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迎来大幅反弹,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5.31%、7.55%、8.92%。北上资金方面,尽管指数大反弹,个股普遍上周涨,但北上依然流出逾50亿元,说明这周的反弹动能主要是依靠内部力量推动。
板块上看,电器机械、有色金属、专用设备分别流入21.2亿、20.4亿和15亿元,流入靠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风光锂) 方向;酒及饮料、电热供应、软件分别流出37.6亿元、27.1亿元和12.5亿,流出靠前。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反弹力度较大的白酒板块,继续遭到北向资金的大幅减持,于此同时,作为近期市场反弹主线之一的软件方向也出现了小幅减仓迹象。
上周市场海外重要事件比较集中,其中最大的关注点就是周四美联储的加息靴子落地,虽然加息75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不过由于鲍威尔的“鹰派”言论,导致了美股尾盘出现大跌。紧接着周五市场迎来了美国10月非农就业数据。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1万,虽然仍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失业率意外升至3.7%,同时薪资环比增速小幅上行,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数据公布后,美联储官员在最新的发言中均暗示加息行动可能放缓,但并未排除进一步大幅加息的可能性,表态仍显得模棱两可,说明海外市场后期仍有反复的压力。尽管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尚未结束,过去一段时间鹰派、鸽派言论也是反复变脸,不过相比前期的恐慌情绪,上周A股则是逆势走出了强势反弹行情,沪指全周累计反弹近200点,创业板低点涨幅更是达到10%,说明这阶段A股对于外部利空冲击已经有一定钝化迹象,这对于行情来说已经是个重要信号:该跌不跌,理应看涨!
当然,目前影响A股的核心变量主要是内在因素,否则在过去一周北向仍在减仓的背景,如果没有内资的流入加持,反弹也自然无从谈起。但仔细回顾这一周的消息面,可以发现,其实并没有特别实质性利好,其中更多是靠传闻和一些预期在带动。比如,周初的2大传闻:1、疫情政策会放松(后面被澄清);2、国资系入股腾讯(后面也被澄清,只是和联通成立合资公司)。虽然都只是传闻,但盘面的反应却十分积极,而消息被澄清之后,这些“资金”似乎也并没有因为错判而选择离场的意思,说明当前市场是一种人心思涨的状态,只要给点阳光就可以灿烂,至于“利好”有没有已经不是最重要,市场只要看有预期就可以。
除此之外,周末管理层也释放了一些消息,比如: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虽然这个消息也不是新消息,对于短期的实质影响有限,但是毕竟养老金这块未来规模还是比较可观,参考美国市场的401K计划,是支撑起美股长达多年牛市的关键力量。因此,这块对于A股的中长期发展还是比较有利。
还有一个就是市场都关心的疫情防控问题,周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回应:坚持“动态清零” 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该消息出来之后,很多朋友都在普遍担心下周行情回吐压力。其实也没必要,防疫大方向本身一直是没有变过,这个和地产行业的“房主不炒”其实是类似的,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一定都是全方位不做调整?显然不是。会议上高层有一段表态:坚决清理和制止各种形式的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有关部门将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不落实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再结合最近各地防疫措施的调整,相信应该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变化,这和现在地产行业部分地区的“政策松绑”还是有些类似。加上,11月多国领导人相继访问中国,这里要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大前提也是疫情防控未来会做调整,这个道理相信大家应该都懂得。
整体来看,上周指数在4月低点附近迎来超跌反弹,形态上也有走出“双底”的迹象,虽然最终确认还需要一定时间,但至少这阶段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已经在大幅提升。上周有2天量能突破万亿大关,日均成交超过9000亿,明显是有增量资金在进场。在未来2个多月市场也是业绩真空期,叠加近期行业政策层出不穷以及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预期,中短线资金均进入到一个活跃阶段,因此,指数短期就算有回调压力,也应该是积极面对。
方向上可以参考政策支持与盈利增长的确定性:1)自主可控与转型升级:军工/通信/计算机(信创)/高端装备(工业母机、能源设备等)/医疗器械;2)新能源新材料:锂矿、钠电池、钙钛矿、复合铜箔等。3)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煤炭/养殖/种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