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海霞 孙吉正 北京报道
当下,中国奶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乳业之间的争夺也进入下半场。
日前,各家乳企的三季报成绩单出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三季报来看,整个乳业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也预示着接下来企业之间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从目前到之后的一两年来看,乳制品行业和奶粉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消费刚性。大多企业在新一季度的战略有所调整。另一方面,即将进入年底,迎来乳品消费旺季,乳品行业消费市场趋势在这一阶段内被看好。
竞争加速
随着10月过去,三季报的业绩披露也戛然落幕。
根据Choice数据,目前A股有30家乳业概念股,今年前三季度共有26家盈利、4家亏损。其中,贝因美、妙可蓝多、均瑶健康的营收增幅表现亮眼,分别为45.78%、21.78%、20.62%。
其中,“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1月~9月营收为38.29亿元,同比增长21.78%;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0.21%。阳光乳业1~9月营收为4.24亿元,同比减少9.54%;净利润为9258.83万元,同比减少13.61%;皇氏乳业前三季度实现由亏转盈,净利增长达220.2%。
对于此次乳企成绩单,乳业人士王拓(化名)认为,虽然大多数乳企为盈利的状态,但各企业之间数据还比较悬殊,净利润在几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几家,还有一些净利润不足一亿元的企业。
“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乳企所用的原料价格出现上涨,这导致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当下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乳企投入的市场费用也有所增多。”王拓表示。
基于三季度成绩单,各家乳企也对新一轮的战略进行了调整。
伊利股份董秘邱向敏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伊利已经开始积极备战春节旺季,预计四季度收入有望达到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时全年利润率不下降目标不变;光明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黎表示,接下来将在新鲜品类上聚焦重点区域,建立标杆市场,进行重点品牌的高频投放,继续提升重点产品品牌力。
“即便一些乳品企业的业绩增幅没有达到资本市场的预期,但总体来说,乳品行业仍然保持相对较好的增长态势,这也就造成在经历了一次次跌宕后,逐步出现恢复性的回升。”宋亮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党的二十大结束之后,乳制品行业受到政策红利的拉动。另外,更多的是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出台后,整个消费市场的复苏迎来利好。
具体到市场层面,王拓对第四季度乳品市场表现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5.8%,同时今年春节备货提前,对液态奶市场第四季度保持乐观,预计四季度液态奶市场将探底回升。
寻找下半场新机会
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不能阻碍乳企前进的步伐。受疫情影响,民众对营养健康、提高免疫力的关注度大幅提高,乳制品消费需求逐步上升,迎来了很多发展机遇。
根据欧睿数据,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 2006年的168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38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乳品市场将延续增长态势,2025年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00亿元。
如今,乳企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想要争夺更多的蛋糕就必须寻找新机会。朱丹蓬表示,“目前,中国乳业进入了‘高、精、尖’的节点,不难看出,现在的乳企在往细分化、高端化、功能化方向发展,这也预示了整个中国乳业产业结构的提升。”
具体到市场层面,可以看到,对细分品类的布局成为当下乳企的共识,在奶酪品类的发力尤为显著。
据了解,奶酪业务在我国市场起步较晚。在2019年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时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也指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块奶酪兴盛一个产业。让消费者从“喝奶”向“吃奶”转变。受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奶酪认知度提高以及餐饮需求多样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奶酪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
