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国际宏观环境之下,大宗商品领涨大类资产,全球股债双杀。那么,即将到来的2023年将会如何演绎?
12月15日,在申万宏源2023投资战略年会上,申万宏源证券总裁杨玉成认为,相较于外部形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来自于房地产与疫情,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也有所加大,但宏观政策迎难而上、主动应对。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精准施策、有效举措的带动下,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和大力提振,给予了正面的积极反馈。
对于2023年全球资产该配置,申万宏源研究全球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宏观供需格局经历再平衡,大类资产表现也将逐步经历再平衡的过程。从全年预期回报来看,权益>债券>大宗商品,未来3~6个月超配美债、黄金;6~12个月超配新兴市场。
就A股市场而言,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2023年A股行情将呈三阶段推演:一是春季躁动(政策表述期),下行风险可控,政策预期从“托底”到“进击”;二是两会后(景气验证期),A股仍需震荡磨底;三是二季度之后,疫后恢复兑现,足以支撑一波行情,但新增长点的线索并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级别。
“预计2023年内中国总量需求修复较为温和”
回顾近一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杨玉成称,发达国家普遍因消费需求显著大于供给能力而陷入高通胀螺旋,俄乌局势更是加剧了通胀风险,也因而触发了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欧美央行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度导致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大幅冲高,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较大的外溢风险。我国经济的韧性较强,政策空间足,前三季度GDP增速3%。
申万宏源研究宏观首席分析师秦泰也认为,地产难以期待大幅反弹,基建、制造业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都不同程度地将有所弱化,仅依靠低基数下消费的温和反弹,难以推动实际GDP增长恢复至5.5%甚至更高水平。
“只有政府部门大幅扩张财政赤字格局,拉动一般预算赤字率至3.3%以上,并考虑通过个税减税等方式,有效改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预期,才有望促进2023年实际GDP增长5.0%或更高,并且同时可以获得优化的经济结构。而货币政策预计将以中性偏松的操作方向予以配合,降准置换MLF可能是贯穿2023年传导效率最高的操作方式。”秦泰同时称。
秦泰预计,2023年1~4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3.2%、6.4%、4.4%、6.0%。
在杨玉成看来,未来是高科技、医疗、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具有新经济特征的新时代,也是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时代性的投资机会接踵到来,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巨大优势。
2023年预期回报:权益>债券>大宗商品?
“回看2021年~2022年,大宗商品连续两年领涨大类资产,而沪深300、恒生指数等权重股指连续两年排序靠后,各类资产风险调整后收益连续两年低于历史均值水平,2023年风险调整后收益边际向上修复的概率正在增加。”金倩婧称。
对于权益类资产方面,金倩婧预计,2023年权益市场回报率较2022年边际改善。由于基本面变化并非一蹴而就,依然需要注重年内的战术择时。节奏上看,上半年权益市场仍有一定波折,下半年趋势性回升的概率相对更高。从风险调整后收益看,港股>A股>美股。
其中以A股市场来看,傅静涛认为,2023年A股行情将呈三阶段推演:一是春季躁动(政策表述期),下行风险可控,后续政策预期发酵有望由点及面,由托底到进击。二是两会后(景气验证期),全球经济衰退主导A股基本面回落,周期项改善的方向非常稀缺,A股仍需震荡磨底。三是二季度之后,以中国居民适应新防疫措施为前提,要持续则依赖于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疫后恢复兑现,足以支撑一波行情,但新增长点的线索并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级别。
2023年A股结构选择上,“两会前政策布局期,围绕着政策催化选结构,疫后恢复首选医疗基建,大安全首选信创,地产链首选房地产和建材。中期景气验证仍是核心,计算机和消费核心资产基本面验证更确定的方向。随着地产恢复的验证,地产链投资将扩散到家电家居和银行。新老能源周期未结束,只是需要等待周期项改善验证,新能源2023年Q2回归,老能源2023年H2回归。”傅静涛称。
落实到A股盈利预测上,傅静涛认为,对2023年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预测是1.3%,节奏前低后高。风格上,价值相对成长(沪深300相对创业板指)的基本面趋势占优,小盘相对大盘(中证1000相对上证50)的基本面趋势占优。疫后恢复、地产链和计算机是2023年业绩困境反转弹性较大的方向。
另外,关于固收类资产方面,金倩婧预计,2023年一季度美债利率高位波动,停止加息信号明确后美债利率将明显下行。国内稳增长政策托底下,国内利率将逐步走出低谷,叠加当前国内外利差依然较大,10年期国债利率波动中枢上行,核心波动区间2.8%~3.1%。信用债层面,更看好实际违约风险较低的中高等级的城投债,产业债基本面恢复相对较慢,保持相对谨慎。
大宗商品与另类资产方面,“欧美衰退风险尚未出清,中国疫后弱复苏的假设下,大宗商品需求侧仍面临下行压力,建议整体保持低配,相对看好黄金。未来12个月大宗商品内部排序,黄金>有色金属>农产品>能源。”金倩婧预判道。
申万宏源主账户资金如何转到副账户银行卡取出
