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1月25日,A股主要股指出现大幅下跌,题材概念股跌幅靠前。综合公募基金对今日盘面分析及后市展望,多数可总结为当前为A股估值分化风险的集中释放,进行中长期买入的时机或已来到,看好部分有较强盈利和估值弹性的行业,如白酒、家电和服务消费,以及稳增长相关的基建投资等。总体而言,公募基金对于虎年权益及债券资产的配置信心犹存,但缺乏投资主线依然是影响市场形成合力的掣肘。
A股普跌,节前成交萎缩
1月25日,A股主要股指出现大幅下跌,Wind统计显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58%,创业板指跌2.67%,深证成指下跌2.83%,沪深300指数下跌2.26%。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万亿,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在万亿之下。成交萎缩影响下,今日题材概念股跌幅靠前。数字货币、元宇宙等热门概念悉数调整,蓝筹与成长双双下滑,但黄金、航空逆市活跃,资金避险情绪高涨。
多家公募基金分析指出,今日乃至近期市场大跌的原因与春节临近有关。长城基金分析指出,春节临近资金观望、热点题材缺乏等因素均导致交投降温。在此背景下,市场情绪受到外围股市表现与事件冲击比较容易过度反应。
中欧基金也分析称,本周为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国内A股市场在节日前往往出现成交萎缩的现象,在当前市场风格转向和机构投资者调仓换股,容易放大节前的潜在波动率。虽然国内宽松政策在不断向市场传递信心,但实质性措施的传导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成效。
金信基金也表示,国际市场集体下跌,加上A股开年以来的持续下跌信心不足,导致今天无抵抗下跌。但同时指出,整体来看市场还是进入了强势补跌的阶段,预示主要下跌已经完成。
那么,如果近期市场的下跌将A股估值分化的风险进行了集中释放,A股是否已逐步浮现再配置机会?中欧基金表示认同,并指出,考虑到十三五规划至今国内的稳增长政策往往更多是阶段性政策,并在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后便开始重新向长期转型方向倾斜,从更长一些时间维度来看,当前因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导致的成长股回调,或将在上半年带来较好的中长期机会。
稳增长、强盈利题材受关注
在刚刚结束的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中,多数基金经理也在强调A股估值分化所带来的的影响,特别是对赛道重估及行业新趋势的研判,各家都在试图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式探寻新路,一众稳增长、强盈利题材备受关注。
结合今天的盘面,金信基金孙磊就表示,市场进入强势补跌阶段,稳增长宽货币和外部收水仍是市场核心关注的问题。他表示,从中期来看,上述两点会形成一种对冲效应,因此市场依然大致会表现为上有顶下有底的环境,而强势行业去年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今年整体的难度要更大,认为加大研究力度,在强势行业里找阿尔法会是比较好的思路。
据天相数据统计,从去年四季度各家公募调仓的思路来看,减持前50大重仓股中多数为新能源光伏、锂电产业中的“明星股”,从过去一到两年时间来看,相关行业已成为投资人分享贝塔投资红利的主战场,但就天赐材料、赣锋锂业及新宙邦等企业四季度股价表现来看,下跌均超过10%,部分在20%以上甚至更多。
而从增持前50大个股中不难发现,原先杀估值已至历史相对较低分位的部分白酒、医药类个股,以及TMT行业当中有业绩提振先兆的个股,如分众传媒、韦尔股份、晶澳科技等逐渐被机构“拾遗”,季内股价表现多为收涨。
因此,如何把握接下来的资产配置趋势,机构投资人多在强调主动选股的能力,特别是在热门赛道中继续寻找细分行业下的潜力股,以及在风险释放充分的行业中寻找低估值标的。
中欧基金表示,建议关注中国经济稳增长主线下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可选消费中具备较强盈利和估值弹性的行业,如白酒、家电和服务消费等;以及稳增长相关的基建投资中,增量弹性较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双碳领域的能源基建和新能源电力运营商等。
此外,在债券投资方面,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汪洋指出,当前政策利好债券市场,仍是虎年大类资产配置重头戏。特别是对于机构普遍配置的信用债,建议跟随政策的轮动,在基建、高端制造以及双碳板块当中进行相应的布局。
总体而言,公募基金对于虎年权益及债券资产的配置信心犹存,但缺乏投资主线依然是影响市场形成合力的掣肘。
每日经济新闻
2021年A股驱动靠业绩 结构性行情仍在
农银汇理基金赵诣:2021年会处于一个疫情的恢复期,由于海外情况仍不明朗,整体来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货币政策边际上不会更宽松,但不会出现“急转弯”,这也意味着市场将从选赛道、提估值回归到业绩的兑现度上来。
诺德基金罗世锋:基于我们对产业链的紧密跟踪以及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趋势的判断,2021年仍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这些领域仍然处于高景气度状态,中长期角度看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广发基金郑澄然:2021年A股预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整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来看,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在盈利支撑下走出结构性行情。
华商基金梁皓: 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点领域。A股市场增量资金还能否延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汇丰晋信基金陆彬:一是看好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右侧加速向好,基本面未看到大的风险;二是以化工为代表的低估值周期行业;三是国防军工;四是金融地产方向,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行业可能会走出慢牛行情。
2021年,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哪些赛道可能领跑?市场风险在何方?