欧睿数据显示,国内奶酪市场近年平均增速为20%~25%。奶酪赛道的潜力也引得传统乳业品牌蒙牛、伊利、光明等“下场”。
10月3日,伊利集团旗下新西兰威士兰乳业与新西兰乳企生产黄油、奶酪等乳制品的老牌企业Canary Foods进行股权交割,完成对Canary Foods 100%股权的收购;10月23日,澳优宣布以1.3亿元收购荷兰羊奶酪公司Amalthea Group 50%股份;此外,国内近年也涌现出不少新兴奶酪品牌,如奶酪博士、妙飞、芝仕坊等。
艾媒咨询方面认为,目前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距离,随着消费者乳制品的消费频次和消费类型将逐渐增多,中国干乳制品市场将迎来高增速。
除此之外,当下产品高端化已成为趋势。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城市家庭样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常温乳品基础产品、常温乳品中端产品和常温乳品高端产品销售额均有所增长,其中基础产品和高端产品增速较中端产品更快,高端产品渗透率较高。
自2005年,蒙牛特仑苏诞生,拉开国产奶的高端化序幕。如今,从饲料、牧场、牛种、原奶到奶产品、成分、加工技术乃至包装,为了给用户提供一杯更健康的奶,乳企内卷升级。
其中,产品功能化是其高端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将目光放到现在的乳制品市场,不难发现,无论是酸奶还是白奶,被赋予功能性的乳制品正在不断增加。功能上从补钙、无乳糖延伸到了助眠、美容等概念,可选择的产品、口味也越来越多。
乳制品业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下,在牛奶中额外添加功能性成分颇为常见,比如添加胶原蛋白、玻尿酸等成分。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等巨头都已布局开发研究功能性的乳制品,有针对儿童群体、女性群体的,还有针对糖尿病、高血压与老年人群体的,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乳业的高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前宋亮曾表示,“高端化是从基础营养转向专业营养,符合全球食品发展趋势,未来乳企将通过配方、工艺的升级,赋予乳品更多的功能性。但高端化依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稀缺资源的积累,且消费者消费力及认知亦需要培育,故高端化仍需时间。”
奶价上行“疯涨”难再现 乳企奶源争夺暗流涌动
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后,国内的原奶产业从2018年下半年转入上行周期。调查发现,与2013年、2014年上一轮疯涨的奶价相比,本轮原奶价格上行相当温和,在进口大包粉的平衡之下,再难出现上一轮奶价疯涨的局面。而另一方面,随着乳业消费的增长和奶牛存栏的下降,乳企之间的奶源争夺开始暗流涌动。
疯涨难再现
进口大包粉供应充足
虽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奶价就开始不断上涨,但洛阳市华丰奶牛养殖场的郭大姐却并没有那么欣喜,郭大姐介绍,她向当地的一家乳企交奶,而目前鲜奶的收购价是3.58元/公斤,而且这个价格还不包含运到厂里的运费。
郭大姐说:“3.58元/公斤的收购价格相比之前上涨得并不算多,而同村向蒙牛、伊利交奶的养殖场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大企业虽然要求严格,但是目前收奶价格已经涨到了4.1元/公斤,整体涨幅也在1成多些。”
在产奶大省河北,河北省乳价协调委员会几天前刚刚举行了今年三季度的协商会。河北奶协秘书长袁运生表示,今年三季度河北省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3.84元/公斤,最低不低于3.56元/公斤,目前奶价总体在3.7元/公斤。而同期2018年三季度,奶价参考价区间为3.5—3.8元/千克,最低不低于3.4元/千克。
相比于上一轮奶价的大起大落,虽然个别地区依然有抢奶现象,但本轮奶价整体上涨明显温和。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国内奶价冲高3.61元/公斤后,从3月份开始,生鲜乳收购价格一直处在季节性下行阶段。5月份奶价回落至3.53元/公斤,近期奶价又有所上升,6月第三周为3.55元/公斤,同比上涨4.4%。
而在2013年开始的上轮周期中,国内原奶价格暴涨暴跌,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从3.2元/公斤一年内冲高至4.3元/公斤,企业间上演抢奶大战,部分热门区域的原奶收购价格被炒高至6元/公斤。
在现代牧业董事长高丽娜看来,2013年的那轮暴涨有其特殊性,当时一方面恒天然2013年遭遇乌龙事件,大包粉出口暂停,导致国内市场库存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之后,遭遇重创的国内奶牛养殖尚未恢复,两者叠加导致市场供给不足。目前国内原奶价格已经进入2—3年的上行周期,但进口大包粉供应充足,奶价暴涨的可能性并不高。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中国进口大包奶粉52.43万吨,同比增加28.7%。
奶业专家豆明分析认为,目前大包粉价格和国内奶价的联动越来越明显,进口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贬值影响,5月进口大包粉均价为3212美元/吨,与1月相比上涨14%,折算生鲜乳价格3.47元/公斤,接近国内同期生鲜乳价格。这也导致5月大包粉进口增速下滑到5.4%,而前四个月都是中高双位数的增幅。
