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界风云,评历史兴衰,论投资之道,创财富自由。以我15年的股市投资实战经验,为你解锁人生财富密码。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会惊人的相似。研究A股30年来历次熊市大底部特征,天哥又有了重大发现。
如果你不会判断市场跌到什么程度、什么位置,才会到达大底部区间,才适合重仓布局,那么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认真看一看,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历次股市大底部特征的精彩再现,天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总结归纳。本文所讲的股市大底部研判方式比任何技术指标都管用,而且谁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文中涉及到大量历史数据及大底规律,是天哥花费很大功夫统计和研究的结果,值得珍藏。特别是喜欢研究A股历史的朋友,更要把本文收藏起来,很多宝贵的历史数据可以直接拿来研究使用。
一、历次大底部破净率特征
A股30年来,跌破净资产个股的数量占比超过10%的情况只出现过5次,每一次对应着市场的底部区间,要么是阶段底,要么是熊市大底。
破净率越高,说明市场跌得越深,跌透越透彻,估值泡沫挤压越充分,后市产生大行情的可能就越高。如2005年和2008年破净率超过13%,后面爆发了指数翻倍的牛市行情。
从上图统计表,可得出结论:破净率>10%,市场进入底部超跌区间,后市越跌中长线投资价值越大。破净率>13%,市场极度低估,后市有望产生超级大牛市。
二、历次大底部市净率特征
市盈率和市净率对研究股市大底部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很多人的用法是错误的,在这里给大家纠正一下。
请注意:市盈率和市净率有多种统计方式,不同的统计方式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参考价值也完全不同,甚至相差特别大。
很多人是人云亦云,没有对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类比较,根本不知道哪种统计方式在分析市场上更科学,得出的结果最有参考意义。
我们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大家天天讲市盈率、市净率,原来被市场的惯用方法给误导了,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看图说话:
上图是沪300市净率和等权市净率及指数走势图。大家常说的市净率指的是最下方的褐色曲线,看这个市净率数值你会发现当前它是处于历史低位区,于是很多人就得出沪深300估值是处于历史最低区间的谬论,可是你却发现沪深300指数实际却处于中高位置,根本没到大底部。
再仔细看一看市净率曲线的波动,就会发现它与指数的波动相关性非常差,如同横向运动,根本体现不出指数实际估值的波动幅度。
咱们再看一看图中蓝色曲线所代表的等权市净率,它的走势随着指数的涨跌产生明显的波动,与指数走势相关性特别强。因此,等权市净率才能真正反映沪深300估值的实际波动与高低状况,而且它的极值(历史最高点和最低点)对指数的顶底有着更明确的参照意义。
从等权市净率来看,沪深300的历史估值底在黄色横线处,显然目前还有一定的空间。可见,市场大部分人看市净率的方式,都是错误的。大家记住,咱们做研究一定要把握真正的市场规律,不要被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
天哥给大家做出的数据统计,选择的是最科学、最有参考价值、最能反映市场大底特征的统计方式。历史规律全部反映在下方的统计图表中,咱们逐一分析。
☛上证50等权市净率底部特征:
从上图一眼看去,就能发现规律:上证50指数等权市净率跌到1.94,市场进入估值底,是战略布局的良机。
☛沪深300等权市净率底部特征:
从上图走势我们可以得出重要底部规律:沪深300指数等权市净率跌到2.4,市场进入估值底,是战略布局的良机。
☛上证指数市净率中位数底部特征:
上证指数常年失真,它的等权市净率对判断大底的参考价值非常低,而市净率中位数则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市净率中位数跌至1.96,市场就会进入估值底区间,长线来看,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全A股等权平均市净率底部特征:
全A股等权平均市净率反映的是整个A股市的估值情况,对研究熊市大底部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
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反映的是各指数自身的估值情况,各指数见大底的时间不一定是同步的。
上证50于2016.2月等权市净率见底,指数也同步见大底,之后上证50开启一大轮牛市。而上证指数则是到2018.10月市净率中位数才触底,指数随后见大底,才开启牛市,比上证50晚了两年多时间。全A股等权平均市净率于2018.10月触底,随后整个A股开启一轮牛市行情。
从上图和历史统计数据,可以清楚的得出A股底部规律:全A股等权平均市净率跌至2.6,市场进入大底部区间,具备良好的长线投资价值。即便后面还会有所下探,但从历史表现来看下跌空间已不大,在底部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当前数值为3.67,距离2.6的底部区间还有一定空间,现在还不能认为市场整体已经低估。
三、历次大底部市盈率特征
全A股市场盈率反映的是整个A股市场估值情况,比单独看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更具有参考意义。
上证指数常年失真,大家都知道。沪深300指数只反映权重和蓝筹估值,反映不出中小盘个股估值情况。创业板指数只反映创业板个股,反映不了主板市场估值。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A股滚动市盈率等权平均,自2010年以来的10多年时间里,95%以上的时间都是运行在38以上,这说明当全A股滚动市盈率等权平均数值跌到38以下,市场就进入了大底部区间,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重新回到38以上,也就是市场要筑底反弹上涨。
目前在47以上,是不是大底,一目了然。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A股等权市盈率中位数,自2005年以来,95%以上的时间运行在26以上,这说明全A股等权市盈率中位数数值跌到26以下,市场就进入了大底部区间,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重新回到26以上。
目前在32以上,大家说市场有没有真正到底呢?
四、历次大底部个股市盈率特征
通过统计个股市盈率跌破20的占比数据,大底部区间也有共同特征。
从上图的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股市盈率
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对历史大底的研判已经成竹在胸,不会再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难题。如果你真的看懂了,还会为不知道何时进行战略布局、大举入市而烦恼吗?还会在半山腰盲目的重仓抄底吗?
