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3月15日,上证指数大跌约5%,险些跌破坚守了一年多的3000点,今年以来跌幅已接近16%。在极端下挫的行情中,信心比黄金重要。

股民、基民翘首以盼,就差喊出“老大,该出手了!”。

3月16日午盘后,高层发布了一份重要的会议纪要,这份纪要充分体现出了高层稳定投资市场的态度,大家紧绷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下午A股就上演全线反攻,上证指数收涨3.5%!

纵览A股过去的历史不难发现,每逢市场信心较为低迷,连续阴跌之时,高层往往以政策、或以资金,亦或是发声的方式,来表示支持股市发展的信念。

投资者通常也将高层的这些行为视作“救市行为”,并且认为后续市场走势会因此得到极大改善,即救市行为发生时,就是入场的绝好时机。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但救市行为发生就一定意味着后续市场大涨吗?老娘舅统计了过去20年间救市行为发生后的市场走势数据,得到了极为有趣的结论,其中的一些结论甚至会颠覆你的认知。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1990.12.19至2022.3.16)

20年间救市行为盘点

1994年

三大政策“救市”

历史上第一次救市行为发生在1994年,彼时A股刚运营不到4年,现在的年轻股民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的“疯狂”。

1992年5月,上证指数单月涨幅接近180%,创下单月上涨历史记录;

1993年5月,上证指数单月跌幅超31%,创下单月下跌历史记录,这两个记录大概率是后无来者了。

而对当时的股民来讲,更难受的情况是自1993年5月后,股市已经连续下跌了一年多,上证指数跌幅超75%。市场信心极度涣散,“稚嫩”的A股迎来了最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管理层于1994年7月30日出台了三大政策。受利好政策刺激,股市迅速给出了反映。

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疯涨33.2%,创下自成立以来第二高纪录(1996年12月后有涨跌幅限制),后续更是在短短33 个交易日从最低的325点上涨至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1999年

“5•19”行情

自1998年6月开始,上证指数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跌幅超20%。1999年5月19日,有关部门召集全国券商讨论高层有意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历史上有名的“5•19”行情由此拉开帷幕。

当时“互联网概念”被市场暴炒,上证指数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64%,后续更是走出了一轮两年小牛市。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2002年

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1年开始,受国有股减持影响,股市直往下坠,至2002年6月23日救市政策发布时,上证指数跌幅已超30%。

但就算暂时停止了国有股减持,市场并未出现意料中的大反弹,除了政策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表现坚挺外,当日上证指数涨幅约10%,市场后续表现欠佳,下滑势头不减。

自1999年“5.19行情后”,互联网便是我国股市走牛的发动机。受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影响,A股的发动机“没油”了,挤出泡沫,估值回归。

救市措施发布,市场反应冷淡也能理解。那时,诞生了A股第一批“丐帮弟子”。那时,如今“丐帮弟子”的苦主腾讯、阿里巴巴还处于创业阶段。

20年回首看去,市场好似一场轮回。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2004年

“国九条”出炉

2003年,股市受“非典”影响走出了一轮下跌行情,4个月内跌幅约15%。不仅为了提振“非典”后的股市信心,更为了让A股实现更完善长远的发展,2004年2月2日,历史上著名的《国九条》正式出台。

在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幅超1.5%,反应比较平淡,但后续大盘越过2003年高点继续上行,至2004年4月7日见顶,区间涨幅约为12%。

自2003年12月底,Wind推出了基金指数,老娘舅用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代表普通股票型基金,来与救市后上证指数的同期表现作对比,好让大家对救市后股票、基金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

从《国九条》发布后表现来看,短期内上证指数表现更好,但长期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涨幅要高很多。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2005年

股改

将时针拨到2005年,这次救市发生的事情已经能和大多数老股民的记忆接上轨了。

自2004年4月开始,A股持续走熊,一年多时间内跌幅超30%。而当时的股民不会想到,苦苦坚守的他们将会迎来A股史上最大的牛市。

转折发生在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重磅发布《股改通知》,这成为A股史上最大牛市的助推器。站在后视镜看,那时也是A股30年来最好的“黄金坑”。

颇为“幽默”的是,在政策发布后,市场给与的反应极为冷淡。股改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跌2.4%,一个月后上证指数更是跌了10%。这样的表现,是历次救市以来最差的。

但是后面的剧情大家就熟悉了,上证指数后续一路上涨,走出了比“画线派”还美的曲线。2007年10月,上证指数登上6124点,这是A股史上的最高点!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2008年

四万亿救市

所谓盛极必衰,自2007年10月攀上高峰后,上证指数一路走低。再加之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国内股市受到剧烈冲击,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

2008年11月5日,高层提出2年投资4万亿的目标,同时迅速降低存贷款利率,释放流动性,防止金融危机演变成为经济危机。从2007年高点算起,此刻上证指数已跌超70%,仅略好于1994年三大政策救市前的市场表现。

政策一发布,市场情绪迅速好转。后续一个月内,上证指数涨了约20%,上涨的势头延续了快10个月。

如果说在2002年的危机中,诞生了如今的互联网巨头;那么在2008年的危机中,房地产则开启了未来10年的黄金年代。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2015年

国家队出场

2015年股灾的破坏力应该是历次熊市中最大的。虽说2008年落差更大,但当时炒股的人远不及如今多,所以辐射范围较小。

2015年可以说是全民炒股。当时,上证指数在一年时间内从1900点涨到快5200点,不少个股涨了四倍,太疯狂了。用段子讲,当时国人的口头禅从“吃了吗”变成“买了啥”。

更严重的是,2015年前半程牛市的燃料是“杠杆”,所以跌起来破坏力更大。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登临5178点,但仅4个交易日后即6月19日,A股就迎来千股跌停。当年,千股跌停的惨状共发生了13次!

