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谭玉涵
美东时间11月14日周一盘后,伯克希尔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13F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巴菲特新买入3只股票,其中最大动作是斥资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290亿元)建仓台积电(TSM,股价80.46美元,市值4173亿美元),台积电一举进入伯克希尔的前十大重仓股。
受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抄底台积电等消息刺激,11月15日,A股半导体精选指数大涨超7%,个股掀起涨停潮。其中聚辰股份、创耀科技涨停,卓胜微、芯朋微、圣邦股份、和林微纳、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近20股涨停或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下游消费疲软态势影响,半导体产业整体景气欠佳,半导体板块持续陷入调整。截至15日收盘,半导体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仍下跌23.15%,近40只概念股跌幅仍超20%。那么,为何巴菲特三季度会大幅建仓台积电?半导体行业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吗?
台积电:强大护城河下的业绩高增长
金融博客SeekingAlpha认为,台积电凭借其强大的“护城河”,以及近年来强劲的业绩增长,加上市盈率(PE)远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等原因,成为了巴菲特青睐的标的。
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对科技行业的投资时已经越来越行云流水,但考虑到此次建仓台积电的规模,以及标的并非一家美国公司,这仍让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
图片来源:伯克希尔13-F持仓报告
为何台积电得到了巴菲特的钟爱?SeekingAlpha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首先是股价与基本面的脱节。从台积电近期股价走势来看,公司已在11月3日触及近两年多以来的股价低点,当时股价较今年1月初的历史高点已跌去近60%;但本月以来,台积电录得大幅反弹——11月3日~14日,台积电区间涨幅已超过20%。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台积电近期PE(NTM)为10倍,而2018年/2019年周期低点分别为12倍。
图片来源:雅虎财经
一方面,台积电的股价“跌跌不休”,但另一方面,公司却取得惊人的业绩增长。从基本面来看,台积电10月销售额达2102.7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56%。今年以来的销售总额为1.85万亿元台币,同比增长44%。另外,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0.4%,环比增长1.3个百分点,高于此前57.5%-59.5%的毛利率指引。
此外,据中国台湾电子时报近日报道,大部分车企仍在与台积电、联电等晶圆厂进行价格谈判,一小部分接近尾声,预计2023年制造价格将以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此外,放眼整个半导体板块,中信证券认为,本轮美股半导体周期库存基本筑顶,股价亦有望从底部开始回升。
从巴菲特以往的投资来看,他喜欢投资拥有强大“护城河”的公司,台积电的利润率似乎反映出了这一点,而且台积电的“护城河”似乎越来越强大——不仅台积电过去十年的平均利润率达到了38%,而且近期还逼近50%的利润率。
图片来源:Seekingalpha
此外,台积电近年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过去十年间,台积电的营收从15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600亿美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积电市场份额的增长,以及其所服务的终端市场的增长,其中许多细分市场领域都有长期的利好因素,例如智能手机、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中心、物联网设备、汽车等。
台积电过去10年营收(图片来源:Seekingalpha)
另外,台积电过去十年的平均单季业绩增长率约为16.8%,但近期这个数字直接翻番,达36.65%。而36.65%的单季增长率也远远高于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等竞争对手——英特尔的平均单季增长率仅为2.9%,而三星电子则为5.3%。
“台积电由于在制程上领先,确实也不把三星电子当对手了,后者也早被台积电甩开,”中国台湾知名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尤天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电子单季业绩增速对比(图片来源:Seekingalpha)
除了将“护城河”当做重要“选股指标”外,巴菲特也欣赏具有稳健资产负债表的公司,而台积电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用坚如磐石来形容。相比于长期债务,台积电拥有更多的现金和短期投资,这也使得公司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地位,可以继续为未来的增长进行投资,并抵御任何潜在的经济低迷。
今年以来,台积电现金及短期投资、长期债务趋势(图片来源:Seekingalpha)
最后,巴菲特大笔建仓台积电或许是因为他认为台积电的估值相对较低。尽管台积电的基本面非常强劲,但股价的交易价值相对较低。就目前来看,台积电的EV/EBITDA仅为7.8倍,远期市盈率甚至更低,约为7倍,远低于公司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以巴菲特建仓的成本来看,他建仓时台积电的PE约是13倍,而过去台积电的PE都在18~20倍之间,这样看来台积电似乎是超跌的,”尤天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Seekingalpha)
中信证券:目前半导体产业正处于探底阶段
伯克希尔哈撒韦三季度13F持仓文件一经披露,便在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市场也开始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重新审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下游消费疲软态势影响,半导体产业整体景气欠佳,半导体板块持续陷入调整。截至11月15日收盘,A股半导体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仍下跌23.15%,近40只概念股跌幅仍超20%,韦尔股份、汇顶科技、芯海科技等多只概念股股价腰斩。
不仅是A股,全球半导体行业都陷入寒冬,股价大幅回调,如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初至今一度下跌近50%,英伟达、台积电、超威半导体(AMD)等半导体巨头年内股价均曾一度腰斩。
费城半导体指数走势(图片来源:雅虎)
不过,放眼整个半导体板块,中信证券指出,本轮美股半导体周期库存基本筑顶,股价亦有望从底部开始回升。市场的预期也反映在股价上——半导体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前迎来转机。美股半导体公司股价率先迎来反弹,费城半导体指数近一个月涨幅23.35%,进入技术性牛市,主要成分股纷纷筑底反弹,近半数成分股近一月涨幅超20%。
以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为首的中信证券分析师团队在11月16日的晨会中指出,目前半导体产业正处于探底阶段,涉及公司及下游客户正积极推动去库存,展望明年,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回暖(预计2023年手机需求修复,智能汽车&风光储&AIoT信创需求持续强劲),看好半导体产业于2023第二季度前后触底重回上行阶段。
“近几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半导体产业担心供应链终端,大家都在拉高库存,不过随着供应链的缓和,业内都不再建立库存,加上疫情让终端的需求疲弱,以及年底将至,近期各大半导体企业必须调整库存。至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价值,要等到行业的库存修正,估计要到明年二季度。”尤天弘对记者补充道。
每日经济新闻
巴菲特抄底“被套”带来的反思?