在豆明看来,下一阶段,随着新西兰2018/2019奶季结束,进入枯奶季,下一季产奶高峰将出现在十月,进口奶粉新的供应季将在11—12月。进口奶粉遭遇气候异常等因素造成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热应激导致原奶产量减少加剧,双重因素影响下,国内原奶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奶源暗战开
现代化原奶企业成重点
尽管进口大包粉对国内原奶供应形成补充,但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鲜奶制作的高端乳品更受到市场追捧,也加大了国内主要乳企对于优质原奶的需求,进而在优质奶源争夺上暗流涌动。
有国内乳企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的日收鲜奶总量都有明显的增长,总体增幅在13%到15%之间,而因为目前国内优质奶源有限,所以两家企业也在加快对上游奶源的控制。
在2014到2018年的那场乳业大调整中,中小养殖户纷纷出局,大场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目前奶价已上涨一年,养牛再度开始赚钱,但养殖热情恢复缓慢。
中国奶业协会6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国牛奶产量625万吨,同比增长2.0%,而养殖户数持续减少,2019年3月,奶站所涉及的养殖(场)户环比减少0.2%,同比减少21.7%。
另一方面,2018年国内荷斯坦奶牛总数下降到472.25万头,而今年前3个月,奶牛存栏量尚未摆脱下降趋势,奶站涉及奶牛存栏环比减少0.6%,同比减少4.8%;成母牛存栏环比减少0.4%,同比减少4.2%。环保因素和养殖效益较差是奶牛存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局面下,拥有大量奶牛的现代化原奶企业成为乳企紧盯的重点。
2018年初,蒙牛率先动手完成了对现代牧业的收购,彻底掌控了现代牧业的奶源,现代牧业拥有规模化牧场26个,存栏数高达23万头。而在2018年底,蒙牛又通过收购下游公司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圣牧的掌控,后者拥有存栏数11.2万,也是国内最大的有机原奶供应商。
业内人士表示,伊利也在收拢大型原奶资源,称目前赛科星和中地乳业的原奶已经主要出售给伊利,未来不排除有股权合作的可能。
资料显示,由蒙牛原总裁杨文俊掌控的赛科星2018年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93%的收入来自原奶销售,根据计划,赛科星希望在未来5年内形成20万头的存栏规模。从销售客户构成上看,2018年赛科星的客户主要是蒙牛和伊利,分别占39.96%和37.12%。中地乳业则拥有6.5万头荷斯坦奶牛,客户结构与赛科星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所有的乳企都有快速并购的上游企业的能力,而随着优质奶源争夺加剧,出于奶源安全和品质的考虑,更多乳企选择开始自建牧场。
据了解,2018年开始,君乐宝乳业下属的乐源牧业在河北投建了2个大型牧场,其中一个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设计规模为5000头;另一座位于邢台市威县,设计规模为10000头。君乐宝乳业对此回应表示,公司已在多地自建10个大型现代化牧场,奶牛存栏量约6万头,年产奶量约27万吨。下一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君乐宝奶粉及高端乳制品的用奶需求,牧业在未来5年内牛群规模预计达到7.5万头,年产原奶41万吨。在提升自给率的同时,进一步采用“种养结合家庭牧场”的模式,推动中小型合作牧场升级改造增加优质原奶供给。
2019年6月11日,贝因美也发布公告称与河北康宏牧业合作,双方成立一家注册资金为1.3亿元的合资公司,在黑龙江安达牧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在黑龙江的奶业资源,保证自有奶源供应。
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在2013年之后,由于奶价的剧烈波动,不少中小规模乳企不得不改变产品结构,改用大包粉代替原奶生产产品,而目前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高端乳制品大多以高质量原奶为基础,又倒逼企业重视奶源建设。自建牧场虽然可以解决高端产品的奶源问题,但牧场属于重资产,投入较大,目前经营不佳的中小区域乳企难以承受,这也将加速中小乳企和大乳企的分化。
(栾立)
新希望乳业市场份额
刘永好振兴新希望乳业 欲挤进行业前五
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8年07月15日
边长勇
多年无法走上巅峰的新希望乳业,开始进行再次冲锋的努力。
“我希望三年后新希望乳业销售额能在现有基础上翻2到3倍。”近日,新希望乳业控股新任执行总裁李成云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此表示。不久前,李成云创立的内蒙古非常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被新希望收购,李成云同时被委以重任。
获得李成云及其100多人的庞大管理团队,是此次新希望收购最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刘永好重振新希望乳业又一次努力的开始。
整合难题
与当初新希望对乳业的期冀相比,新希望乳业发展并不能让人满意。
