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圳,记者 周晓雅)讯,从“创下2020年4月以来新低”、“逼近历史低点”,到“刷新2016年以来新低”、“续创历史新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短短一周内上演了加速下挫的行情。
拉长周期来看,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已从去年年初高点回撤超50%。在此期间,“南下争夺定价权”的声音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市场”。不过,市场资金抄底动作仍未停止,多家私募在近期加大布局港股市场布局,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4.49亿港元。
此外,多只跨境ETF今年以来基金份额增幅显著,交银施罗德基金则在今日按下申购“暂停键”。公告称,因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QDII-LOF)境外证券投资额度接近上限,为稳定基金规模,追求平稳运作,自3月8日起暂停该基金申购。
在今日盘后的直播中,机构人士认为,当前港股市场已经出现估值底,从未来一到两年的情况来看,港股已达到较确定的中期底部,科技互联网有望率先见底。从上市公司回购情况来看,市场对港股的信心也较为显著。
“不要问港股哪天能见底”
随着本周一A股跟港股市场同时迎来“黑色星期一”,网友们的调侃声不断。某自媒体以26个“不要问”发文,感慨问题的答案要“去问问泽连斯基啥时候会投降”;还有网友则发出对港股投资者的“劝降书”。
港股市场的接连回调下,更多机构也在近期发声。
“当前港股已经出现估值底,在未来几个月将逐步出现盈利底。”在今日盘后的一场直播中,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认为,从往年市场表现来看,随着盈利底出现,海外资金、南下资金往往会逐步加大流入港股市场,从未来一到两年的情况来看,港股目前已达到较确定的中期底部。
不过,他也提及,在2022年,港股难有牛市,而估值修复的确定性较强,最快可能在二季度能看到港股行情的修复,今年更多的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投资机会,行业方面可以关注科技互联网行业、新能源、大消费、先进制造业等,随着互联网行业整体股价加速探底,可能会是港股本轮调整行情中率先见底的板块,投资者无需过于恐慌。
“现在互联网企业不能说是有泡沫,甚至可以说是估值很便宜。”他坦言,过去一段时间很多投资者在投资港股市场互联网行业的过程中,面临了较大的风险,但随着过去一年股价大幅杀跌,估值逐步进入到底部合理区间,随着未来监管等政策的边际变化,互联网板块新的投资机会正逐步孕育,短期在交易层面对股价波动继续保持警惕,随着新的催化因素形成,再考虑右侧布局。
他强调,一方面,从长期趋势来看,港股市场本身一定具有投资机会,可以找到长期实现市值大幅增长的优秀公司;另一方面,未来港股市场大概率还是高度分化的市场,且分化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随着新经济龙头企业、海外中概股的回归。
“在俄乌开战前,港股恒指尚站在25000点以上,是全世界所有主要市场中唯一在年内有浮盈的市场,但之后就单边下挫,目前年内跌幅接近10%。”前海开源基金表示,单边下跌更核心的原因是国际资本在全世界局势巨变时,优先选择新兴市场进行减仓,香港作为新兴市场的核心,又没有A股人民币市场在流动性上的优势,自然表现得有压力。
“但也要看到,以传统行业国企为主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年内依然有涨幅,反应了不同行业/公司表现的分化。”前海开源基金表示介绍,针对香港市场的投资策略一直是精选个股。自3季度开始,相对增持了在未来基本面更有潜力的个股,也降低了部分有政策压力或者长期投资前景出现问题的公司。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也认为,影响港股市场的核心因素仍是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回升,拉长时间看,海外投资者的关注点还是会回到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上来。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企业业绩,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是比较明显的底部阶段,去年以来港股市场受到多重负面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逐步缓解,情况有望明显改观。”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政策层面,“稳增长”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1月基建贷款增速较快,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政策也在释放暖意,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与政策主线也是稳定宏观经济,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提振经济的新举措推出。同时,上市公司的信心较强,正在加速回购,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1月-2022年2月港股回购的企业数量和绝对金额可能都是历史新高,上一轮回购的高点还是在2018年。
