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丁玲
从1988年第一批上市的深圳老五股算起,深圳的资本市场已经走过30多年的历程。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深圳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相当活跃,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批深圳本土企业更是成长为明星上市公司和行业巨无霸。
回望上半年,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圳辖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384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占据广东全省793家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拥有千亿市值上市公司15家,占据A股148家的十分之一,招商银行、比亚迪更是跻身A股市值排名前十位。
已有A股上市公司384家,占据广东“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从数量上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384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436家的北京和394家的上海,同时大幅领先于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坐拥广东省793家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深圳同样表现亮眼,共有10家。在国内城市中位列第三,排在北京(14家)、上海(14家)之后;在省内则领先于广州(9家)、东莞(5家),成为拥有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
另从市值来看,深圳已经拥有一批行业巨无霸。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7月19日收盘,在A股142家市值超千亿的公司中,广东省共占24家,其中深圳以14家遥遥领先。其中,招商银行、比亚迪、中国平安市值分别达9052.97亿元、8775.19亿元、7827.45亿元,不仅对辖区内上市公司实现“断层式”领先,还分别位居A股市值排名第六、十、十一位。此外,迈瑞医疗、中信证券、平安银行、顺丰控股、立讯精密市值也都在2000亿元以上。
除上述千亿级龙头企业外,一批大中型上市公司也成为深圳上市企业的中坚力量。整体来看,深圳上市公司共有9家在500亿-1000亿之间,94家市值在100亿-500亿之间。
行业分布也显现出产业发展的“深圳特色”。电子设备作为深圳上市公司的“扎堆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远超其他行业。已经拥有完备电子产业链的深圳,正不断孵化出新的品牌,一步步完成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创新之都的蜕变。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圳共有电子产业上市公司96家,包含立讯精密、欧菲光、深天马A等知名企业,占据全省152家广东电子产业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二、整个A股市场396家的四分之一。此外,深圳还拥有28家电力设备上市公司、31家机械设备上市公司,均占据全省总数的五成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也正以“深圳速度”加快突破。截至2022年6月30日,深圳共有A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19家,占据广东省生物医药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全国169家生物医药A股上市公司的11%。一批明星企业也涌现出来,比如高性能呼吸机全球供不应求的迈瑞医疗、核酸检测能力不断升级的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的康泰生物等。
研发收入大手笔,战新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稳住深圳经济运行基本盘,深圳上市公司功不可没。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384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28.5亿元,净利润1157.59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成为拉动深圳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2019年至2021年,深圳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连续三年运行在万亿区间。2022年一季度,深圳新兴产业增加值2776.28亿元,占地区GDP比重达39.3%。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器械、激光与增材制造等细分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深圳上市公司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一季度深圳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07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2%。
另据羊城晚报记者梳理2021年年报,2021年深圳公布研发投入的上市公司有352家,总额达到1299亿元,占到了广东省的“半壁江山”,其中,每家公司研发人员的中位数约288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的中位数为5.37%。
在2021年广东研发投入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来自深圳的企业就占了7席,分别是中兴通讯、工业富联、立讯精密、比亚迪、迈瑞医疗、顺丰控股、中国广核。这些研发大户通过加大创新,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谋得行业话语权,成长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也助推深圳跻身全国科创第一梯队。
值得一的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研发投入大的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也远远强于尾部企业。以迈瑞医疗为例,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3亿元,同比增长20.10%;净利润21.05亿元,同比增长22.74%。
明星企业聚集效应显著 更多“小巨人”有望上市
2021年,深圳GDP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每平方公里GDP达1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6%,创新能力居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位。
金融领域的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医疗保健的迈瑞医疗、电子行业的立讯精密、快递行业的顺丰控股……在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的浓厚氛围中,一批上市公司破茧而出,成为行业龙头和标杆企业。
股票代码为“000001”的深发展,就是资本市场的“拓荒牛”之一。2012年,深发展与平安银行合并,股票简称更名为“平安银行”,历经多年发展,平安银行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权重蓝筹股之一。目前,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战略转型,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被市场称为“零售双雄”,为银行业梳理科技引领转型发展的标杆。
今年2月,立讯精密抛出规模高达13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再融资是立讯精密加码进入汽车智能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从电子产业切入到汽车智能化产业赛道,立讯精密将“跨界”,再创发展的新业务板块。
要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离不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
2022年4月8日,深圳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突破600家。
深圳提出,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打造全链条上市培育体系,依托“星耀鹏城”上市服务平台做好后备资源梯度培育,对首次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拟在境内上市并完成辅导企业、直接在境外上市企业、迁入本市的外地优质上市企业等分类分档给予奖励。支持上市公司参与国企改革和国际化发展,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升级,重点扶持产业链缺失、高端品牌、高端技术等并购项目,助力深圳资本市场蓬勃向上。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