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量CRO企业万邦医药IPO仅2项发明专利傍身未来如何竞争|IPO棱镜

招股书显示,万邦医药业务规模较小,应收账款占比逐年大幅提升。从股权结构方面来看,该公司实控人持股比例超八成,上市前曾减资

小体量CRO企业万邦医药IPO仅2项发明专利傍身未来如何竞争|IPO棱镜

《投资时报》研究员 辛夷

CRO行业是以医药产业为依托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近年来CRO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

近日,一家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企业——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邦医药)正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申请登陆创业板。最新消息显示,该公司已成功通过上市委会议。

本次IPO,该公司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1666.67万股,拟募集资金4.84亿元,将全部用于“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万邦医药招股书注意到,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该公司业务规模较小,应收账款占比逐年大幅提升。同时,公司研发投入较低,目前仅有2项发明专利。从股权结构方面来看,该公司实控人持股比例超八成,上市前曾减资。

针对上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万邦医药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公司回复。

业务规模较小

万邦医药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安徽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万邦有限),是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具备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的能力。

报告期内,万邦医药各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1.39亿元、2.11亿元、1.08亿元,2019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3%,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该公司净利润由2019年的2649.00万元增至2021年的8187.03万元,同样增长明显。

但是,对比我国CRO行业规模来看,万邦医药公司规模较小,仍处于成长阶段。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2020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就已达522亿元,万邦医药2020年的营收规模不及我国市场规模的3%。另外,对比CRO行业头部公司泰格医药,其2021年的营业务收入达到52.14亿元,几乎是万邦医药同期营收的25倍。

我国CRO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公司占据的规模优势渐显,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2021年的营收规模已分别达到229.02亿元、74.44亿元、52.14亿元。已占据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势必压缩小规模企业的生存空间,若万邦医药不能保持并创新自身竞争优势,可能面临成长困难的风险。

随着该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大,万邦医药应收账款占比也在逐年提升。数据显示,该公司各期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3.52%、20.61%、25.60%、63.64%,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万邦医药应收账款账龄偏长期,或将面临高信用风险。招股书中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仅为66.40%,账龄在1-2年的占比为30.60%。除此之外,万邦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在下降,各期分别为8.31、6.53、5.10、3.51。

万邦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处于业务规模扩张阶段,经营规模总体较小,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较低。但是,对于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及周转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万邦医药并未给出相应解释。

万邦医药应收账款情况

小体量CRO企业万邦医药IPO仅2项发明专利傍身未来如何竞争|IPO棱镜

数据来源:万邦医药招股书

仅2项发明专利

CRO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服务行业,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长远竞争的根本。但从万邦医药的研发情况来看,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都与可比公司存在差距。

报告期内,万邦医药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673.46万元、778.31万元、1034.74万元、810.8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4%、5.59%、4.90%、7.53%,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另外,报告期内,万邦医药各期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08人、141人、198人,均低于可比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其中,泰格医药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429人,万邦医药各期研发人员数量不足泰格医药人员数量的3%。

从专利储备来看,万邦医药目前有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与该公司2021年营收最为接近的可比公司百花村拥有60项发明专利。可比公司泰格医药专利储备为拥有30项专利;阳光诺和拥有30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等。

万邦医药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但人员数量仍低于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是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该公司经营规模较小,仍处于发展阶段。但自身规模较小又研发投入不足,在竞争愈加激烈的CRO行业很难保障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万邦医药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对比情况

小体量CRO企业万邦医药IPO仅2项发明专利傍身未来如何竞争|IPO棱镜

数据来源:万邦医药招股书

上市前股东减资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万邦医药招股书注意到,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6年的安徽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万邦有限),万邦有限系陶春蕾、许成法、吴劲松、吕谊萍于2006年3月1日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其中,陶春蕾、许成法、吴劲松各出资30.00万元,吕谊萍出资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1月,万邦医药股东就只有陶春蕾和许新珞两人,二人是母子关系。对于三位创始股东的变动原因及去向,该公司并未给出具体解释说明。

万邦医药实际控制人为陶春蕾、许新珞,截至报告期末,陶春蕾和许新珞共同控制公司82.99%的股份。

招股书中显示,2019年4月,万邦有限减资,注册资本由1000.00万元减少至100.00万元,由现有股东同比例进行减资,减少的注册资本为陶春蕾、许新珞尚未实缴的出资部分,分别为630.00万元、270.00万元。

万邦医药解释称,一直未实缴新增注册资本是实际控制人存在实缴资金筹措压力。但公开资料显示,万邦医药在2018年进行了现金分红,陶春蕾和许新珞母子获得分红2125.00万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小体量CRO企业万邦医药IPO仅2项发明专利傍身未来如何竞争|IPO棱镜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