没有人会怀疑巴菲特过往投资的成功,除了暂时还没有发生奇迹的这一次投资。
伴随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三季度净利润下跌77%,原本被顶礼膜拜的 股神 开始遭遇了众多的质疑。在质疑者看来,巴菲特的抄底行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均单边下跌的趋势下,显得如此的 不合时宜
质疑者声称,巴菲特抄底后已经惨遭 腰斩 ,其理由是股神在股灾中主要的两笔投资:高盛股价已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资时的115美元股价,暴跌了近55%;通用电气股价已跌至14.45美元,创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资时的22.25美元也损失了超过35%。而在高盛和通用电气,巴菲特所持有的是优先股。
巴菲特的 交割单
那么细究巴菲特在二级市场抄底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收益情况?
暂不提上述较为争议的两笔投资,如果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所公布的全部为增持或新买进的股票而言,按照12月4日的美国收盘价计算,以 腰斩 来形容,恐怕也并不太过分。
康辉能源(ConocoPhillips),一家在全世界49个国家拥有办事机构的国际能源公司,三季度,伯克希尔公司增持了其40.66%,约2427万股的股份,占伯克希尔公司三季度组合的2.54%。以ConocoPhillips (COP)三季度72.74美元-90.46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80.2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ConocoPhillips收盘价报49.76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8%。
美国合众银行(U.S.Bancorp),全美排名前五的大型银行,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约430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22%。以U.S.Bancorp(USB)三季度25.43美元-37.53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3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U.S.Bancorp收盘价报27.91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10%。
NRG能源企业(NRG Energy Inc),得克萨斯州第二大电力生产商,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54.41%,约176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06%。以三季度,NRG Energy Inc.(NRG)26.41美元-46.97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35.5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NRG能源企业收盘价报23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5%。
伊顿公司(EatonCor.),一家燃油液压系统的美国制造商,三季度巴菲特买入其290万股,占其三季度组合的0.23%。以三季度(NRG)57.41美元-81.71美元的区间价计算,则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约在7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伊顿公司收盘价报43.46美元,较平均增持成本价下跌了39%。
从上面的投资成绩单看出,以三季度巴菲特在美国市场的抄底的股票来计算,他可谓是深度套牢,总亏损额约在8亿美金左右。但在唯一一笔与中国有关的投资 比亚迪上面,却是账面收益颇丰。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与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电子公司达成协议,以2.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9.9%的股份,约合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其2.25亿股。截至12月4日,比亚迪每股报11.72港元,较巴菲特买入价已经上涨了 46.5%,账面盈利1亿美金。
今时不同往日?
显而易见的是,在巴菲特频频出手之后,至少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成为引领投资者风向标。
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认为,由巴菲特鼓吹的 抄底风 没有使得标的股票从所谓的底部摆脱出来,反而是进一步创下新低,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大量持有这些标的股票的机构们基本上没有认同巴菲特的价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卖出的选择。
对此,有 中国版巴菲特 之称的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李驰不以为然。
全世界永远都与巴菲特不一样,去年卖中石油时的一切情形尚历历在目,熊市让人们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银重仓去实践‘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何其不易!
而从 股神 投资的历史来看,公众对其被套乃至长期套牢的评论是其一直无法回避的话题。
1973年审慎评估过才出手的华盛顿邮报也不乐观,买入后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优先股,而买入两年后几乎因公司丑闻而全部亏光;1988年股灾后买入的可口可乐,在买入之后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为中国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中国石油H股,其初期的账面亏损也达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几只被 套牢 的股票,在数年后带给了巴菲特的丰厚回报,为其投资经历增添了传奇色彩。
问题在于,历史的经验能否在今日照搬?
