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A股市场周五上午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地产、金融等传统权重板块强势领涨,其中地产板块涨幅扩大,掀起涨停潮。中小市值板块表现较弱。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市特征。

港股方面再度陷入调整,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再度明显走弱。港股大市值股票中,周大福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3%。

房地产板块掀起涨停潮

房地产板块今天上午继续大涨,且涨势较之前交易日进一步扩大,截至午盘涨幅仍超过4%。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粤宏远A、嘉凯城、中国武夷、信达地产等多股涨停。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消息面,近期房地产行业相关利好消息不断。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11月24日表示,1-10月,银行业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上述负责人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少数房地产企业由于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出现风险,并对市场产生了外溢效应,同时受疫情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调整。

此前的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要求,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金融机构要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与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在保证债权安全、资金封闭运作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支持项目主办行和银团贷款模式,强化贷款审批、发放、收回全流程管理,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在地产链股票大涨之余,金融类股票也大幅上涨,其中银行板块涨势较前几日扩大,板块盘中涨幅接近2%,并出现盘中涨停的银行股。

行情数据显示,青岛银行盘中强势冲上涨停。浙商银行盘中涨幅一度接近9%。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保险板块也显著走强,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大幅走强。其中中国太保重新站上年线。

券商板块也总体走强,个股近乎全线上涨,多数个股涨幅温和,但部分个股涨势凌厉,其中中国银河盘中涨幅一度接近9%。

中邮证券近日的研究观点认为,稳融资三箭齐发,进展迅速。三支箭是2018年提出的融资支持政策,分别为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目前来看,今年支持民企融资的工具不断推出,本轮基本形成稳地产融资“三箭齐发”的态势。目前来看,稳融资三支箭推进速度快,效果值得期待。

建筑、家居用品等地产链板块也跟随大涨。

概念板块方面,中字头概念股继续大涨。

中国联通上午盘中一度大涨超过9%。该股近期频频大幅拉升。

中国科传、中国出版、中交地产、中成股份等多只中字头股票今天上午则冲上涨停。

此外,煤炭、石油等板块走势也较强势,电气设备、机械等板块走弱。

总的来看,上午依旧是大市值板块走势较强,中小市值板块走势偏弱,市场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整个上午,北向资金再次呈现净买入,半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超过30亿元。

新股表现分化

上午新股表现分化,其中科创板赛恩斯(688480.SH)今天挂牌上市,上午盘中一度较发行价上涨超过50%。

招股资料显示,赛恩斯是一家专业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领航者为核心发展目标,业务涵盖重金属污酸、废水、废渣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环境修复、药剂与设备生产销售、设计及技术服务、环保管家、环境咨询、环境检测等领域。公司长期坚持研发与创新,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经济适用”这四项技术研发原则,瞄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工艺过程,始终专注于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赛恩斯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5亿元-5.4亿元,同比增长29.99%-40.39%;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00万元-6800万元,同比增长43.40%-52.37%;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00万元-5600万元,同比增长37.48%-48.06%。公司业务规模预计将稳步扩张,2022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将同比保持增长趋势。

另一只今天上市的北交所新股力佳科技较发行价盘中出现破发。公司主要从事锂微型一次微型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锂锰扣式电池、锂氟化碳扣式电池、锂聚合物软包电池、锂铝合金可充扣式电池等系列产品。

港股再度走低

周大福一度大跌超过13%。

港股市场今天上午再度走低,恒生指数盘中跌幅超过1%。

内房股、银行股上扬,截至午间收盘,青岛银行涨35.77%,报3.34港元,盘中一度涨近60%;浙商银行涨21.63%,报3.43港元;渤海银行涨10.31%,报1.07港元;郑州银行涨7.48%,报1.15港元。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周大福大跌,该股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3%。

据周大福的公告,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时间里,公司营业额同比增加5.32%至465.35亿港元,主要经营溢利43.49亿港元,同比下降2.7%。

不过,周大福公告也表示,尽管宏观经济充满挑战,商业活动受疫情所影响,本集团在中国内地仍能保持良好的开店步伐,黄金首饰及产品亦录得强劲销售,充分展现业务韧性。黄金首饰及产品报捷和零售网络扩张策略行之有效,带动本集团在内地的市场份额稳步上扬。于2022年9月30日,零售网络扩展至6948个零售点,期内在内地净增加933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毛利增加1.6%至109.62亿港元。经调整后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3.5%下跌至22.4%,主要由于批发业务以及黄金首饰及产品占比增加所致。因此,主要经营溢利按年下跌2.7%。公司表示,全新的人生四美系列结合黄金及TMARK钻石,自2022年7月推出以来反应热烈,为珠宝镶嵌产品类别带来新销售动力。期内,HEARTSONFIRE取得骄人成绩,零售值分别在内地及港澳市场按年增长62.6%及50.2%,较上一个财政年度及疫情前更为突出。

