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量化惹的祸A股大跌市场多空高烈度搏杀量化甩卖平仓投资机构与公募逆市加仓自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庞华玮 报道

1月27日,A股再度大跌。

沪指失守3400点关口,所有板块全部下跌,沪指跌1.78%,深成指跌2.77%,创业板指跌3.25%。

北向资金当日全天净卖出146.24亿元

Wind数据显示,A股的4713只股票多达4402只下跌,仅271只上涨。

总体来看,低估值或去年表现较弱的相关板块跌幅相对较小,而高估值偏成长的板块跌幅居前,其中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领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量化基金纷纷平仓卖出,大量公募公司集体出手护盘,拟自购自家产品。

恐慌大跌根源

1月27日,A股大幅回调。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主要由于美联储会议传递鹰派信息,外部市场动荡,而内部来看,市场对“稳增长”仍缺乏信心,且长假在即,这些内外部不确定性导致风险情绪低迷,入场意愿不足、离场观望心态较重,导致市场呈现情绪性下跌状态。另外,人民币在升值至前期高位后,近几天兑美元略有贬值。

其中,隔夜美联储议息会议被认为是1月27日A股大跌的直接导火线。

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的书面文件中给出的加息和缩表相关指引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态鹰派,超预期的点在于他对年内加息超过四次以及加息幅度持开放态度,导致市场的年内加息预期上升至4~5次,并引发资产价格迅速倒向鹰派。鲍威尔上述表态后资产价格也大幅调整,美债收益率全面跳升,利率曲线走陡,黄金几乎抹去近一周以来全部涨幅,美元指数重拾强势,美股迅速走低。这对于A股资产的估值端担忧开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隔夜美联储议息会议发表的声明偏鹰派,导致美股出现调整,对于A股和港股短期的走势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美股回落对于全球资本市场都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对于A股和港股短期走势也形成一定的压制。”杨德龙指出。

但是,南方基金指出,“海外因素或许对A股的调整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因。”

南方基金分析,从A股调整的结构来看,主要还是体现为自身风格的轮动,高估值板块调整幅度较大。明显的案例是中性估值的沪深300指数调整幅度显著小于美股标普500,较低估值的港股在2022年至今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市场股指。

此外,招商基金认为,当前市场对稳增长的力度与效果仍有明显分歧,并对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过渡仍较为担忧。

量化私募节前平仓

“大家节前可能都会平仓,我们也是。”一位私募量化基金公司高层向记者表示。

其表示,私募量化会用融券或股指期货、期权做对冲,但是近期市场下跌至止损线,量化基金不能人为去控制,会自动卖出。

在实际操作中,机构近期减仓操作不少是出于对春节期间市场有利空的担忧。

“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比较担心节日期间有利空,对资本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先退出这个市场,来保证自己的仓位相对比较平稳。”润德盈喜私募基金总经理赵立松表示。

上述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机构主要担心是,去年春节后A股大跌的情况会重演,大家心有余悸。目前国内散点疫情比较多,大家普遍觉得不确定性比较高。

上述量化私募人士分析,“昨天(1月26日),A股出现反弹,大家可能又冲进去做了反弹,但是昨天反弹的盈利的仓位,肯定是要出的,因为都是冲着短线去的,但今天这么一砸,市场又砸下来了。”

他表示,“此外,从技术面上来看,整个大盘其实已经是空头市场,现在如果从日线级别看的话,已经形成空头这样一个排列。”

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认为,量化基金助推了1月27日市场的下跌。

上述量化基金人士解释,“量化基金有止损线,近期的下跌肯定是打破了止损线,一旦到达止损线基金就会自动平仓了,所以量化基金会做出卖出的动作。”

另一位量化基金的高管也表示,“量化基金一旦有信号会卖出。这加剧杀跌很正常,量化目前超额压力进一步加剧了。”

机构逆市加仓、自购

据记者了解,近期部分投资机构在大跌中逆市加仓。

“本来在上周我们整个仓都平掉了,结果现在觉得是机会,又加了,现在我们大概加到半成仓位。”北京量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窦长民表示。