从流动性驱动到业绩驱动
赵诣:2021年会处于一个疫情的恢复期。海外情况仍不明朗,经济的恢复会比较漫长。货币政策边际上不会更宽松,但会像经济工作会议讲的“不会出现‘急转弯’”,这意味着市场将从选赛道、提估值回归到业绩的兑现度上来。
陆彬:2021年将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一年。首先,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在 历史 负0.5倍标准差以下,整个市场存在一定的估值压力。2021年市场主要风险可能来自行业估值的上升。
从机会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少数优质龙头公司的结构性牛市特征非常明显,我们从不少行业仍能找到较多投资机会。目前能够看到的机会既包括一直以来长期看好的成长股机会,如新能源相关行业,也包括制造业和顺周期的机会,例如国防军工和化工行业等。
郑澄然:2021年宏观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复苏叠加再通胀。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上半年仍存在的供需错配带来的出口强劲,拉动相关制造业投资;二、消费和线下服务业继续修复;三、基建和地产投资走弱,但考虑到地产库存水平仍然较低,在销售维持的情况下,地产投资有望呈现一定的韧性。通胀方面,CPI和PPI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但幅度可能不会太大。货币政策则会维持当前“温和退出”的基调。
综合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来看,2021年A股预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整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来看,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其中,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在盈利支撑下走出结构性行情。
梁皓: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重要指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意味着,相比2020年2%左右的实际GDP增速、13%的社融增速,2021年更高的GDP增速、中枢下行的社融增速可以使杠杆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一定调下,主动的紧信用已经没有特别大的意义,货币政策更多是疫情期间非常规性刺激政策的有序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偏中性。
金融条件将确定温和转紧,A股2020年估值大幅扩张的行情面临较大挑战。考虑到全球经济在疫苗落地后逐步复苏、我国产业升级的长期趋势,2021年市场可能更多是结构性机会。
疫情是主要影响因素
郑澄然:如果经济复苏趋势能够延续,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期能够得到兑现,那么A股的估值压力就可以得到释放,这是2021年重要的利好因素。此外,“十四五”规划具体内容逐渐明朗,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具有供给壁垒的新兴产业方向需求存在超预期的可能,这是潜在的利好因素。
梁皓: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点领域。国内存款搬家,北上资金卡位核心资产的趋势仍未结束,2019年以来资金的大幅流入直接抬高了A股的估值中枢,宏观流动性温和转紧的环境下,A股市场增量资金还能否延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经济复苏节奏等
成潜在风险点
赵诣:2019年和2020年公募基金都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这也意味着往后一段时间出现震荡调整都是 健康 市场所可能呈现的状况。长远来看,随着国内优秀企业不断在国内上市,竞争力持续加强,将有助于市场长期稳定向好。
2021年流动性不会再像疫情期间一样宽松,这对估值的扩张会有一定的抑制,意味着需要通过业绩的持续增长来消化过高的估值。从这个角度看,选股的难度会变大,成长股在2021年相对过去两年会平淡一些,个股的选择更加重要。
郑澄然:潜在风险可能有几个:一是疫情的反复和疫苗接种的效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一致预期是海外能够在二季度实现较大面积的疫苗接种,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海外经济2021年二季度之后出现明显修复。如果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或者疫情本身出现超预期情况,那么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可能会被破坏。
二是全球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拜登上台后,市场预期中美关系可能出现阶段性缓和。如果外部贸易环境发生变化,则可能对 科技 等产业带来影响,这也是潜在的风险。
三是政策和经济可能出现阶段性错位。当前经济复苏趋势较好,政策在温和退出。到2021年二季度之后,如果出现经济复苏放缓,是否会有相应的政策进行应对,可能会阶段性扰动市场情绪。
梁皓:2019年以来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抬升,部分行业龙头估值处于 历史 高位, 历史 经验看,在较高估值水平下,市场可能会放大宏观、中微观层面的一些利空因素,波动加大,短期跌幅超出预期。站在当前时点,宏观层面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国内紧信用的进程,中微观层面行业的高频数据、个股的业绩表现都有可能在某个时点成为风险释放的“催化”因素,但站在中长期角度看,事件性的杀估值在短期情绪释放过后或为较好的介入机会。
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