“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几乎所有的板块都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我们认为在此估值水平下,港股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板块投资机会方面,该公司看好基建和地产(央企为主)等稳增长板块,以及新能源、绿电运营商、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板块,其估值在低位,未来成长存在结构性机会,确定性较强,投资性价比较高。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由于香港市场资金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港股在恐慌时期,外资加速流出,波动往往更大;此外,新经济相关板块的相关政策收紧预期仍未消除,加上香港疫情尚未见顶,本地经济活动也受到冲击,整体形势较A股更为复杂,投资人宜谨慎以对。
但他们也表示,但港股不乏自身基本面良好,盈利增长确定性较高,以及受益于国内跨周期政策的相关标的在短期内遭遇错杀,中长期来看,也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逾七成跨境ETF份额增加
截至今日收盘,市场上58只跨境型ETF悉数收跌,其中,中概互联网ETF、香港医药ETF、中概互联ETF、港股消费ETF等多只跟踪标的涵盖港股市场个股的产品跌逾4%。
去年年初以来,恒生指数从高点下挫逾50%,恒生科技指数也处震荡下行。在此期间,曾经打响的“南下争夺定价权”口号声渐弱,现在提及港股,更多说的是“敬畏市场”。不过,随着年后港股市场一度翻红,市场资金抄底动作愈发频密。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年初以来仅有2只跨境ETF实现正回报。净值累计下跌的跨境ETF中,港股通科技ETF、港股科技50ETF、港股科技ETF、香港科技ETF、恒生医疗ETF等5只ETF跌超20%,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科技ETF、中概互联ETF、中概互联网ETF等则跌超10%。
虽然行情接连调整,但逾七成的跨境ETF在今年都获得市场资金增持,抄底意味十足。
其中,华夏基金旗下的恒生互联网ETF份额累计增加153.7亿份,是今年以来份额增加最多的跨境ETF。
值得关注的是,该ETF在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实现份额逾五倍的增长。去年1月26日,恒生互联网ETF成立,成立规模为75.55亿元。
随后不到一个月,恒生指数开始从阶段性高位回落,进入持续一年的震荡调整。不过,恒生互联网ETF份额却频频获市场资金增持,去年5月份,该ETF的基金份额突破百亿份关口,同年10月中旬增至200亿份,直至去年年底已超过300亿份。截至上周五,该ETF的最新份额为483.99亿份。
在基金份额节节攀升的同时,恒生互联网的净值接连下挫,截至上周五,该ETF的净值已跌破0.5元,为0.4836元。以该净值计算,该ETF的最新规模为234.06亿元。而截至今日收盘,恒生互联网ETF的场内成交价为0.468元。
跟随其后的是被网友称“中丐互怜”的中概互联网ETF。截至上周五,该产品今年以来基金份额增加85.52亿份;此外,恒生科技指数ETF基金份额增加51.18亿份、H股ETF基金份额增加29.63亿份、恒生ETF基金份额增加23.64亿份;恒生医疗ETF和恒生科技ETF基金份额增加10亿份以上。
除了已有产品的份额增加以外,多家基金公司也在今年悄然入场布局。Wind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华夏基金旗下的港股消费ETF、银华基金旗下的港股科技30ETF、招商基金旗下香港科技50ETF、华宝基金旗下的港股互联网ETF、易方达基金旗下的港股通100ETF等5只产品在今年相继成立,发行份额合计超16亿份。
多家私募看好
议论声的背后,各家机构对港股市场也存在分歧。近日,股神巴菲特发表的2021年致股东的信提及了对能源股的看好。截至2021年底,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中,比亚迪(港股)为第八大重仓股。早在2008年9月,伯克希尔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购买2.25亿股比亚迪H股,总金额约2.3亿美元,并一路持有。年报显示,巴菲特在比亚迪的投资上已赚了32倍,但2021年持该股数量不变。
第三大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瑞银(卢森堡)中国精选股票基金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月底,该基金大幅增持了腾讯控股,增持幅度达100%。与此同时,该基金减持招商银行H股、中国平安、港交所等金融股,减持幅度分别为7.04%、10.94%、6.8%,而网易、阿里巴巴等持仓未变。
至于境外中概股的布局,连续几个季度减持后,投资机构贝莱德在2021年四季度增持了阿里巴巴ADR,增持幅度高达116%。同时,贝莱德还买入了36万股的阿里巴巴看涨期权。
千亿私募景林增持了近20万股的阿里巴巴ADR,增持幅度达182%。景林还新买入139万份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WEB),价值5068.50万美元,是景林增持第二多的标的,其中阿里巴巴为其前五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