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未来关注焦点或向中盘股转移
4月8日,两市交易量再度突破万亿元,北向资金则净流出44.41亿元。统计发现,2019年以来,每当沪深两市日成交额超过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的概率增加。2月25日(含)起,在市场录得的12个成交额破万亿元的交易日中,有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呈现净流出,“万亿魔咒”显现。业内人士认为,北向资金中存在对市场热度高度敏感的资金,且此类资金的作用不可忽视。所以,两市成交额或成预测北向资金流向的一个有效“风向标”。
“万亿魔咒”显现
据统计,4月8日,北向资金净流出44.41亿元,创3月25日以来最大单日净流出额。从个股来看,五粮液、美的集团、海康威视分别净卖出10.9亿元、5.82亿元、5.03亿元,净卖出额度居前,其中五粮液连续8日遭遇净卖出。
统计显示,2019年两市交易额突破万亿元的12个交易日中,有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呈现净流出。
2月25日,时隔三年多,两市交易额再度突破万亿元,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出7.16亿元,而2019年以来北向资金绝大多数时间呈现净流入态势。驻悉尼的澳洲安保集团动态资产配置部主任纳达尔·纳奥米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A股成交额突破万亿元,我们开始紧张,我想起了2014年、2015年。”“中长期来看,外资还会持续涌入,但是短期外资撤离的可能性存在。”2018年10月,当A股市场还弥漫着悲观情绪时,纳达尔·纳奥米曾表示看好A股。不过,他坦承在2月25日已经获利了结一部分A股头寸。据记者了解,纳达尔·纳奥米直接管理的基金规模约12亿美元,A股和H股合计占比约5%。这些资金在全球市场进行配置,使用指数和衍生工具对冲风险,业内人士称这类资金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较高。
2月26日,两市成交额继续维持在万亿元规模,不过当日北向资金出现19.93亿元的净流入。此后的3月4日两市成交额亦突破万亿元,但北向资金仍维持了净流入的态势。不过,3月6日、3月7日、3月8日、3月13日,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元时,北向资金则分别出现8.35亿元、39.70亿元、12.28亿元和23.47亿元的净流出;进入4月,4月2日、4月4日、4月8日这三个成交破万亿元的交易日,北向资金分别出现1.66亿元、14.52亿元、44.41亿元的净流出。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北向资金流向来说,两市成交额或是一个值得观测的“风向标”。
北向资金多元化
一直以来,北向资金对于多数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不过,记者近期了解到,北向资金成分复杂,不能简单将其理解成长期资金或“聪明钱”。
北向资金中存在内资投资者绕道香港加杠杆回到A股的部分,也包含部分秉承长期投资理念的追寻价值投资的机构资金,还有部分使用量化投资策略的基金。而量化投资机构布局A股似有加速趋势。例如,注册在纽约,管理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资管机构柏瑞投资刚刚在境外注册成立了投资A股的量化基金。此基金由柏瑞投资亚洲有限公司管理,在欧洲上市,由境内合资基金公司华泰柏瑞提供顾问服务。此外,量化对冲基金巨头度思也于近期委任了亚太投资主管并准备扩充上海办事处。由于量化投资资金对市场变化敏感,业内人士表示,伴随越来越多的量化资金进入A股,北向资金对市场情绪的敏感度或许呈现分化。
部分配置目标或向中盘股转移
施罗德投资新兴市场股票主管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Wilson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吸引力。尽管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已经吸引大量的外资流入,但是外资仍将持续流入中国股市。从短期来看,外资倾向于选择大市值、知名公司的股票。尽管MSCI此前宣布接下来A股中的中盘股和创业板股票也将被纳入相关指数,但Thomas Wilson认为,就目前来说,大盘、行业龙头还是外资首选,后续外资机构或增加对A股中盘股的配置。
高盛基于每日沪股通、深股通成交量排名前十的个股编制的“外资最爱股票组合”(GARPy foreign favorites)由大盘股主导。这个指数自沪港通开通至2019年3月29日,跑赢沪深300指数超100%,成分股包括海康威视、洋河股份、青岛海尔、巨石集团、五粮液、三一重工、北新建材、南方航空、立讯精密、中国平安、万科A、平安银行、泸州老窖、华东医药、歌尔股份、科伦医药、国电南瑞、顺鑫农业等。
曾任职QFII基金经理13年的六禾投资合伙人基金经理曾生解释,外资偏爱大盘股,也是受到许多因素“限制”使然。外资机构往往管理的资金比较大,对投资标的流通性要求比较高。这也意味着对于他们来说,市值越小的股票,交易成本越高,当交易成本大到一定程度,股票基本面再好,也无法进入投资股票池。再加上QFII在中国的团队人数相对较少,而根据外资的投资流程,买入任何一只股票都必须进行研究和跟踪工作。如果组合中的股票太多,研究和跟踪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所以,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多选择集中攻克“能够相对重仓的大盘股”。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限制性因素部分可能伴随外资A股投研力量的扩充而消除,与之相伴的是,其对A股投资的选择或会更加多元,未来或从大盘向中盘甚至小盘倾斜。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