陆彬:一是看好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右侧加速向好,基本面未看到大的风险,在估值较高的背景下,要结合基本面和估值的动态策略体系捕捉机会。二是以化工为代表的低估值周期行业。经济持续复苏,化工行业周期属性在弱化,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多重限制下,行业优胜劣汰加速,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壁垒更加坚固,当中可以找到不少估值相对较低、成长性较好的机会。三是国防军工。四是金融地产方向。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行业可能会走出慢牛行情。
赵诣:过去两年,“消费+ 科技 ”的成长股表现非常好,随着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增长的恢复,流动性边际上不会再放松,对成长股高增长的持续性、确定性的要求会更高。
以一个更长维度看,依然非常看好新能源领域。虽然很多人觉得2020年涨幅已经很大,但美、中、欧三大经济体疫情后都在持续加码投入。无论光伏还是新能源车,我国都拥有全球最完整,也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将受益于全球的大发展。
郑澄然:首先看好符合当前产业政策方向的行业。“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产业政策基本围绕“双循环”展开。 科技 创新和内需提振是比较明确的方向,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包括大消费领域的行业和高端制造以及 科技 创新相关领域。
其次是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行业。2020年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的点主要在出口,背后是全球的供需错配。中国疫情防控得力,供给快速回复。但海外疫情反复以及财政支持方式不同,消费能力没有受损但供给能力迟迟没有恢复。这种供需错配下,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快速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我们希望找到的是本身就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短期的供需错配会加速其市场份额的获取。而疫情后,海外供给的修复也不会导致其份额回吐。这类行业包括电子元件、化工、家电、 汽车 零部件等。
罗世锋:2021年仍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这些领域仍然处于高景气度状态,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梁皓:市场经过两年上涨,整体估值有较大抬升,2021年需要看得更长远一些,优选有长远发展前景、成长性好、有核心壁垒的企业进行配置。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长期来看,这些公司仍然具有创造良好回报的潜力,比如医药、新能源车、食品饮料等领域的一些公司。
“黄金赛道”或出现分化
赵诣:之前消费+ 科技 的成长股与周期+金融的价值股的估值差和涨幅差距较大,随着经济增速的预期变好,市场将进入一个再平衡的过程。
陆彬:2021年我更看好新能源行业。我们通过行业比较,比如从消费电子领域来看,经过过去10年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非常高,行业增量很少,更多是通过品类创新来提高盈利能力或者去争夺同行的市场份额来提升业绩。消费板块过去5年持续走牛,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对这个行业有明显偏好。但从我们的分析来看,某些消费板块的短期业绩爆发力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并没有那么明确。
郑澄然: 科技 和消费都经历了一轮估值扩张,估值分位处于相对高位。以过去5年的估值分位数来看,以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类行业估值处于5年来几乎是最高的估值水位。 科技 股内部分化比较明显,通信行业估值已经出现明显回落,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估值相对较高。
消费和 科技 行业要么是远期盈利确定性高,要么是远期成长空间大,这背后是较好的商业模式和供给壁垒。长期看,这些行业所处的都是相对优质的赛道,虽然短期估值较高,但如果盈利可以兑现或者估值有所回调,配置价值还是比较高,毕竟在经济增速中枢下行的背景下,成长性和盈利的稳定性值得一定的估值溢价。
梁皓: 科技 和消费是承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过去5-10年A股中正是消费和 科技 两大行业长周期跑赢了市场。
消费的细分行业很多,有两块特别重要——食品饮料和医药。先来看食品饮料,国内高端白酒行业空间持续快速增长,竞争格局非常稳定,龙头公司有很强的品牌溢价,护城河不断加强,且这个格局短期看不到发生改变的可能。而医药板块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既有消费属性又有 科技 属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的逐步提升,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一些诸如身高干预、医美之类的新需求,医药一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有望持续跑赢市场。
科技 板块,如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都是符合国家 科技 战略升级方向的行业。我们正处于新一轮产业技术周期的起点,5G和AI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将切实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车等众多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用长维度来投资