2015年7月6日,国家队亲自下场,拿真金白银救市,但即便如此,也仅能延缓下降的势头,不能改变熊市来临的大势。

国家队入场后五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涨超5%;但入场后一个月内,上证指数跌了0.7%。并且在2016年1月,所有股民第一次尝到了“熔断”的滋味……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16)

结语

从1994年到2015年,老娘舅盘点了这20年间的7次救市行为,从中挖掘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点。

1.从过往历史来看,当市场连续下跌一年左右,上证指数跌幅超15%的时候,高层往往会发布一些提振信心的举措。

2.在2005年之前,救市措施一经发布,市场会迅速给出积极反映,比如在1994年“三大政策”发布后,第二个交易日大盘直接涨超30%!在2005年后,市场反映变慢。在有利好政策的情况下,第二个交易日的大盘表现依旧较弱,所以想紧跟着节奏第二天“大赚一笔”的投资者需要谨慎,但市场后续长期走势会更好些。

3.在遭遇大跌后,基金的长期表现好于大盘。上证指数的长期年收益率大幅低于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长期年化收益率,和债券型基金指数年化相差无几……

在每一次的市场大跌中,行业间周期轮动,行业内竞争格局调整。这既是危机,也是生机;既是毁灭,也是涅槃。

比如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碎后,“诞生”了未来互联网真正的“王者”;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黄金10年开启;2015年去杠杆、千股跌停后,大盘蓝筹、行业龙头重新引领潮流。

而在2022年大跌后,下一个风口又在哪里呢?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盘点A股历史上遭屠杀的日子 之后股市怎么走

所谓的救市,有几次真有几次假呢
过去10年监管层用过的救市手段
要说监管层救市先例,需要从1993年至1994年那次大熊市说起。当时,我国宏观经济偏热、通胀压力较大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沪指在1994年7月跌到325点。在此背景下,证监会第一次大规模救市,宣布了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和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点。
在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市场展开新一轮下跌,A股开始长时间横盘,一直没有大的起色,沪指于1999年5月17日下探至1047点。监管层第二次大规模救市,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随后出台政策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股票市场、保险资金入市、券商利用自身股票向银行抵押贷款等,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经过30多个交易日,股指被拉高至1756点,这波牛市一直延续到2001年6月才宣告终结。
在进入新的千年之后,监管层用于救市的手段更加多样,用的也更加熟练。
2001年10月23日,在大盘几乎无反弹地调整了30%以后,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沪指创恢复涨跌停板制度后最大单日涨幅9.86%。
2001年11月16日,财政部决定将A、B股交易印花税率统一降至2‰(原A股为4‰),当天高开后冲高回落。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当天几乎全线涨停。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开启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牛市。
2005年1月23日,财政部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下调整为1‰。
2005年6月6日,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随后各种利好齐发,在6月8日,股票市场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最大单日成交记录。
接下来就是大牛市之后的熊市恢复期,2008年比较集中。
2008年4月20日,监管层“规范大小非,严控限售股”以及两天之后的“印花税从原先的千分之三下降到千分之一”,成就了当月的回调。
2008年9月19日,监管层宣布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公司更是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当日刺激沪指暴涨9.45%,个股全线涨停。
2008年10月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股份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额占最近3年净利润比例提高至30%,而分红行为不受集中竞价交易回购敏感期的限制。
2009年10月9日,汇金公司增持工、中、建三行A股股份,承诺未来1年内继续增持。
2010年5月,保监会对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的政策进行了微调,上调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
2011年10月10日起,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工、农、中、建四行股票。
2011年12月16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允许符合一定资格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运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
2012年4月30日,证监会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经手费将按照成交金额的0.087‰双向收取。
2012年8月2日,证监会宣布将进行年内第三次大幅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
2012年8月底至9月初,监管层启动转融资业务,证监会研究调整红利税。
2012年10月10日起,汇金公司二级市场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承诺期6个月。
2012年11月,证监会暂停IPO。
2013年6月,汇金公司分别增持了新华保险和光大银行股份,斥资超1亿元,并承诺未来6个月内将继续增持。
上涨途中:
  1000点:中国股市必须推倒重来!
  1300点:超跌反弹短线顶部
  1500点:阶段性顶部
  1800点:极限高点
  2200点:大盘处于高危点位
  2500点:出现泡沫
  3000点:九成机构认为突破3000点难度很大
  3500点:整体泡沫出现
  4000点:泡沫可能破裂
  4300点:股市极度疯狂,出台加税政策
  4500点:牛市刚刚开始
  5000点:十年黄金股市第一年
  5500点:股市新起点
  6124点:中国股市踏上新的征程,万点可期!
  下跌途中:
  6124点:千金难买牛回头
  5500点:短线回调洗盘是为了更好上涨
  5000点:长期铁底,大胆买入
  4500点:大盘已经跌无可跌了
  4300点:做空相当危险
  4000点:中线建仓机会来临
  3500点:目前点位不宜盲目杀跌
  3000点:印花税行情,政策铁底
  2500点:八成机构认为大盘已见底
  2000点:永远不可能跌破
  1800点:中国股市已没有希望
  1664点:中国股市必须推倒重来
今日A股无视利好考验4000暴跌200个点上周已经跌破60日均线牛熊分界线,现在市场处理转换期,中期调整在所难免,需要保持理性,对前期炒作明显泡沫型中小股票坚决离场避险,到达3400左右可进半仓.短期选择权重股关注两桶油改革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中国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几次救市?救市后的状况如何?