恒生科技指数上午走低,明源云、哔哩哔哩-W等股票大幅走低。

责编:叶舒筠

校对:赵燕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国庆消费走访丨有需要再捐100亿!首栋大楼封顶!福耀科技大学明年招生,曹德旺这样说…丨腾讯大股东再减持!一个月抛售近8000万股丨小米造车进展几何?预计2024年量产,前三季度花了18.6亿!雷军曾称:唯一成功途径是冲进世界前五丨暴拉超1300%,地产链涨嗨!3天近乎腰斩,这一股连续重挫,啥情况?丨上海迪士尼将全面恢复运营!郑州:5天打一场“拔点清面”的攻坚战丨重磅!降准要来!

涨了买了又涨了 要不要买?买什么?

  中秋临近,A股投资者总算也圆了一回“上涨梦”,9月18日和19日,上证指数涨幅均超1%,行业板块多数收涨,而且按照今日午盘的走势,收涨在1%以上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意味着在4个交易日内,大盘有3个交易日涨幅达1%以上,对于“久旱逢甘霖”的A股,不得不让人振奋。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波上涨?还会涨吗?该买点啥?

   宏观政策持续利好,市场信心极大提振

  从成交情况来看,在整个9月份中,成交量一度低迷,但在近几日的反弹中,可以看到成交量有明显的放大,9月18和19日两天的成交量明显高于9月份的平均水平,甚至略微收跌的20日,成交量也高于月平均水平。

  按照行为金融的观点,市场行为反映的是投资者心理的变化。因此,成交量的放大,彰显的或许是投资者信心的回升。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国常会连提降低社保费率,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可期

  从政策端来看,近期市场普遍关注的无疑是社保费率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担忧以往少缴的部分被追缴,以及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缴之后,足额缴纳对于企业成本的负担加重;

  对于个人而言,则是在个税起征点提高后,可能因社保缴存额的提高导致实际到手工资反而变少的尴尬。

  对于这个引发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连续两次国常会的回应和表态,无疑缓解了市场担忧,信心得到提振。

  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会议明确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并决定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

  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召开,提出“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市场活力,一个关键举措是要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核实,决不允许拖延和打折扣,决不允许自行其是。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违反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坚决查处征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要抓紧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从上述表述中,不难看出,整体的原则是保证社保征收的稳定性,企业担忧的税负增加的问题得到明确回应,保证“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展望政策走向,未来进一步减税降费空间仍在,值得期待。

   促消费重磅文件推出,意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政策端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来源于昨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文件从实物消费(吃穿住行、信息、绿色等)、服务消费(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托幼等)再到消费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消费评价体系、消费者维权机制等)以及配套政策(分配制度改革、财税政策、信息引导等)多个维度出发,从而最终达到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政策目标。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而从“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来看,以2018年二季度的数据来看,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已经高达78.5%,是绝对的增长主力,因此,系列政策的出台,刺激消费的背后,实质上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呵护意图明显,对于经济增长的信心,也会明显提升。

  外资连续买买买,昨日创下单日净买入新高

  自从A股被纳入MSCI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参与A股市场投资,其资金流向,已然成为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外资持续通过沪深港通净买入A股,尤其是9月13日开始,连续6日净买入,其中,9月20日,北向资金净买入48亿,创下月内单日最大净买入。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银行公募理财资金将“大举入市”引遐想。虽然相关人士表示此项政策还需等监管部门下一步的制度安排,也要看各家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策略。但鉴于房地产市场、理财市场的持续低迷,理财资金入市或许将再度被提起。有私募表示,一旦银行理财产品能够更加方便地投资于股市,将带来新的流动性,也可以看做一大利好。

  与此同时,增量外资同样值得期待,如央行此前提的年内开通“沪伦通”,加上市场普遍期待的A股纳入罗素国际指数,将有望带来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开放步伐的加快,增量的资金应该还不止于此。

   还会不会涨?买点啥?

  对于后市走向,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和名家投资观点,以供参考。

  海通证券:逢低择优布局反弹或将延续

  昨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等,都在对这个越发悲观冷清的市场缓缓地注入信心,虽然整体来看马上形成快速大反弹的概率不是很大,毕竟投资者情绪和风险偏好的回升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但此刻不必再过分悲观,可以选择低估个股,缓慢进行布局,还是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大行的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说明目前银行板块的会计处理偏保守,而同时绝对估值较低,可以关注后期的估值修复机会。

  杨德龙:市场估值跌到历史底部四季度投资机会凸显

  目前整个市场的市净率已经跌到了1.7倍,再度降到2倍以下,市场整体上已经跌出了机会。到四季度,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逐步地消除,国内政策面也会逐步地转向,包括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会适度的宽松、央行可能会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展开MLF等方式来向市场加大资金投放,预计四季度A股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海通策略荀玉根:今年真正的主线是龙头为何龙头策略有效?

