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四重底「A股四重底之资本底初现」

 

       为什么这样看?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是重要的行业政策,政府给出政策之后,反映到经济基本面或行业基本面都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滞后性通常需要三个月。所以政策给定的当口股市会有一些反应,但往往持续性很差,因为市场大多数人还有怀疑,机构做出应对的动作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当“政策底”出现之后,我们期待“经济底”,就是等待经济的“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这对股市的激励作用一般都是实实在在的。

       其次是“货币底”。按理说,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通常应当伴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但从中国当下的情况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十分“含蓄”,甚至不易察觉。比如,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纲”之下,货币政策的提法依然是“稳健”。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解释过:历史上,稳健货币政策的招牌下,宽松、中性、紧缩都执行过。那该如何理解当下的“稳健货币政策”?所以,必须予以专项观察,要看到货币政策实实在在地发生转向。原因是:对股市而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说股市“金钱不是万能的”,是因为它需要通过有力的监管、市场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强化投资者信心,但无论如何,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一点毫无疑问。

       最后就是对“资本底”的观察。货币投下去了,但是不是可以引发“储蓄向资本的转化”?不一定。这个要看当下的市场利率水平。如果存款、债券、银行理财或货币基金等相对固定的金融投资收益率较高,比如当下,中国无风险收益率高达4%以上的水平,那它所对应的股票市场(蓝筹股)平均市盈率水平最多12倍。除非那些预期高成长的行业估值会被推高。所以说,2009年7月之后,中国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不断攀高,恰恰是中国股市盘跌5年的关键所在。

       现在,情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而核心动力就是中央、国务院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压制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但目前效果尚未充分显现,而能看到的事实是:中国“无风险套利”收益率已经从今年年中的7%以上,回落到4.5%左右。但这样的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对股市而言仍显过高。

       导致目前“无风险收益率”过高的关键在于“以同业存款作为投资对象的货币基金大规模膨胀”,中国“金融空转”过于严重;而导致“金融空转”的关键原因是央行执行了两套“基准利率”标准。一套是其给定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体系;一套是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两套标准不一致。央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控制标准远高于储蓄存款的利率标准。这种“双轨制”为市场投机者留下了巨大的“制度性套利”空间。现在看,这个套利空间至少还有200个基点。

       尽管如此,现在还是看到了一些下压的动作。比如,SHIBOR一月期、三月期、六月期和九月期利率已经全部向下调整,虽然幅度还尚显不足。另外,央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压制14天期的货币利率,这些都是一些积极的变化。也正因如此,我们认为,股市“资本底”已经初现——初步显露,而不是彻底显露。

       但我们坚信,这个过程还将持续,直至资本大规模流向股票市场,这应该也是中央希望看到的结果。而总理关于“年底之前必须把融资成本降下去”的指令,显然也不仅仅针对信贷市场,同时自然包括了“股市上涨的要义”。理论上说:贷款利率越低,股价就会越高;股价越高,企业融资成本越低。两者相辅相成。

       但是投资者需要明白,市场乍暖还寒。今天的市况已与5年前完全不同。第一,市场层次多样,资本选择余地加大;第二,全流通基本已经实现,股市流通盘今非昔比;第三,市场已经增加了做空机制;第四,A股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国内市场”。这四大变化决定了投资者需要对中国股市的历史经验进行重新考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底部四重底「A股四重底之资本底初现」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