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美元,A股总市值达555亿元

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刘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A股市场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十年,A股市场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间,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化,注册制等关键性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广度深度持续拓展。A股市场总市值从2012年末的22.88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7月末的82.63万亿元,增幅达261.1%,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资本市场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A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沪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A股共有上市公司4844家,总市值达82.63万亿元。其中,上交所上市公司2099家,总市值47.61万亿元;深交所上市公司2641家,总市值34.83万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104家,总市值0.19万亿元。

回望2012年年末,A股总市值仅为22.88万亿元,其中沪市15.79万亿元,深市7.09万亿元。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计2472家,其中沪市944家,深市1528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16日,A股总市值一度升至99.68万亿元,达到历史峰值。

A股市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资本市场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这十年,随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出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A股市场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由改革而带来的新股数量迅速增长,成为A股总市值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统计,2012年年末至2022年7月末,累计有2489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中,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历史高峰,为524家。今年以来截至7月末,新增上市公司达205家。十年来诞生了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一批新的大市值公司。

而以科创板为突破口试点股票发行注册制,并稳步扩展至创业板,探索建立了“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项市场化安排”的注册制架构,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从科创板角度看,历经三年发展,科创板市值规模已十分可观。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总市值仅为5293.39亿元;2019年年末,7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为8637.64亿元;2020年年末,21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升至33490.72亿元;2021年年末,37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6305.56亿元。

从创业板角度看,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至2022年7月末,新增上市公司308家,新增公司总市值达2.58万亿元。相较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之前,不论是IPO新增总市值还是IPO公司数量,都有明显增加。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实行注册制增加了新经济企业上市的可能性,一批具有科创属性、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新经济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同时也促使A股市场总市值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北交所方面,自2021年9月份成立以来,按照注册制路径谋求上市的公司数量稳步、有序增加。截至2022年7月末,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累计104家,总市值达1887.60亿元。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总体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支撑起A股总市值增长。统计显示,2012年年末,全部可比的2369家上市公司(已剔除期间退市的103家)总市值为22.34万亿元,截至2022年7月末,总市值增至52.25万亿元,累计增长133.89%。

从企业盈利能力看,这十年,上述2369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和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以来至2021年的年报可比数据显示,上述2369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和从1.82万亿元增长至3.49万亿元,增长91.76%。

同时,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增长也受到市场活跃度的积极推动。尤其是2021年,A股市场创下了14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元的历史纪录。

十年来,A股市场自然人投资者突破2亿大关,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自然人投资者开户数已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5亿个,非自然人投资者开户数是46.80万个。而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原有统计口径,截至2012年12月28日,沪深两市期末A股账户数为1.68亿户,期末休眠账户数为3018万户。

电力设备行业爆发式增长

跃居市值占比榜单首位

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2012年年末A股总市值占比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银行(20.4%)、非银金融(8.32%)、基础化工(7.04%)、房地产(5.37%)、医药生物(5.3%),除银行业外,其他行业占比差距并不大。截至2022年7月末,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以10.29%的占比跃居榜首,紧跟其后的是医药生物(7.91%)、银行(7.90%)、食品饮料(7.47%)、电子(7.12%)。

“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容纳了较多科技含量高的上市公司,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在稳步推进,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从电力设备行业来看,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行业在十年间上了一个大台阶。据统计,2012年年末至2022年7月末,该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从136家增至308家,累计总市值从0.57万亿元增长至8.51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期间,恩捷股份、璞泰来、宁德时代、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电力设备行业相关的中高市值公司陆续登陆A股。

电力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同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密不可分。2012年以来,正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时期,相关支持政策接踵出台。如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四大行业与电力设备直接相关。

2015年起,电改启动;2016年,充电新国标出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补齐能源等领域短板,加快推进跨省跨区输电,优化完善各省电网主网架,推动实施一批特高压输电工程;2020年,“双碳”战略及“十四五”规划推进,我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政策利好不断。

从各行业近十年总市值增长幅度看,电力设备行业以13.55倍的惊人涨幅领跑,电子行业(11.00倍)紧随其后,位居第三的是国防军工行业(6.32倍)。

高市值公司集中在京粤沪

前五十门槛提高至1873亿元

从地区来看,2012年年末A股市值前五十的公司分布在全国14个省份,其中多数集中在北京、广东和上海。截至2022年7月末,市值前五十的公司分布在16个省份,市值门槛提高至1873.01亿元。其中新上榜的省份包括河北、山东、陕西和云南,有两个省份的上市公司退出市值前五十之列。

“市值前五十的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中新增加了陕西、云南,这是我国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体现。”郑磊表示。

从高市值公司数量分布来看,北京、广东、上海位居前三。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高市值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绝对值都名列全国首位。截至2022年7月末,北京拥有市值超千亿元上市公司32家,总市值合计95822.94亿元。其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三家总市值合计29327.42亿元。

广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批国内建设者和国外投资者,加速了当地上市公司的发展。截至2022年7月末,广东拥有市值超千亿元上市公司24家,总市值合计58595.79亿元。其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招商银行、比亚迪、中国平安,三家总市值合计17605.87亿元。

截至2022年7月末,上海拥有市值超千亿元上市公司11家,总市值合计18557.87亿元,近半数分布在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其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东方财富、金龙鱼、浦发银行,三家总市值合计7554.75亿元。

奋楫笃行,前景可期。展望A股市场未来,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稳步推进,势必将为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核心资产,释放更多市场机会。从A股市场近年来总市值不断靠近我国GDP总量的走势看,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值得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美元,A股总市值达555亿元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