  ①今年以来价值和成长风格表现相近,龙头策略最有效,各行业龙头股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涨幅约-5%,明显优于各大指数。②转型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公司盈利优势不断强化,18年中报显示龙头企业ROE、净利润增速均高于行业整体值。③机构持股比例上升助推龙头效应,2015年以来机构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从23.8%提升至31%,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PE更低、市值更大。

  华泰证券:寻找估值绝对底部、高股息率的防御品种

  市场连续两日反弹后微幅收跌,大部分机构认为本次靠基建刺激引发的反弹在幅度和持续性上都十分有限,参与意愿有限。三季报临近,受贸易战及国内去杠杆影响许多公司业绩并无改善且存在恶化的可能,叠加近期多起国资委接手上市公司股权案例,机构情绪非常悲观、认为市场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跌。

  申万宏源桂浩明:屏弃功利性思维看外资入市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沪深股市更广泛地进入了国际投资者的视野,外资入市俨然已成大趋势。监管部门近期已放行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人士等买卖A股,沪伦通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英国富时公司则正研究在富时指数中接纳部分A股股票为成分股的问题,如若成功,理论上将有规模较纳入MSCI更大的资金进入A股。此外,QFII及RQFII加仓,沪港通、深港通中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的消息也不断见诸报端。

  国泰君安:滞胀预期的陷阱配置的应对

  板块的轮动与盈利能力变动密切相关。在我国出现类滞胀期间,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板块收益率基本上与其所在行业企业盈利的表现密切相关。整体特点是:在类滞胀期,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上游资源品(有色、采掘)行业表现较好。走出滞胀时期,如果采用刺激政策,将是中游制造业、下游可选消费(汽车、家电)和TMT的天下;单纯走出“胀”时,整体市场表现不佳, TMT板块盈利改善明显,取得相对收益。

牛市的特征是什么?牛市是否真的要来了?

6月底,市场还在激烈地讨论3000点是否已经被焊牢;7月伊始,上证综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量突破3150,非银金融和房地产板块翩翩起舞,券商更是集体上演涨停潮。

这似曾相识的行情,让市场嗅到了牛市初期的味道。

牛市突如其来,让多头惊喜,让空仓或轻仓的投资者意外,但都不禁同时反问:牛市真的来了吗?

牛市的表征

上一周(6月29日-7月3日),上证综指上涨5.81%,深证成指上涨5.25%,创业板指上涨3.36%,中小板指上涨5.37%,所有指数全面上涨,而且很多指标创下了新高,俨然是牛市初期的氛围。

(1)券商是牛市的先行军

金融、地产领衔上涨,权重股的大幅度拉升,带动上证综指快速突破3000点这一关键压力位,并创下了14个月新高。券商板块大幅上涨,本轮的龙头光大证券自6月19日以来更是接近翻番。而从历次牛市来看(见图1),券商一般先于市场的整体行情启动,故而经常被市场视为牛市的先行指标。

(2)量是价的支撑

上周,两市总成交额迅速放大(见图2),再次突破1万亿大关,7月3日更是达到1.17万亿,为近4个月来新高。从技术层面来说,价格的向上突破若没有成交量的配合,极有可能是假突破;而从历次牛市来看,每次牛市启动均伴随着成交量的快速放大,因此可以说成交量放大是牛市的必要前提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除此之外,两融余额也逐步攀升(见图3),接近1.2万亿,创2015年底以来的新高。具体来看,每日融券卖出的金额基本稳定,在40亿以下;而融资买入额上一周近乎翻番,单日融资买入近1200亿,可以看出金融市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趋势,杠杆率的提升也增加了买方力量。

(3)资金面情绪高涨在国内资金快速聚集之际,北向资金也不甘示弱(见图4),连续两日净买入超过100亿;当前累计净买入额已超1.14万亿,创历史新高;7月2日当天,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491.7亿元,占比超过A股总成交额的10%,创历史新高。何况北向资金作为外资配置A股力度和情绪的指标,对于A股市场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因此,综合来看,从盘面、技术面、资金面和情绪面,均可以感受到牛市的浓浓气息,那么牛市真的来了吗?