而部分主动权益投资机构的加仓行为则很明显。

“我们今天基本上是加仓,加到了60%的仓位,因为我们过完元旦时一看,市场确实出现了趋势性的下跌,当时我们就减了仓,昨天和今天,我们都相相应的加了20%的仓位。”赵立松表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也表示,其旗下基金在1月25日市场大跌时加仓了,1月27日继续增持。

“我们继续聚焦低估值高增长,以及情绪过度杀跌进行逆向纪律性增持。”林佳义说。

林佳义判断,“节后资金回流,暴力反弹概率巨大。”

1月27日,至少有10家以上的基金公司公告自购。

据了解,中欧基金及葛兰公告拟回购5200万中欧医疗基金;汇添富基金拟自购2亿元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拟自购1个亿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拟自购8000万权益基金;富国基金拟自购6000万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大成基金等拟自购5000万基金。

此外,张坤、朱少醒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也开始要调高申购限额。比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单日单账户限额从之前的2000元调高至1万元。

机构对年后市场信心犹存

对年后市场走势,机构普遍抱有信心和希望。

展春节后,招商基金认为,1)积极因素将逐步向上修正。市场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地产信用风险、地方隐债问题后,对稳增长难免存在迟疑。但当前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稳增长诉求强烈。随着省级党政机关换届的陆续完成,稳增长政策将加速推进与发力,年后无需对分子端过度悲观。

2)负向因素将加速收敛。当前市场正对海外流动性预期变化逐步定价,年前海外流动性预期负面影响正被加速消化,同时年后地产信用风险亦将逐步落地,分母端负面因素加速收敛。此外,近期投资者短期风险偏好已处较低水平,继续向下空间有限。综合来看,春节后A股市场或有望逐步回温。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春节效应导致多方信心不足,但认为A股向下空间有限,赛道风险逐步释放,当前A股性价比较高。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指出,A股“稳增长”仍是阶段性主线,重点关注在成长股的明显回调中高景气的个股。后续仍需持续关注美联储政策节奏、地缘事件、中国政策节奏及力度、海内外疫情演绎等因素,以更新市场节奏及结构的判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都是量化惹的祸A股大跌市场多空高烈度搏杀量化甩卖平仓投资机构与公募逆市加仓自购

量化巨头产品1月亏近40%,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创业板提前下跌,释放了风险,即将到来的年报和一季度,有业绩、高景气的板块有望率先反转,其次,近期乌俄冲突缓和,昨晚美联储的二月份议息会议也明显缓和,没有提及三月份加息50基点的鹰派言论,量化机构也不好受,今天头部量化机构九坤一只海外产品1个月回撤40%的消息传遍整个金融圈,这已经创下量化机构回撤最快、最深的历史记录,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只产品主要投资A股,还用了5倍杠杆,这也给我们一个教训,投资永远面对着不确定性,哪怕是专业的机构也不例外,作为散户,我们更要敬畏市场,远离杠杆。

除去港股市场本身的国际敏感性比较重之外,港股近期市场也是负面阴霾较多,其次,是疫情不容乐观,医疗资源受到空前挑战,可怕的是,从确诊人数曲线来看,目前仍然处于爆发早期,香港和深圳一水之隔,货物、文件乃至偷渡走私客往来频繁,在爆出初期已经为深圳输入多个案例,后续随着病例数快速增长,广东整个省可能都会面临极大的输入压力,需要尤其小心。

进入2022年,过去几年高速发展的量化私募正迎来业绩困境。一方面利用市场低效挖掘投资机会的竞争正在加剧,显著降低了回报;另一方面,市场意外的下跌也让机器算法措手不及,尤其是在策略同质化的情况下,业绩压力加大;A股的市场有效性在慢慢提高,短线角度看,大规模地追涨杀跌很难获利,叠加上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更是压缩了获利空间,而小规模的T+0和股票多空仍有利可图,这有可能提高短期内市场波动,不过这种模式的高频量化策略规模有限,并不能无序扩张。其次,量化产品持股数普遍较多,通常在几百至两千只之间,单只股票持股市值较小,即使是高换手,对于流动性好的股票影响也不大,而对于流动性差的股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再次,传统的量化以价量因子为主,而当下量化越来越多的侧重于基本面因子,其交易对股票的定价准确性起到了正面的作用,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到价值投资者。

都是量化惹的祸A股大跌市场多空高烈度搏杀量化甩卖平仓投资机构与公募逆市加仓自购

用量化分析盖过技术分析?