本文价值千金,送给有缘人!!!
看完本文不点个赞,对不起天哥15年实战经验的总结和10多个小时的辛苦写作。
以上内容仅为天哥实战经验总结,不具任何指导意义。
天哥这里是投资百宝箱,有你想学的一切投资理财知识与实战技术!
关注天哥,涨知识,涨财富,投资理财不迷路!
#头条群星8月榜#
A股历次熊市底部的特征有哪些
股票市场的底部特征有:
一,市场人气特征: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长时下跌,会在市场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盘,人气也在不断被套中被消耗殆尽,此时是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股市离真正的低点已经为时不远了。
二,走势形态特征:形成最后一跌期间,股指的技术形态会出现破位加速下跌,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稍事抵抗并纷纷兵败如山倒。
三,下跌幅度特征:在弱市中,很难从调整的幅度方面确认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谚语:“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这时候,需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手段来确认大盘是否属于最后一。
四,指标背离的特征:指标背离特征需要综合研判,如果仅是其中一两种指标发生底背离还不能说明大盘一定处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个指标在同一时期中在月线、周线、日线上同时发生背离,那么,这时大盘往往极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扩展资料:
空头市场的形成原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货”期。它真正的形成是在前一个多头市场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有远见的投资人觉察到企业的盈余到达了不正常的高点,而开始加快出货的步伐。此时成交量仍然很高。虽然在弹升时有逐渐减少的倾向,此时,大众仍热衷于交易,但是,开始感觉到预期的获利已逐渐地消逝。
第二个阶段是恐慌时期,想要买进的人开始退缩的,而想要卖出的人则急着要脱手。价格下跌的趋势突然加速到几乎是垂直的程度,此时成交量的比例差距达到最大。在恐慌时期结束以后,通常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次级反弹或者横向的变动。
第三阶段是由那些缺乏信心者的卖出所构成的。在第三阶段的进行时,下跌趋势并没有加速。“没有投资价值的低价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就跌掉了前面多头市场所涨升的部分。业绩较为优良的股票持续下跌,因为这种股票的持有者是最后推动信心的。
在过程上,空头市场最后阶段的下跌是集中于这些业绩优良的股票。空头市场在坏消息频传的情况下结束。最坏的情况已经被预期了,在股价上已经实现了。通常,在坏消息完全出尽之前,空头市场已经过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头市场
A股为什么会出现熊市,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熊市
了解A股历史上下跌触底的特征无疑是未雨绸缪之举,且对投资者的操作能起到实际参考意义。 通过对1994年、2001年开始的两轮熊市股指下跌情况的分析发现,熊市中每次反弹后的下跌时间平均持续149个交易日,平均最大跌幅为35.93%。此外,从技术指标看,下跌结束前,5月均线往往下穿10月均线。这一特点或许值得投资者格外注意,因为相关情况出现后,往往可能会带来股指反弹中的投资机会。 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下跌过程中,仍会出现多个交易机会。 平均下跌149日后触底 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股指走势总是呈现涨跌交替的格局。把握好反弹前的抄底时机,即便是熊市也能尝到赚钱的滋味。 A股历史上出现过四轮熊市。由于前两轮熊市发生在1995年之前,当时A股市场仍处于创立初期的非理性状态,缺乏参考价值。因此,我们选取第三、第四轮熊市作为研究对象。 A股历史上的第三轮熊市起始于1994年9月13日。当日上证指数冲高至1052.94点后开始回落,进入下跌通道。这波下跌一直持续到1995年2月7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524.43点,此后开始反弹。此波下跌持续了97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到50.19%。 然而第三轮熊市并没有就此结束。经过7个月的反弹上涨,上证指数于1995年9月12日达到792.54点,涨幅达到51.12%。其间,上证指数一度达到926.41点,最大涨幅达到76.65%。股指于1995年9月12日当天便开始下跌。一直持续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512.83点。此波下跌持续了90个交易日,跌幅为35.29%。若跟此前反弹期间的最高点926.41点相比,则下跌幅度达到44.64%。 此时,第三轮熊市结束,A股进入长达5年多的牛市。至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高至2245.44点,牛市结束,第四轮熊市开始。 此轮熊市的第一波下跌持续至2002年1月29日,当日股指最低跌至1339.20点,较此前高点下跌40.36%,持续155个交易日。 此后股指展开反弹,上证指数上涨至2002年6月25日最高点1748.89点后反弹结束,反弹幅度达到30.59%。紧接着股指再次下跌,至2003年1月6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1311.68点。此波下跌持续了132个交易日,最大跌幅为25%。 在第四轮熊市中,这样的情况还出现过两次。股指在第二波下跌后展开持续3个多月的反弹,最高涨幅达到25.76%。 2003年4月16日,上证指数冲高至1649.60点后再度下跌。上证指数于同年11月13日跌至1307.40点,到达第三波下跌的底部。这波下跌持续139个交易日,跌幅为20.74%。 第四波下跌开始于2004年4月7日,此前股指已反弹近5个月,上涨幅度为36.38%。这次下跌持续了280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到44.01%。第四波下跌到达底部后,A股开始进入牛市。 综合这两轮熊市的六波下跌来看,持续时间最长的为280个交易日,最短为90个交易日,平均每波下跌持续149个交易日,平均跌幅35.93%。 若只考虑熊市中反弹后的下跌情况,把两轮熊市的第一波下跌剔除后,平均每波下跌持续16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为31.26%。 值得注意的是,股指触底多发生于上半年。此外,我们通过对比几波下跌的跌幅以及此前的涨幅后发现,下跌前的涨幅越大,下跌的幅度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