全面牛市的阻碍

虽然上一周A股市场涨势喜人、情绪高涨,但就此说全面牛市的到来还为时尚早。A股的躁动行情并不罕见,券商领涨也并不见得一定能带动全面牛市的启动,而且当前启动全面牛市仍然具有较大的风险。

(1)疫情虽然改善,但仍未到乐观的地步

当前海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具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美股受流动性泛滥的影响,持续走高,估值泡沫超过疫情发生之前,若疫情超预期发展,美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可能迅速下沉,从而引起全球资本流动以及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进而对A股产生冲击。

(2)警惕经济复苏预期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一季度,虽然疫情小有反复,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企业盈利在一季度的基础上显著回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宏观经济修复持续超预期,但随着南方雨季的来临,周期性淡季将导致基本面修复的斜率放缓。只有当实际业绩持续超预期时才会进一步刺激估值,而如果经济修复放缓,预期差将会打击市场的乐观情绪。

(3)流动性边际改善空间不大当前市场的快速上扬,极大的依赖于资金面的推动,而当前货币政策及央行对于资金面的把控,可以看出监管层的意志。当流动性泛滥时,极易出现金融套利,而在实体经济急需现金流之际,结构性宽松、直达实体才是主要手段。因此不管是经济复苏过热,还是股市上涨过快,都将有可能致使监管层收紧流动性。7月份恰逢科创板上市满一年,7月22日那一周的解禁规模达1735亿元,会对市场产生冲击。

(4)黑天鹅事件仍未消除

盘面上,今年上半年,上涨综指在证券的助力下发起过两次攻势,但均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而折戟,一次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一次是海外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而当前宏观基本面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波动加大的风险未消,A股市场可能曲折不断。

站在当前时点,乐观的认为全面牛市已经启动有点过于乐观。投资不能盲目地追随市场的热点与情绪,而是需要有逻辑的推演和逻辑的一致性。

风格转换了吗?

既然全面牛市的爆发仍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那么这一轮市场的突袭是否存在风格轮动或者转向的可能?

回顾上周,虽然指数均有不俗的表现,但是从行业来看(见图5),分化较为明显。对比上半年与上一周各行业涨跌幅可以发现,领涨的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周的领头羊非银、银行和房地产,在上半年全程领跌,而上半年领涨的医药、电子和计算机,却在上一周黯然失色。

从资金面看(见图6),上半年受市场资金冷落的金融、地产在上周明显受到资金青睐,而医药、电子和计算机的主力资金则大规模流出。从风格来看,市场关注的焦点从上半年独领风骚的科技成长行业转向低估值的大盘权重。

从政策面来看,本轮大金融上涨也有迹可循。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三板精选层启动,大规模的新股上市对于券商业务是利好;而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利好于银行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相关支持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

从历史来看,在牛市阶段,行业之间的分化并不大,轮涨的特征显著;而在震荡市中分化明显。本轮上涨至今,行业的分化程度已经明显超越历史最高水平,未来极有可能出现行业轮动,且分化程度逐渐缩小。

综上所述,当前风格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低估值股票放量大涨,而原本高估值的成长股则不温不火,两者自2019年8月以来的剪刀差有望缩小(见图7)。

回顾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的影响,结构性需求大增,医药生物、必选消费等板块个股表现亮眼;同时社交隔离带动了线上教育、游戏、移动通讯、大数据等细分子行业的优异表现。疫情爆发后,国内经济基本停滞,但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加大,使得新老基建相关领域需求迅速改善。

目前来看,逆周期调节在规模和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盈利预期较为明确。长期来看,A股市场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以医药、科技、消费为代表的总市值比重逐年上升,而大市值股票如石油化工、钢铁煤炭、银行等传统经济板块占比逐步萎缩,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新经济动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把握国产替代、消费升级等确定性更高。

需要改变对牛市的印象

在这涨势喜人的行情下,不能再简单地拿历史的牛市来作为未来的参考。2005年起的那一轮牛市,上证综指在28个月上涨了513.5%,但在随后的12个月里下跌72.8%;2014年起的那一轮牛市,上证综指在10个月里上涨了157%,但在随后的7个月里下跌了48.9%,使得A股陷入了牛短熊长的投机境地,也对投资者产生了极大的打击,不利于市场的有序改革和资本市场的成熟。

反观美股市场(见图8),虽然也经历了大萧条、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时刻的泡沫破裂,但长期来看,整体的牛市结构并未改变。2000年以来,标普500历史波动率平均值为17.6%,而同期上证综指的波动率为23.5%,A股市场的波动程度远大于美股。

我们判断,快牛的时代已经结束,理由如下:

(1)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向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主导的转变,未来的牛市将会改变以往的暴涨暴跌,逐步向成熟市场的低波动率迈进。

(2)金融市场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投资者信心的培育、国际资本的持续流入,需要稳定、可持续的资本市场环境, 因此A股走出长期慢牛的可能性更大。

(3)纵向来看,A股的绝对估值除了高于港股外,低于全球其他主要金融市场,具有极强的长期投资价值。在控制疫情方面,中国领先全球,在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改善方面亦将率先出现拐点,A股的低估值、高质量将会吸引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而若A股上涨幅度过快,陷入完全脱离基本面的炒作,原本A股机构收割散户的情况,将会转变为海外资本收割国内泡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罕见内银股最高暴涨58万亿重磅利好银行地产爆发中字头表现强势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