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生理上的差异是很小的,智商上的差异也不会太大,但投资股票的结果却有天壤之别。面对同样的股市,有的人赚得盆满钵盈,有的人的钱却越炒越少;这是为什么?
在实战当中,当第一个博弈量能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观察的是这些博弈多头资金什么时候才出现第二次进攻,而此时的第二次进攻,就是我们同时的介入点,此时我们就称为量能突破。
当然,在量能突破的同时,更多的情况在K线图上显示的是平台突破。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后量超前量,导致量能平台上移的标准图形,而每次的放量突破,都是一次较好的实战介入点。
在这个动态的量能平台中,在后面的突破过程中,将会出现几种量能形式突破:
A 横盘式平台突破型
这是平台突破的最常见一种方式,此时一般我们要求量能的放出应该是在建立平台的时候放出,而建立平台后应该以缩量方式运行,此时的量能平台突破就是有效和有力度的。
B 强势横盘调整突破型 强势的股票经过一段放量上攻后,会出现短暂的调整,此时的调整周期短,幅度小,此时出现的量能再次突破,将是强势追涨的又一介入点。
C 反转量能突破型
在我的概念里面,平台突破不仅仅局限于一段时间的横盘,而一天的放量,同样可以出现量能突破,此时狙击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赢利。
由于此时的量能突破在K线形态上并不属于横盘状态,仅仅是一天行情的量能平台突破,在突破时就有两种方式突破:缩量和放量。突破前期反转量能,如果呈现缩量状态,则表示第二天参与到量能博弈的多空双方都开始减小了,此时应该表示的是昨日参与的博弈多头已经能很好的控制盘面了。此时的个股一般具备波段行情,而不是井喷反转行情
由于井喷行情运行时间短,所以必须短期内快速发现行情,并捕捉它,才能赢取快速行情!此时我们一般是当第一天放出量能后,在第二天必须继续放量,如果出现缩量情况,则缩量调整时间不能超过2个交易日,此时的放量突破则会出现井喷性质。
此时的井喷量能平台突破,大部分情况下都要后量超前量。由于量能的不断放大,新的博弈资金不断介入,从而才能掀起主升浪潮,而真正的主力才能全身而退。
识别是否有效突破的秘诀
有效突破的定义
突破是在技术分析上所用的一个术语,指价格升破阻力位通常是前一高位,或跌穿支撑位通常是前一低点。价格突破后将形成新的趋势。而有效突破,则是股民常说的,但又很难说明的一个词。
一、90度角突破,量能定真假
如下图,该只股票经过长时间箱体震荡后,突然以接近90度的角度强势拉升突破颈线,同时成交明显放大,而后连续几天,成交量缩小且持续时间大于一周,可以判断为假突破。原理是像这种强势突破的个股,在重要位置时量能是不能缩得太过分的,一般以突破时量能的二分之一分比较标准,小于则假突破概率大,大于则有效突破;另外还有一个参考因素,那么就是突破后的调整时间,一般来说像这种强势突破的情形,调整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一周时间,调整越久,就越失去强势的基因,也正验证了“夜长梦多”一说。
二、通过龙虎榜识别真假突破
如闽东电力 2016-10-13 的龙虎榜,从榜上我们可以看出,买一、买二都是有名的一线短线游资,这种游资持股时间很短,因此,看见这种突破就不要跟进去了。这是因为市场上有部分游资常制造突破形态,让市场以为该股票要启动、突破进入主升浪,从而吸引市场跟风盘,以实现自己的高抛目的。
三、缓慢推升突破,量价配合为有效突破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往往出现在调整时间(一般3个月以内)较短的底部,其原理是主力通过拉升的方式吸筹,表现出来的是涨时放量,跟时缩量,一段时间来看,股价突破了前面底部并形成趋势。这种情况的突破是可以跟进的,但是一旦趋势坏了,要及时止损。
为什么周线突破后股票可以快速,持续的上涨呢?
1、在低位时买入的筹码在股价上升进入周线突破阶段时已经获利丰厚,抛盘凶猛;
2、前期在高位买入的筹码经过长时间下跌,进而随大市反弹或者说是上涨进入周线突破阶段,解套盘的抛压沉重;
3、周线带大量突破之时,市场已经将获利盘,解套盘的所有抛盘全部吃尽;
4、敢于吃进所有筹码的主力庄家无疑有非凡的资金实力;
5、该股票一定有已经公开的或者是鲜为人知的重大利好或题材;
为什么说一定要是周线突破而不是日线突破呢?这是因为:
从直观的来看,日线在高位时,周线往往还在长期走势的中位甚至是低位。分析周期的不同,我们所看到和感受的视角就不同。
日线是股价每天上下震荡后一天的波动的反映,如果我们只是看每日的股价涨跌,不能准确判断进一步的真实的走势。因此要从更长的周期把握股价的走势,还得应用周线图来观察。一般来说,在周线图上,我们可通过观察周线与日线的均线排列,K线组合共振寻找买卖点。周K线是指以周一的开盘价、周五的收盘价、一周最高价和一周最低价来画的K线图,反映的是股票一周买与卖方拼杀的结果。
日线往往上蹿下跳由于容易产生太多杂乱的信息而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的中长期趋势,周线往往可以真实的反应市场的中长期走势。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策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