申万宏源主账户资金转到副账户银行卡上,需要以下两个步骤:1、首先要到证券公司和银行办理第三方存管;2、完成之后,然后再打开股票账户,点银证转账,选择银行转证券,输入金额和银行卡取款密码,确定就可以了。拓展资料: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一家从事投资管理、股权交易的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投资管理,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法定代表人陈亮,董事长李剑阁。2015年1月26日,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至此,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这场证券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市场化并购案完成。证券简称为”申万宏源”,证券代码为”000166″。申万宏源总市值已超过2200亿元,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企业荣誉:2020年1月11日,”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榜单”发布,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46位。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根据规定证券公司可以划分为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其中A类AA级的证券公司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光大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泰证券、国信证券。总资产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营收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证券市场不仅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而且还是联系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的桥梁。当前,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证券的“无纸化”,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实物形态的证券,体现了现代与传统概念的巨大差异。证券具有财产性权利、流通性权利、收益性权利和风险性权利这四大凭证,其次它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质的行业,与股市息息相关。股市行情的好与坏,都会间接对证券产生影响,因此,证券还有“牛市发动机”的称呼,当市场行情情绪好转将会带动证券行业上涨。
申万宏源证券牛市是哪一年?
如果以上证综合指数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判断股市已经进入牛市。自9月底以来,该指数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0%,并创下1月份以来的新高。但如果以沪深500指数为样本,该指数同期的涨幅仅为7.6%,远低于上证综指。更糟糕的是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不到2.8%。毫无疑问,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失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发生在去年11月以来,当时股市的反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样一种预期的支撑,即随着房地产调控收紧,资金将重新流入市场。事实上,这种预期并没有产生增量资金,而且增长幅度也有限制,所以到10月底,沪深股市都出现了横向波动。但在11月,上海股市在“前缀”突然启动,加上自身权重较大的优势,轻松推高了上证指数。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序”股,深证成分股走弱,创业板交易中心开始下行。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股票市场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一方面,上证综合指数在上涨,另一方面,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虽然不会发展成“28现象”,但天天涨少跌多的格局,不仅使市场缺乏财富效应,而且对市场情绪形成了一种打击,很多投资者感到难以跟上。
目前这种结构性失衡市场出现的原因,我们认为是部分保险资金的介入。与一年前相比,保险资金肆意筹集了一些一线和二线蓝筹股,并表现出不同的收购和持有意愿,近期保险资金在一些非金融权重股上大做其事,且购买力度更大。虽然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风险信息和难以理解这样的操作意图,但不管怎么说,当连续大规模购买如中国建筑(601668)这种自由浮动的数量不是很多股份,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强烈的市场反应,股市大幅上涨,拉动相关指数上涨的同时,也导致了结构性失衡的出现。
可以肯定的是,被拉回的“中盘股”的绝对价值一般不是很高,而且或多或少都有故事可讲,所以他们的上升趋势对市场来说不是不可接受的。但在没有增量基金参与的情况下,存量基金被吸引到少数“前缀”股票上,必然会导致其他股票的下跌。不过,这种下跌并非完全不合理,其中一些股票的估值确实偏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蓝筹股票,被分配的故障现象和地方,传统行业股市上涨,与成长型股票暴跌色彩,恐怕,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市场模式,至少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目标,很难说都是积极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当前权重股强劲和市场结构失衡的市场,投资者需要谨慎,不能轻易得出“大牛市”即将到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