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忆起来,
当年入市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
实在是想不起来为什么会进来。
偶尔想起来的一些原因:当时有个同事中午经常一起吃饭,
然后就聊到了我们的工作是否会、
是否可能就这样一直的干下去,
跟大家说下我们的从事互联网IT工作的。
都是互联网行业是比较累人的,
也是吃青春饭的,
到了30多岁以后就是精力跟不上,
脑袋也没那么灵活了,
这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比高铁都快,
真是跟不上。
打个比喻:如果你一周不看相关的技术内容,
那就相当于落后了同行几个月的。
这个描述是有些夸张,
但是也反应了IT技术的发展速度。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但对于80后来说世界是90后和00后的。
如果作为80后的你换工作去面试,
那面试你的基本上会有80%的几率是90后面试你。
不要感叹,
这个世界是一直变化的,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所以那位同事就一直字寻找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式方法,
但也不外乎就那几种,
其一:去XX银行(违法的事情不能干啊)其二:做生意(本钱都没有,经验也没有)其三:通过炒股票(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会选择这个?太多想通过股市一夜暴富了吧!)。
于是乎,同事几乎总是把精力放在股票研究上。
但结果好像也没赚到钱,亏了不少,
大概是在2013年的样子。
那时候我也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了。
但还是没有那么深入,
也就是了解了一些皮毛的东西,
感觉这个不靠谱,
玩玩还可以,
但不可以作为主要职业去做。
到了14年,
同事离职去了其他公司,
就慢慢的没怎么联系,
后来聊天他告诉我说不再看股票了尤其是A股,
纯粹是骗人赌博的赌场啊,
转而研究外汇去了。
在公司的工作也没什么大的压力,
酒足饭饱就不想干别的,
随意的在网上乱逛。
X浪网打开后看见有一则广告就鼠标无意点中就进去了,
就是A股收益大赛。
于是顺着就去开了一个模拟账户玩玩,
不知道怎么选股,
不知道什么是技术面、
基本面、
多少倍PE啊这些比较专业的术语,
心想这也太复杂了。
但是后面就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去看资料,
没有头绪。
这一时间大概是在14年年初,
那时候券商都拥抱互联网,
实现了网上开户,
我当时就抱着玩玩的态度去开了户,
投了大概有1000多块钱在里面。
也不知道怎么选的股票,
找了一只股票–申能股份。
记不清是13年还14年有一天的指数跌倒了1990左右,
但不知道那是什么概念,
后来了解到那时候是一个黄金坑啊,
14年后A股指数就缓慢的到了启动点,
到了15年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上班后打开手机的行情看申能股份,
这股票怎么回事儿? 总是一分两分的涨跌,
毫无意思的,
后来就卖掉了。
赚钱心切,
又随意的买了另外的几只 国机汽车、
盾安环境、
都是亏钱出局。
这里面的心态就是要买入后就要赚钱,
否则股市风险这么大,
亏钱心里总是有很大的挫败感。
到了14年的后半年,
股市开始大涨,
但是自己手里的票怎么也不涨,
心急。
看着指数暴涨,
就没了耐心,
换股,
总是两边打脸。
就是那种一买就跌,
一卖就涨。
当时总是有新股上市,
消息一出来,
第二天马上大跌。
后来才知道是有打新股这么个事情在里面。
急涨急跌是经常遇到的事情。
总是踏错了节奏。
后面接触了一个经常在股市里面混迹的老师:股市剑客。
后面就经常听他的筹码理论,
通过学习这个理论后面也选了一些股票,
比如:杭氧股份、
陕鼓动力等,
行情波动较大的时候,
安然不动,
一直持有到了15年牛市的后半截,
一万多块钱收益,
但是到了后面暴跌的时候,
天天跌停,
天天跌停啊,
搞不明白顶是怎来的,
经常有新闻说要暴涨到1万点。
经常吃早餐的那家小餐馆的老板都在说股票赚了多少钱,
几乎全民皆股。
然鹅后面的暴跌我也都一节不落的参与了,
前后持续投入了10万块,
到后面也就剩了6万块出来。
这就股市小白的惨痛经历,
学费好像是交够了。
从15年牛市之后一直到今天我账户从未空仓一天,
都是再玩差价,
慢慢降低成本的过程中,
也学习了很多的股市的知识。
认识了很多的老师,
学习的过程,
突然恍悟的那种感觉很好。
稀里哗啦的写了这么多文字的流水账,
也还是那写经常被人拿来说道的方法送给初入股市的小白们,
也适用于任何行业,
不管工作和生活:学习要持续的进行,
并且加以实践,
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虽然不会太好,
但绝不会hin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