2002年,新希望以“收购旋风”的方式进军乳业。在不长时间内,其先后收购四川阳平乳业、重庆天友乳业、长春苗苗豆乳、安徽合肥白帝乳业、河北保定天香乳业、杭州双峰乳业和美丽健、青岛琴牌乳业、云南蝶泉乳业等10多家企业,形成西南、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的庞大市场布局。
这种收购速度引起行业惊呼,新希望自己也对乳业有较大抱负,并将2002年规划为收购年,2003年定位为调整年,2004年则成为收获年,期冀使乳业年销售额达到50亿~60亿元。
但新希望乳业一直没有精彩表现。相比其对山东六和等的精彩整合,其乳业整合并没有取得较大进展。
“其乳业最高层人事更迭频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子弟兵’以及‘空降兵’都进行过尝试,但仍没有起色。”例如三元副总张列兵此前曾空降新希望乳业,但不久后黯然离开;甚至在去年其总经理尚振法也辞职而去,接替尚振法的是原绵阳雪宝乳业总经理李发抒。而且,其分布于全国的十几家工厂也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并没有形成全国品牌和市场合力。
“新希望乳业与蒙牛、伊利相比发展速度是慢了。”李成云如此表示,目前其销售额属于20亿元级,与伊利、蒙牛等一线集团军的200亿元规模相比,差距与2002年新希望刚进入乳业行业时相比正在急剧拉大。
当然,发展落后也并非完全归罪于整合不力。
“除与伊利、蒙牛战略不同外,其前期对乳业的熟悉程度和盈利模式的设定,也与伊利、蒙牛有差距。”李成云对记者表示,从2000年开始,中国乳业处于高增长时期,此时的伊利、蒙牛已完成了前期铺垫,因此能迅速发力并很快取得大幅度发展,而新希望此时刚进入乳业市场,对于乳业的品牌操作、运营体系、市场网络等经验局限,因此没有赶上第二次乳业的大调整,“竞争对手处于打渠道、打品牌等动作上面,而新希望仍在熟悉市场和工厂。”
整合新路
不过,在李成云看来,新希望乳业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其强大的资本能对农牧产业资金链有很大调剂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基础。据新希望网站资料,目前其年加工能力近100万吨,在全国拥有11个奶源基地,10个直属牛场、15万头奶牛,年收奶量40万吨。在国内乳业格局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调整,新希望很多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各工厂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突出,设备也得到大量更新,已经具备整合机会。
“这次最大的整合就是管理结构从平行到垂直。”李成云对记者表示,垂直管理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分工细、更专业,执行力也更强。在新希望乳业此前平行的管理结构中,各工厂之间无法形成合力,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目前管理结构的调整已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机构调整,在总部层面设立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以及财务中心等5个中心应对下面的十几家工厂;产销分离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中。
“这项工作彻底完成是今年年底,最迟在明年3月完成。”李成云表示。
同时,新希望乳业还将进行品牌整合,将旗下品牌收缩至5个区域品牌,其中包括蝶泉、非常牛、天香等,“新希望乳业还推出一个全国性品牌——‘新希望’。”李成云表示,这是为数不多获准使用新希望母品牌的业务,刘永好对新希望乳业复兴的期冀可见一斑。
看好新鲜奶市场
“一年小变化,三年大变化。”这是李成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其中大变化包括:具备强势的品牌基础,销售额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翻2到3倍,能在中国乳业排到前5名。
行业认为,如果新希望能够成功复兴,有可能会改变行业排名,迎头赶上发展较慢的三鹿、三元和光明乳业,而成为行业第三。新希望将自己成为行业老三的希望押在能够抓住鲜奶市场大发展的机会。
“现在是乳业第三次拐点,第一阶段是奶粉,第二阶段是液态奶,第三阶段将是鲜奶的兴起。”李成云如此判断说,在国际市场上鲜奶占重要份额,欧洲、北美等乳业发达国家鲜奶和酸奶的比例份额较大。“我们准备利用新的拐点机会,以鲜奶为主做自己的产品,在鲜奶渠道里既有新巴氏奶、酸牛奶,还有高附加值的果粒奶等。”
在目前新希望乳业旗下的工厂中,大部分都是鲜奶企业,而且拥有较强奶源基础。在新希望保留的5个区域品牌中,全部为鲜奶品牌。不过,“新希望乳业未来将以鲜奶生产为主,常温奶跟进。”李成云称之为“老市场寸土不让,新市场寸土必争”。
“进攻鲜奶的方向是对的。”乳业评论人士陈瑜对记者说,但中国乳业何时进入巴氏奶时代尚不能确定。李成云认为这一时间是5年到10年。这种说法有些乐观。
目前,新希望乳业工厂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李成云表示有北方投资的可能,但并未确定进一步计划。其目前主要投资方向为全国的品牌和渠道建设以及研发技术投入。
新希望8亿抢筑乳业铁三角
吴建
传统的中国乳业运营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资本推动型的乳业发展新思路。光明乳业、三元乳业、伊利股份均通过资本运作,大力拓展其乳业市场。后来者新希望凭借资本市场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自2001年下半年涉足乳业后,一路高歌猛进,大兴并购。
