上海、苏州、昆山、成都、宁波等区域,平台服务覆盖全国56个城市。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固生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均展开医联体合作,全面覆盖肿瘤科、心血管、内分泌科、妇科、呼吸科、皮肤科、脾胃病科、肾病科、儿科、风湿病科、心身医学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固生堂中医创始人兼董事长涂志亮表示,固生堂先后与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与专科共建合作,将国医大师、省市级名老中医请到基层门诊,不仅解决患者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销比例,切实提高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恒瑞医药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恒瑞医药成立于1970年,是一家从事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制及推广的国际化制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影像介入产品的供应商。在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中,恒瑞医药排名第16位,创下中国药企在该榜单中排名新高;在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恒瑞连续4年上榜,排名逐年攀升,创下第32位的排名新高,刷新中国药企在该榜单的最好成绩;公司多年连续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2021年蝉联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榜首五十余年来,恒瑞医药始终植根中国、面向世界,专注健康事业,聚焦前沿领域,攻坚克难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95%,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在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多地建有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打造了一支50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全球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已有11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另有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上药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医药航母即将起航,合并后的新上药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业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药集团和上实控股的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上药集团整合方案已敲定,将会以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平台,事业部制将取消,以加强集团对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个多月后,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药集团重组,终于要登场了。上实系主要医药资产合并成新集团停牌三个多月期间,上药集团的重组一直处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确定整体上市平台的艰难抉择中。接近上药及上实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主要医药资产整合方案已经定下来,二者合并组成新的医药集团,并将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而由于上药资产太复杂,大量的时间被用于清理审核,导致上药集团重组迟迟未公布结果。”上海医药是上药集团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医药分销业务。目前上海医药在国内市场仅次于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集团,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形成布局。而据上海医药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94.86亿元,同比增长20.95%;净利润7013.74
万元,同比增长55.27%。目前,上海医药先后对上海雷允上大药房、信谊大药房实施了全面托管,并以华氏大药房为平台,加快了零售连锁系统的全面整合转型,目前全国零售连锁药房达1130多家。之前,上药集团曾寻求海外整体上市,随着新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的入主,选择上海医药作为整合后的新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意味着双方进行了妥协。事实上,上实集团在资产规模和医药经营管理上,都逊色于上药集团。一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实集团那边只是控股公司,旗下医药资产多为财务投资,现在将资产向上药集团这边集中,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上实医药拟注入上海医药这次重组,上实医药的去向,业界一直关注。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与上药集团合并后,包括上实医药在内,其主要的优质医药资产将会注入到上海医药中,上实医药将变成上海医药的控股子公司。上实医药是上实控股最主要的医药资产,旗下拥有常州药业、常州制药厂、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实医药200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7.52亿元,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378.25%。另外,上实控股旗下则拥有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厦门中药厂、辽宁好护士和胡庆余堂国药号等5家控股医药企业,2007年8月22日,上实控股拟将上述5家资产注入到上实医药中,该方案也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由于上实集团整合上药集团,此举作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拟注入的资产整体质量一般,缺乏成长性,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随着上海医药被选定为新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上述资产也将随着上实医药注入到上海医药中。放弃事业部制
加强集权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合并后,采取何种方式管理,避免同业竞争,一直是一个难题。上药集团在上实集团入主前,旗下各业务主要按事业部制来实施管理,各主要工业资产按照处方药事业部、OTC事业部、抗生素事业部、原料药事业部和中药与天然药物五大事业部分业务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几经博弈,最终还是被抛弃。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组领导小组最后放弃事业部制,转而采用公司法人制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对此,上实医药董秘汤德平表示,这只是管理上的问题,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主要还是要消除同业竞争。事实上,实施事业部制并不是上药集团本意,最早华源集团重组上药集团时,引入事业部制,上药集团在脱离华源集团的控制后,一直在酝酿取消事业部制实施法人实体制。今年5月份,上药集团旗下的中华药业、信谊药厂等都开始恢复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药集团与上实医药实质重组启动后,作为重组财务顾问的中金国际也给出继续采用事业部制管理的方案,把双方的医药工业资产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事业部中,然后各事业部再与各上市公司对接。对此,上药集团方面反对意见比较强烈。而对于最终合并后的新集团取消放弃事业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加强集团集权,提高对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业部制,未来新集团在业务管理上,还会采取分业管理。该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将会吸收合并到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抗癌药物的上市公司,抗癌药物上市企业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