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家上市猪企已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养猪“四巨头”业绩出现分化态势。牧原股份(002714.SZ)业绩大幅增长;正邦科技(002157.SZ)预计亏损超百亿;新希望(000876.SZ)续亏,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温氏股份(300498.SZ)实现扭亏。
四巨头两极分化严重
牧原股份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82%~102.79%。
对业绩变动原因,牧原股份称,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司生猪销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销售生猪6120.1万头,同比增长52%,同时,全年公司生猪销售均价同比有所上涨,经营业绩上升。
温氏股份盈利规模不及牧原股份一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5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温氏股份方面表示,2022年度,公司生猪销售量及价格同比上升,同时生产成绩提高,养殖综合成本下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
从温氏股份公告的数据看,其肉猪销售量也明显少于牧原股份。2022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790.86万头,同比增长35.49%,毛猪销售均价19.05元/公斤,同比增长9.55%。
与此同时,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在2022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新希望仍处于亏损中,但较上年业绩有所回升。新希望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1亿~6.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5.73%~93.64%。
对业绩变动情况,新希望解释称,2022年度,公司出栏生猪1461万头,较同期增加46%,成本端饲料原料价格虽连续上涨,公司也持续在种猪配种、产仔,育肥猪料肉比、成活率,非瘟防控等方面工作中提升管理水平与生产指标,使得生猪养殖成本下降明显,并叠加下半年生猪行情回暖的有利因素,使生猪养殖业务大幅减亏。
正邦科技预计2022年亏损110亿~1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8.2亿元。正邦科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此次亏损的原因。
首先,受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以及公司整体资金及出栏战略影响,正邦科技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较上年均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仔猪销售方面,正邦科技称公司受撤场淘汰怀孕母猪的影响及公司资金不足影响后续育肥,仔猪压栏导致仔猪死亡率偏高;商品猪销售方面,公司资金压力巨大,为快速回笼资金,肥猪提前出栏导致均重严重偏低,导致育肥阶段料肉比、存活率等饲养成绩较差。
此外,大额费用支出、减值准备计提、饲料板块利润亏损因素同样对正邦科技的利润造成影响。
近20年“最特殊”猪周期表现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猪价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一季度猪价处于低位,二季度开始走高,7月以来行业基本进入全面盈利状态,至12月下旬再次进入亏损。
对此,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笔者,2022年的猪周期表现和过去近20年都有所不同,似有在一年内走出“小周期”的态势。
但冯永辉指出:“表面上看2022年走了一个小周期,但这里有多重因素影响,不能拿最终的价格表现来总结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小周期。”
过往来看,一般3年到4年可以视为一个猪周期,生猪产能在这个期间内从不足转为过剩,再从过剩转为不足。“但从源头看,从后备母猪到肥猪出栏、供应,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一生物周期是自然规律,不会根据人为因素改变,所以理论上说不会有一年以内的产能变化周期。”冯永辉解释道。
冯永辉认为,2022年产业走势仍符合以往猪周期的规律,只是年内发生的行业外的突发事件影响了整个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导致价格波动。
就几家上市猪企巨头的业绩表现而言,冯永辉认为各企业的生产节奏和相关规划、成本控制能力、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业绩的分化;正邦科技“踩错周期”是其亏损的主要因素之一,牧原股份可能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如冯永辉所说,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2019年国内生猪存栏量下滑,生猪价格因此上涨并创历史新高,正邦科技因此在2019年业绩大涨。尝到甜头的正邦科技在2020年激进扩张,但随着猪周期探底,正邦科技2021年大幅释放产能、出现深度亏损,同时还陷入流动性危机。2022年正邦科技大举借债,债务成本侵蚀利润的同时,经营也未见好转。
“正邦科技在盈利的时候就扩大规模,刚好亏损的是释放产能,所以这就是踩错点的问题,其他部分上市公司也有类似情况。”冯永辉表示。
对2023年的猪价走势,冯永辉预计:“2022年年中猪价高位时增加的母猪产能会在2023年释放,同时需求也会回升。如果回升表现好于2022年,那么价格表现可能更好。但总体来看,2023年也会是猪价剧烈波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