“我们认为中国乳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希望此时大规模介入乳业正当其时,”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76,股票简称:新希望)董事会秘书曾勇9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但我们不希望乳业市场出现无序竞争,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新希望就未建生产厂。”
无序竞争不提,但新希望与传统乳业三强光明、三元、伊利的市场竞争态势却无可回避。几乎在初步确立自己乳业西南王地位的同时,新希望已经北突吉林、河北、山东,东进江苏、浙江,其战略布局已形成三角之势,对北京和上海两大乳业消费市场也已形成合围之势。
瞄准乳业
新希望介入乳业有其历史背景,“公司的定位是农业产业化,但新希望1998年上市时恰逢东南亚金融危机,公司原定的发展思路受到影响。其后公司选择了化工、金融等投资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功,”曾勇介绍说,“但我们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在生物肥料、种植上均作过努力,最终将目光聚集到乳业。”
事实上,新希望的看家产业是众所周知的饲料业。“饲料业已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已基本达到饱和,成为一个微利行业,新希望要获得快速发展,显然不能依靠饲料以及相关的肉食品等行业的发展。”新希望集团一内部人士坦言。
该人士分析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人均消耗乳品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消耗乳品量相比,尚不足其1/12。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的乳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乳品加工企业。不仅如此,学生奶制度的推出,更是给乳业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
新希望显然受到了此种趋势的启发,况且乳业的确属于大农业的范畴。从2001年开始,新希望小心翼翼的开始介入乳业,第一个目标瞄准了四川的知名品牌———阳平乳业。
实际上,选择阳平乳业并非仅仅因为其在四川的知名度,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阳平拥有国家级养殖场,其绿色环保水平在全国独树一帜。目前,国内市场的乳业之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奶源之争。阳平所在的洪雅县在草源和奶牛数量方面优势明显,而管辖洪雅的眉山市则制订了“打造中国第一奶市”的目标,这对新希望而言,绝对是一个强力支持。
新希望与阳平的合作获得成功,其进军乳业的计划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当然,在公司内部对进军乳业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上市公司操作这一块业务风险不小,其理由是传统的乳业三强尤其是光明,无论在影响、市场占有、技术成熟、资金实力等方面目前都更具实力,而且外资进入这一领域的速度也在加快,法国达能等更是强力介入,今后的市场竞争会更趋激烈,平均利润率也会大幅下降,公司的发展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变化。
坐稳西南
公司内部部分人的担忧并不能阻碍新希望进军乳业的步伐,相反通过对不同意见的充分讨论,公司强力介入乳业市场的决心终于变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首先是在公司大本营所在的中国西南地区展开兼并。
9月10日,新希望在中国西部最大城市重庆取得重大进展,以4940万元完成了对重庆天友有限公司的收购和认购新增股份,天友有限公司改组为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江农工商控股集团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持有51%的股份。新希望持有49%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据悉,重庆天友乳业拥有“天友”、“山城”两个重庆市著名商标,在重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左右。新希望此次虽然没有实现控股,但其先介入后做大产业的决心很大。在天友重组签字仪式上心情愉快的刘永好,对此次的收购行为十分满意。据参加此次重组的人士透露,此次新希望只持有49%股份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
9月11日,刘永好回师大本营成都,收购在成都的传统品牌华西乳业。新希望投入4400万元,占47.09%的股份,居控股地位。其后
公司进一步收购华西乳业股权,目前公司实际所受让的股权数为4759.104万股,共计拥有华西乳业84.42%的股权。
在收购华西乳业股权的同时,公司拟对华西乳业10万吨新型乳制品项目出资11818.8万元,进一步强化华西乳业在成都的市场地位。“我们不会改变华西、天友这些知名品牌的名称,因为我们不带有任何框框。”曾勇解释说,经新希望改造的乳业公司能很快进入良性循环,与公司的投入和不带偏见的改造紧密相关。