赵诣: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居民的个人资产配置权重在发生变化。公募基金良好的业绩表现吸引着投资者个人资金转移。二者互为因果促进了权益基金的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公募基金是普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优质的投资产品,建议投资者以一个更长的维度来投资基金。很多统计结果都得到类似的结论:持有周期越长,越能赚取相对更丰厚的回报。
无论什么类型的基金,都不意味着这些基金产品会一直只涨不跌。投资者如果投资的时间较长,就能够在出现波动时拿得住,涨起来的时候真正获取行业上涨带来的收益。希望投资者可以和我们一起,以一个长期维度来投资,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
罗世锋:近两年随着理财刚兑打破,居民财富配置开始逐步向权益基金转移,同时权益基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从收益率来看,近几年公募权益基金的收益率整体较高,大幅超越大盘指数的涨幅,财富效应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资产配置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机构投资者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外资持续流入国内市场,使得A股整体投资理念也逐步向价值投资回归。未来这些趋势仍有望延续,权益基金的蓬勃发展大概率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要趋势。
梁皓:居民存款搬家,理财方式相对有限是权益基金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背后更核心的背景是过去几年A股市场涌现出了一批行业格局不断改善,公司研发、治理水平非常突出的优秀公司,在科创板、注册制推出后,A股市场的“优质供给”不断丰富,这和十年甚至五年前的市场局面有着天壤之别。在优质供给的吸引下,考虑到我国居民资产中权益资产的占比仍然较低,有理由相信目前这一趋势仍可持续。
陆彬:首先是权益型基金业绩整体表现出色,而这背后是整个A股市场较好的表现,虽然指数涨幅不高,但呈现出了结构性牛市。而且资本市场改革推进,A股的好公司越来越多,居民资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入市,这都造成了2020年精彩纷呈的行情。
其次,“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多投资者的认可。投资靠的是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前瞻把握,我们去年三季度对新能源行业做了很多调研,认识到行业基本面并没有问题,而且即将迎来改善,基本面和价格之间存在很大的预期差,最后比较好地把握了新能源的行情。
未来,我们非常看好优秀的主动管理人给投资者带来的价值。希望投资者相信长期专业的力量,选择好的基金产品、好的基金管理人来帮大家做投资。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市场风险集中释放中,操作不激进,保持轻仓短线快进快出为主
财经新闻精选
前两月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达7868.21亿份,创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242只;总发行份额达7868.21亿份,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新成立股票型基金69只,发行份额达1129.03亿份;混合型基金145只,发行份额达6028.85亿份;债券型基金26只,发行份额达623.63亿份;此外,还有2只QDII基金,发行份额达86.70亿份。不过,2月基金发行显著降温,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达2966.80亿份,显著低于1月4901.40亿份的发行份额。
国家统计局:原材料价格仍较快上升,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53.6%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发布的2021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专家提醒,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是原材料价格仍较快上升。购进价格指数为66.7%,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仍处于较高水平。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53.6%,创2018年以来最高点。建议进一步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平稳原材料市场价格。二是就业增速有所放缓。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至48.1%,连续2个月下降。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至18.3%。劳动力供给趋紧也推高了劳动力成本,反映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至36.2%。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财政预算案让整体经济最大程度受惠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文章称,考虑到香港经济连续两年衰退,失业率不断上升,特区政府决定维持逆周期的财政政策,通过维持较大的财政投入,提升支持经济的力度,进而支援市民、惠及企业,让整体经济最大程度地受惠,并尽可能以多角度、多渠道方式纾缓就业市场压力。
国家统计局:2020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15417亿元,比上年增加1883亿元