  1994年: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昭示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
  具体措施包括:(1)在股票供应方面,进一步放慢发行和上市节奏,年内除已发行尚未上市的股票外,暂停各科新股发行和上市,并严格控制配股规模;(2)在资金投入方面,发展国内投资共同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入A股市场;(3)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
  背景:这次救市是在低迷行情持续一年半之后,市场信心处于极度涣散的状态下,管理层在市场的重压之下突然出台了三大利好,将市场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市场反应:政府出台救市政策,股指从333跳空高开1个月后涨到1000点之上,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股指急速飙升33.2%,上证指数短短33 个交易日从最低的325点上涨至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随后是长达一年多的下跌之旅,最终于 1996年1月19日见底512点。
  1999年“519”行情
  1999年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召集全国券商讨论国务院有意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其后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
  背景:1999年5月9日发生了美军“误炸”我大使馆事件,上证指数跳空下行逼近千点。
  市场反应:历史上有名的“519”行情展开,网络概念被市场暴炒,上证指数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64%。其后两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2002年 暂停国有股减持
  国务院决定停止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新华社2002年6月23日电: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进一步指出,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资金雄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稳定社会、促进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后,为了增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力,除继续采取国家财政增加拨款等方式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背景:2001年开始,在国有股减持的触发之下,股市如同掉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头往下直坠。无论管理层对国有股的减持作出何种解释,市场仍然是无动于衷。在此种情况下,万般无奈的政策只能亮出最后底牌。
  市场反应:引发“624”井喷,不过次日即见顶回落,继续漫长的熊途。
  2004年 “国九条”出炉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
  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保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入市比例
  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资试点
  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
  国务院昨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共同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意见》提出,要完善证券发行上市核准制度。健全有利于各类优质企业平等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鼓励合规资金入市。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
  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完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及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办法,制定证券公司收购兼并和证券承销业务贷款的审核标准,在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下,为证券公司使用贷款融通资金创造有利条件。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资试点。
  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完善证券、期货公司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对具备条件的证券、期货公司实行所得税集中征管。
  背景: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市场反应:正处于反弹途中的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至2004年4月7日见顶,随后一路下跌至2005年6月6日,在K线图上铭刻出耳熟能详的998点。
  2005年股改
  编者视角:
  中国2005年的股改几乎可以说是那轮大牛市的助推器,原因呢就不用多说了,可以把它叫作“股改红利”,全流通下的股权激励和市值考量刺激上市公司“利润漏出”。
  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确立了“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操作原则,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中国证监会负责人随即就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相关问题发表了谈话。
  该负责人在谈话中指出,当前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基本操作思路的认识逐步深化,相关制度和技术条件逐步完善,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已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性条件。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改革,没有国内先例和国际经验可供借鉴,需要通过试点审慎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通知》的发布,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通知》明确,试点工作将按照“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原则进行操作。
  证监会负责人强调,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试点的总体思路是“统一组织、分散决策”。考虑到试点起步阶段的特殊性,证监会将根据上市公司股东的改革意向和保荐机构的推荐,协商确定少量试点公司。
  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通知》做出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为表决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上市公司必须在公告通知中明确告知流通股股东具有的权利及主张权利的时间、条件和方式;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上市公司应当不少于三次公告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催告通知,并为股东参加表决提供网络投票系统;独立董事应当向流通股股东就表决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征集投票权;临时股东大会就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等。
  《通知》还就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权后的实际流通做出三项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一是试点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应当承诺,其持有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至少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是持有试点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应当承诺,在前项承诺期期满后,通过证交所挂牌出售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超过5%,在24个月内不超过10%;三是试点公司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证交所挂牌出售的股份数量,达到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公告。
  关于试点启动后的“新老划断”问题,该负责人特别强调,“新老划断”是指对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不再区分上市和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对存量上市公司分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大局考虑,实行“新老划断”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和相对稳定的定价环境,要通过改革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从历史角度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a股历史跌得最多是哪天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