有媒体报道,新希望还可能拿下四川乳业的最后一个品牌企业菊乐。虽然菊乐方面对此事加以否认,但新希望可以说已经掌控了西南地区中最重要的成渝地区,而且据透露,他与昆明和贵州的谈判也将进行,因此可以说,新希望已基本确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王者地位。
北突东进
实际上,新希望在确立其乳业西南王地位的同时,已经开始其北突东进计划,甚至在合同的正式签订上,北突东进的时间更早。虽然新希望未在京沪设立生产厂,但这决不是一种承诺。其北突东进的目标在于合围京沪,抢夺奶源或许是其争夺京沪市场的杀手锏,而优质奶源肯定不在大城市。这样的推论虽然未获公司方面的证实,但业内人士表示,只要看看新希望的收购路线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8月22日,新希望投入货币资金2400万元,与长春苗苗豆乳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长春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8月23日,新希望与杭州四季青乳品厂签署正式协议,共同投资组建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投入资金2100万元;8月26日,新希望与南通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共同组建江苏新希望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以货币投资4080万元,占51%的股权。北突东进的计划在此时已是初露端倪。
9月4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和河北天香乳业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投入货币资金1600万元与其共同组建河北新天香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占80%的股权,同时拟投资12311.25万元与河北天香乳业合资兴建“奶牛养殖产业化及超高温灭菌乳”项目。新希望再次出兵华北不只是一种试探,结合其拟投资1800万元用于与青岛市奶业总公司合资组建青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的行动,已经可以依稀看出由吉林、河北、山东对北京的合围之势。尽管据消息人士透露,新希望对未能拿下东北重镇沈阳的一家本地乳业品牌颇感失落,但这并不防碍其完成对北京的合围。
接下来,新希望合围京沪的猜想得到进一步证实。9月21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浙江田园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杭州新希望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出资6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据了解,美丽健乳业在杭州的销售份额很高,加上与杭州四季青乳品厂的合作,新希望已基本控制了杭州的乳业市场。而且北有江苏、南有浙江,对华东乳业市场的抢夺已经成型,对上海的合围也已初步形成。
希望集团对上海市场并非没有努力,此前希望集团旗下的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光明乳业3.45%的法人股,但这只是一种参股投资行为。作为上市公司的新希望近期的华东行动却是一种控股行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新希望公司方面未对此次收购行为作更深入的表示,但业内人士直言:“这仅仅是第一步,东部乳业市场巨大,是中国乳业兵家必争之地,新希望绝不会坐失这一市场。”
加速争夺
传统的中国乳业运营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资本推动型的乳业发展新思路。光明乳业、三元乳业、伊利股份均通过资本运作,大力拓展其乳业市场。后来者新希望凭借资本市场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自2001年下半年涉足乳业后,一路高歌猛进,大兴并购。新希望原计划将在2年内筹集8亿元资金,重组8—10家地方性乳业优势企业,形成30—40亿元的乳业产值。
从目前来看,新希望收购的地方性乳业优势企业已达9家,形成的产值也将在年终得以体现,公司的乳业发展计划实施顺利。新希望的计划在9月明显加速,其原因在于中国乳业竞争加剧已是时不我待。中国乳业的传统大哥光明乳业发行新股募资9亿多元,来势甚猛;西北乳业的老大伊利股份也通过增发新股筹集了8.24亿元;三元乳业更是借助其传统和外资的优势,大力拓展;欲在乳业市场大干一场的新希望显然必须加快节奏。
为了取得资金方面的强势,9月20日新希望公告称,公司拟发行约8亿元可转债。新希望准备将这次募集的8亿元资金小部分投向其全新产业———动物保健品,而大部分投向乳业,显然新希望在乳业市场的争夺已是箭在弦上。尽管新希望高层称,中国乳业大战尚未打响,但业内人士认为乳业诸强分割势力范围的斗争却是日趋激烈,谁也不会坐等大战来临。
新希望当然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低调中不断上演兼并收购好戏。公司前期收购乳业的所有款项,都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支付了,此次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主要是用来归还贷款。据透露,此次可转债的发行时间约在2003年上半年。但志在必得的新希望显然不会等到8亿元可转债到手后再行扩张。“我们目前是南方第二大乳业集团”,公司对自己目前的定位很清楚,但从其扩张态势看,新希望的目标可能更大。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