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00多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主题)
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副题)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及相关制度的日趋完善,A股市场股权激励步入常态化阶段。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共有超过500家A股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合计占比超过五成,首次超过主板。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过于“大方”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引来监管的重点关注。
股权激励计划热潮涌动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热潮涌动。
9月7日,鹏辉能源、鹿山新材、普蕊斯等9家公司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相关公告;而在此前的9月6日,有中科通达、信安世纪等13家公司同日发布了关于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公告;9月5日,则有泽宇智能、融钰集团等5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相关公告。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记者发稿,今年来共有54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623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66家发布董事会预案,27家获股东大会通过,445家实施,8家停止实施,1家股东大会未通过。从激励标的物来看,标的物为股票的有410家公司,股票增值权的有2家公司,131家为期权,不少公司的标的物既有股票也有期权。
在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中,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来看,电子、机械设备、机械化工、电力设备与医药生物行业公司数量占据行业前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所属行业排名前五的则分别是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计算机与基础化工。此外,医药生物、汽车、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家数也比较靠前。
“随着相关制度日趋完善,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步入规范化、常态化的阶段。”中信证券分析师赵乃乐等人在研报中说。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股权激励相关规章制度已趋于完善,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更为灵活的方案决策空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积极性显著提升。A股市场超过4成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2021年以来获激励员工数超30万人。2010年以来,累计有超2000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约4成推出过2轮及以上的股权激励预案,股权激励逐步成为常态化公司治理手段。而从过往股权激励成果看,也基本实现了股东与经营者共赢,在保有人才、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股权激励兑现往往需要未来数年公司业绩连续完成增长目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激励使得股东与管理层在长期利益上趋同,公司运营更追求长期稳健发展,避免为了短期业绩透支公司潜力。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股权激励的业绩增长目标对于投资者也是一种业绩指引,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双创”企业股权激励热情超主板
相较于主板企业而言,今年“双创”企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更为积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科创板公司有108家,创业板公司170家,北交所公司11家,“双创”企业合计占比超过五成,首次超过主板。不少科技企业年内推出了两期以上的股权激励计划。例如,科创板公司希荻微、优利德、昀冢科技、航宇科技以及创业板公司新城市、立华股份等,年内均推出了两期以上的股权激励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共有255家科创板公司实施了331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达56%,涉及员工超六万人,逐步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
陈雳表示,从上市公司结构上看,科创板、创业板相比于主板,拥有更多处于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热门成长行业的企业,这也是注册制改革带来的成果。成长期企业一方面拥有市场红利、业绩增长更快,另一方面竞争者众多,一些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尚未稳定,业绩增长速度决定了未来行业地位。因此此类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股权激励,在给员工分享企业红利的同时也敦促员工加强企业经营,在优质赛道上加速前行。
低价授予、放宽标准等引发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低价授予以及放宽标准等过于“大方”的股权激励计划则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9月5日,聚灿光电收到深交所关注函。8月31日晚间,该公司披露《关于修订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内容的公告》,拟调整公司层面营业收入完成率及归属比例等业绩考核指标。记者注意到,此次修订之后,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标准大幅放宽。深交所要该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不当调整业绩考核指标以向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输送利益的问题。
9月1日,鼎捷软件因一份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被交易所发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以0元/股受让回购股份受让价格的定价方法、依据及其合理性,是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及中小股东利益。
此外,迪安诊断、申通快递、福光股份等公司也因为“零考核”“零成本”或者“低成本”股权激励计划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
对此,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股权激励对于改善企业股权结构、经营发展及留住核心人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但对于具体案例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非采取了股权激励后公司的股权结构就会改善、经营就会更有积极性,如果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存疑,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更加谨慎和注意。
“对于一些具体的股权激励计划,众多投资者会有一个相应的客观尺度判断。”陈雳说道。(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