  量化投资最早是从技术分析开始的,但是在发达市场,技术分析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不过,原始的技术分析在新兴市场,比如A股市场仍然有效。不信?看一下20天简单移动平均线对市场的指示意义就可以发现,技术分析在A股市场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很多投资者仍然对它趋之若鹜。
  问题是,技术分析的手段在市场成熟的时候,有效性会快速下降。让我们看一个技术分析指标的例子,这个指标的制作规则为:用两条天数在1到100天之间的指数移动平均线衡量市场指数,在其均上涨时买入指数,均下跌时卖出指数,否则保持之前操作不变。
  在中国香港市场,这个技术分析指标在恒生指数上产生的超额收益率的有效区间,在1971年到1980年是大约40倍,1981年到1990年下降到约7倍,1991年到2000年下降到不到2倍,2001年到2010年下降至只剩1倍。可以看到,超额收益率越来越小。
  在内地A股市场,技术分析的手段虽然有效,但是有效性也在下降。那么,量化投资的未来在哪里?
  如果仔细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商业模式,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在发达市场都已经出现过,并业已被市场所认可。这不是因为发达市场天生更先进,而是因为在残酷的经济规律下,那些没有经济效率的商业模式都已经被淘汰了,剩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被规则所认可的。
  从发达市场目前的量化研究来看,原始的技术分析已经大部被淘汰,机构投资者绝少根据它们进行投资,只是新闻媒体在描述市场动态的时候会不时采用它们进行佐证。发达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仍然在进行的量化投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超短线的自动化交易,这种手段主要是赚短期心理趋势的钱。从A股市场的成熟程度来看,这种手段所依靠的模型估计在A股会十分有效。
  但这种超短线交易的问题在于,其每次交易所赚取的利润比例十分低,而A股市场隔夜交易和高印花税的制度设计,导致其能够赚取的利润有限。此外,这种投资手段的电子技术和数理分析要求极高,数据库和软件的维护成本高昂。最后,这类策略的有效时间不长,频繁的策略改造和更新也是一种负担。
  第二种量化分析则着眼于进行对冲交易,即买入价值高的股票、同时卖出价值低的股票。由于成熟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相对比较高,这种策略一直很有市场。
  这种策略在A股的问题是,首先市场没有足够的衍生品,融券做空的可持续性也很成问题,放大杠杆的工具也极少。其次,A股可以在数年的时间里在总体上无视股票的价值,而在之后的数年,价格再重新向价值回归。
  举例来说,在1998年到2001年、2008年到2013年的这两段时间里,在开始时那些盈利能力更高、同时估值更低的股票,期间的表现反而会系统性地低于盈利能力更差、估值更高的股票,而这个现象随后在2001年到2006年之间得到了彻底的反转。
  如果在这样的市场进行价值发现型的多空套利,那么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待远长于成熟市场的时间,同时也只能采用更小的杠杆率,以应对市场的无效性。这两个原因会导致投资业绩的波动率更高,同时回报率更差。
  第三种量化分析则着眼于用数量分析挑选出更可能战胜市场的股票,包括等权重策略、高盈利能力策略、低估值策略、高稳定性策略、低股价波动率策略等等方法。这个分析方向也许是最适用于内地资本市场的。
  理由很简单,首先,这类策略涵盖范围广泛,能保证在市场无效的年份里也能有一部分策略奏效,比如等权重策略。其次,由于投资标的极为分散,所以这类策略与市场价格表现的差别不大,即使跑输市场也不至于大幅偏离。再次,由于A股市场的有效性较差,所以基于这类策略的盈利空间要大于成熟市场。最后,这类策略的有效性持续时间极长,同时维护成本较低。
  当然,A股的量化投资空间还很大,以上各种策略都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重要的是,作为投资者有所准备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都是量化惹的祸A股大跌市场多空高烈度搏杀量化甩卖平仓投资机构与公募逆市加仓自购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