国家统计局:2020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15417亿元,比上年增加1883亿元。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394只,筹资4742亿元,比上年增加2252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145只,筹资2226亿元;A股再融资10674亿元,减少370亿元。全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债券筹资84777亿元,比上年增加12791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8187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339亿元。
美债风暴背后,政治原因极有可能不弱于经济原因
自2月10日以来,未经通胀调整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从1.13%飙升至本周四最高1.61%,上升了48个基点,是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特别是本周)美国国债遭遇到了非常罕见的抛压。然而,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来看,通胀还远未达到让人担心的地步。那么,究竟是谁在大规模抛售美债呢?国际政治上的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经济因素。从整个事件来看,沙特可能就是这场风暴的主导者,因为沙特持有大量美国国债。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市场风险集中释放中,操作不激进,保持轻仓短线快进快出为主
上周五各大股指继续出现较大幅度下挫,截至收盘,沪指跌2.12%报3509.08点,深成指跌2.17%报14507.45点,创业板指跌2.12%报2914.11点,两市合计成交9069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6.32亿元,为连续3日净卖出,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逾75亿元。盘面观察,两市除公用事业板块略有上涨外,其余板块全部下跌,有色、煤炭、银行、休闲服务跌幅居前。全周沪指重挫187.09点,跌幅超5%,成交额2.4万亿,处于放量回调态势,整体看市场进入风险集中加速释放过程中。上周受美债收益率持续飙升以及叠加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较为明显降温,短期看投资者普遍担忧流动性收紧,但在基本面复苏的背景下,预计市场继续大幅下行的风险不大,无需过度悲观。操作上建议灵活控制仓位和节奏参与,提示本周将进入两会重要会议时间窗口,可重点密切转向关注政策方向带来的新题材机会,且短线要继续回避估值过高板块个股。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拜登12万亿刺激方案获众议院批准,再通胀交易继续飚?
事件: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1.9万亿美元(约人民币12.3万亿元)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众议院通过后,相关法案将提交给参议院,届时将迎来真正挑战。根据拜登的提案, 刺激方案主要内容或仍是现金支付、失业救济等转移支付。包括向低收入群体再直接支付1400美元,连同已确定的600美元在内,总金额将达到2000美元;将每周失业救济金提高到400美元、时长从今年一季度延长到前三季度等;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提供育儿补贴;提高最低时薪;增加新冠检测和疫苗接种资金支持等。
点评:分析认为,即使没有进一步财政刺激,美国经济反弹本已蓄势待发,如在经济重启自身动能之上叠加新一轮刺激的效果,美国最早在2季度就将总需求抬升至潜在水平之上,和2009 年“刺激不足”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所以,美国本轮的通胀压力也可能大幅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水平。“通胀交易”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已经非常明显,随着通胀预期增加全球资产价格的定价基础——美债收益率持续飙升,导致全球股票市场大幅波动,A股也难以幸免于难。如果通胀进一步上升,A股整体估值提升会带来一定压力,所以从整体消息面分析判断是中性略带负面影响。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保险行业:人身险增速复苏明显,当前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逢低布局正当时
事件、: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12月保费数据,人身险12月单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86亿元,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速为11.3%;2020年全年财产险及人身险均实现正增长,寿险整体增速复苏明显。
点评: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人身险累计保费全年实现正增长,12月单月增速复苏明显。(1)2020全年累计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31,674亿元,同比增长6.9%,12月单月保费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速9.8%;(2)寿险2020全年实现原保费收入23,982亿元,同比增长5.4%。12月单月保费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速为11.3%,寿险单月保费复苏明显,寿险业务正处于持续修复阶段;(3)健康险全年实现原保费收入7,059亿元;月度同比增速为7.0%。(4)当前保险板块2021PEV为0.79,处于估值相对低位,逢低布局顺周期低估值的保险板块正当时。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新股申购提示
恒辉安防申购代码300952,申购价格11.72元;
菱电电控申购代码787667,申购价格75.42元;
三、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