细数巴菲特历经的两次危机, 1987年股灾 ,从现在看来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当时的美国实体经济根本就没有出现危机。事实上,美国股指在1988年就已经恢复到股灾以前水平,并开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黄金岁月。
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续降息的调控下,美国实体经济反而是迎来了繁荣(即使现在对持续降息政策已经有所质疑), 但此次的金融危机已经是渗透到实体经济,并将持续影响美国的消费体系,而恢复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而当遭遇真正意义上的、类似1929年的经济衰退时,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续低迷中,也遭遇了几乎破产的危机。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则并不愿意将如今的金融危机与1929类比。
他说: 1929 年没有凯恩斯主义,当时危机是建立在市场万能的理论上,过分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发达国家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现在去评论巴菲特看对看错为时过早,因为股市从历史的角度看永远都是上升的。
追随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开李驰的博客,跃然纸上的除了其一贯的投资相对论的论调,还有巴菲特的新书《滚雪球》的特大封面。
对于巴菲特价值投资,李驰没有掩饰其作为信徒的虔诚。在11月27日,李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记者所提出的针对巴菲特一系列的质疑不以为然。
在李驰看来,巴菲特的投资不存在 抄底 的概念。 如果符合安全边际和自己的价值评断标准,如果可以用4毛钱买1块钱的东西,为什么不投资?
早在8月初,上证综指接近2700点左右时,李驰就开始大举建仓A股,尤其对金融股青睐有加。
它们业绩透明,穿着得太暴露了。
我们所建仓的公司,永远的都是蓝筹,永远的都是最优秀的公司。因为只有这样,即使是被套,也还是安全的。 当时的李驰,回答记者时仍是表现得意气风发。
但在12月2日,李驰的博文更像是对其一直所坚持的理念的反思: 等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时出手真需要终身学习!
今天回头看,在去年下半年绝对贵的市场买相对便宜的资产一样形成巨大潜在风险。飞逝的时间是让一切风险释放的催化剂。绝对高的安全边际,是一切投资的绝对生命线。现在这一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一份资产究竟多少价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驰对于前期暴跌的海通证券感慨良多。 热闹的市场大大打折卖的东西有人抢,海通增发,钱少还买不到,但事后证明它们一点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场,优质资产在市场已经打折卖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时再出手。而且市场冷清时出手被套几乎是没有人幸免。
而在博文结尾,李驰更是少见的透露出其在当前熊市中的谨慎。 不断犯错,也似乎已经成为市场与我们自己的常态。但在市场上永远不要犯致命的错误,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烧。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宁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则不是其他人能够模拟的。 从他的资本来源上说多为自由资金,伯克希尔本身是上市的投资公司,不存在其他机构时刻要面对的赎回问题,所以再长时间的等待都并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李振宁表示, 巴菲特的神话诞生在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纪,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这个时代也许正在发生变化。我同意索罗斯的判断,二战后60年的全球牛市已经结束。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在缩短,股市波动也将加大,投资者也将面对新的问题与困难。
巴菲特如何应对大牛市?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决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记录还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买卖单据忙得喘不过气来,这在它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如此这般持续了许多天。在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到990点,1969年又升到1000点以上。
在1969年5月,巴菲特担心自己陷入对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盈利付之东流,他最终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决定,宣布解散他的私募基金。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宣布退出: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种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卖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国股市又是一个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一群市值规模大的、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恼。1972年时,伯克希尔公司证券组合资产规模有1亿多美元,巴菲特却大量抛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84%的资金都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而巴菲特却亏损20%,不但输给了市场,而且输得非常惨,相差41%,这是巴菲特40多年间业绩最差的一年。
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上涨近150%,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网络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涨。而巴菲特却拒绝投资高科技股票,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等传统行业公司股票,结果在1999年牛市达到最高峰时大败给市场。
但巴菲特不为所动:1999年我们的股票投资组合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一年有几家我们重仓拥有的公司经营业绩十分令人失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这些公司拥有十分出众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保持,而这种特质是取得长期良好投资业绩的保证。偶尔有些时候我和芒格相信我们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没有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起码是无法百分之百断定。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这种普遍观点。但在投资中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出,在高科技行业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拥有真正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1999年度大会上,股东们纷纷指责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报刊传媒都说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过时了,但巴菲特仍然不为所动。
其实巴菲特早在伯克希尔1986年报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大牛市的看法: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然而,不幸的是,股价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黯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结果证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确的。
2000、2001、2003
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而同期巴菲特业绩却上涨 30%以上。
人们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长远眼光,也不得不承认长期而言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战胜市场。
因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
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大牛市,请牢记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投资信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