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人类不再对市场发生的事情负责,因为现在是电脑在作出一切决策。”

——《高频交易员》的作者Michael Lewis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在美国,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并不是由人类执行,而是电脑程序,它们能够以毫秒计的速度,每天在市场中下达数百万计的订单。

高频交易让做市商和最大型机构参与者可以借助算法和数据下达大量的交易指令,从而不断积累利润。

不过,“竞争会减少利润”的经济学规律仍然在发挥作用,高频交易的利润率已经变得越来越微薄,且交易空间也渐趋狭窄。

2018年高频交易的收益比十年前的最辉煌时期减少了近86%。随着压力持续增加,高频交易者开始寻求缓解情况恶化的方法,并掀起了行业整合风潮。

什么是高频交易?

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大型机构使用自动化交易平台的算法程序追踪多个金融市场,并执行大量交易指令。高频交易可以让那些利用相关技术的机构获得显著优势。拥有强大功能的电脑甚至有助于发掘全球金融市场的新趋势和抢先执行交易。

高频交易和进行高频交易的公司有以下公认的特性:

1. 交易执行量极其高

2. 交易指令快速取消

3. 持仓时间极短

4. 每个交易日完结时并无持仓

5. 每笔交易利润率微薄

6. 使用数据馈送及邻近服务

7. 自营交易(银行等机构为自身利益进行投资,而非代表客户)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高频交易存在的原因

高频交易可以让大型机构获取到一个微小但却有利的优势,反过来机构的高频交易为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

高频交易系统能够产生天量的订单,为市场流动性做出了贡献,作为回报,他们从交易中获取利润优势并赚取价差。

高频交易的性质满足了交易双方的需求。机构方可以获得某种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交易量的基础上。他们每笔交易的收益十分微薄,因此必须完成大量的交易才能够真正获利。当然,大量的订单反过来又能确保足够的流动性注入市场。

值得留意的是,相关公司拥有两大直接的收入来源:其一是赚取提供流动性的价差,其二是透过交易场所提供的折扣交易费使其市场对高频交易者更具吸引力。

高频交易:价差与流动性

价差与流动性息息相关。拥有较高活跃度的市场价差较小,而交易量较低的市场则倾向出现较高的价差:价差即资产所报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差额。

以外汇市场为例,它每日的交易量超过5万亿美元,被誉为全球流动性最高的市场。这种惊人的交易量意味着市场可以提供较小的价差,如果交易者想要获取可观的利润,那就只能执行大量的交易。正因如此,多数投资者在外汇等高流动性市场中通常会选择使用杠杆最大化交易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持仓,如果不使用杠杆,投资的价值就显得微乎其微。至于流动性较低的市场,价差一般会较大。

高频交易是否合乎道德?

相比小型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高频交易为大型机构带来的优势显然会引起人们对高频交易在道德和公平性层面的质疑。除此之外,散户投资者还需要与表现远胜于人工交易的算法进行竞争。

部分人还质疑高频交易者为换取收益而提供的流动性服务并不如预期般好,因为高频交易的运作速度可以在一瞬间完成资金流入和流出,这种情况很难让其他投资者从中获利。

高频交易规模有多大?

美国一直都是高频交易的主要中心。自2008年以来,美国每年的高频交易量至少占到美股市场总交易量的一半,2009年更是达到顶峰60%的水平。但后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高频交易的占比开始下滑并连续三年停滞在50%,直到2016年该占比才重新开始升高。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来源: TABB Group, Deutsche Bank, ResearchGate

高频交易在欧洲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确切来讲,高频交易在2006 年才开始出现在欧洲,而当时这种交易模式已经占据美国股市交易量近25%。

尽管如此,大西洋两岸的高频交易量仍然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欧洲高频交易的顶峰发生在美国顶峰的第二年,也即是2010 年,此后两者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为什么高频交易的收益会缩水?

高频交易产生的收益与交易量在同一年达到顶峰,但2009 年后前者的下降幅度更大。根据顾问公司TABB Group 的估算,8 年间美国高频交易者从股市所赚取的收益由72 亿美元高位崩塌式下跌至2017 年的10 亿美元以下,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来源: TABB Group, Deutsche Bank

高频交易收益在过去十多年间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竞争加剧、成本增加和波动性下降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从收入和成本的角度来看,高频交易公司受到了压力。此外,他们的运作方式要求每天需要完成数以百万计的订单方能彰显出交易价值。

Rosenblatt Securities 的投资银行家Vikas Shah曾在《金融时报》表示,高频交易者实现有效运作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交易量和波动性。

高频交易运作的速度意味着每一纳秒都很重要。算法交易是基于当前科技处理速度的零和游戏,当所有投资者都以相同速度进行交易时,高频交易的优势就会消失。

对于本已十分昂贵的设备而言,这一点不但凸显出每项细微更新的重要性,而且算法交易需要用到的重要数据价值也成倍上升,通常这些数据必须从交易场所获取。

“主机托管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指交易公司租用交易场所的数据中心或伺服器空间直线连线交易所,以便即时接收价格变动及其他数据波动信息。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统计资料,主要交易所收取的主机托管费用在2010 年至2015 年期间上升了两倍或三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交易量下降时,交易所会依靠其他来源增加收益,如出售数据,但数据成本上升又是高频交易成交量下跌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最微小的优势,交易公司也会想尽办法将营运地点设立在最靠近数据中心的位置,这样他们才能减省经由互联网传送资料的时间并取得竞争优势。这一趋势最终促使新型基础供应商的崛起,他们旨在利用最快的布线连接交易场所和高频交易者。无论是采用哪种策略,高频交易的成本无疑已经上升并最终导致吸引力下降。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高频交易与暗池交易

考虑到数据对高频交易的重要性以及这类数据成本正在上涨的事实,暗池的影响变得不可忽视。暗池通常是指专门的交易市场或平台网络,它可使机构交易者进行大宗交易而无需向公开市场公布交易详情,这也意味着通过暗池进行的交易绕过了高频交易者建立算法所使用到的数据的服务器。

暗池是有争议的。一方面,有人赞成暗池交易,因为最大的参与者可以在不扰乱或干扰更广泛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进行大宗交易。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它们为公司巨头提供了一种仅在他们之间进行交易的方式,而其他所有人对此毫不知情。

这类交易并非新鲜事物,从1960 年代起就已经存在,虽然从这些交易所出来的数据并不多,但是交易量据称有所增长,而公开市场的高频交易却出现下滑。究其原因,暗池提供了进行大宗交易但不会引起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能力,相应地高频交易者在公开市场进行大宗交易的机遇减少,并不得不转向成交量较低的交易。除此之外,过往因高频交易而引致的“闪电崩盘”或价格急剧波动进一步推高了暗池的吸引力。

高频交易的监管

美国推出的全美市场系统规则(Reg NMS)被认为是2005年以来高频交易领域最重大的监管法案。正是这一监管制度让交易者能够探知其他投资者的策略,以期推动交易在经济危机或下行期间继续进行,而不是像1987年股灾时那样,系统消息的滞后导致卖出订单未能被执行。

《国际金融法律评论》概述了全美市场系统规规则的一大要点,即不管是哪个交易所,所有下达的交易订单均须按最佳价格执行。在这种规则下,高频交易者可以在某个交易所挖掘出趋势,然后趁影响尚未扩散到其它交易所之前下达订单实现获利。

虽然规则的目的是要在金融市场最大的参与者之间提供一个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却导致其它投资者陷于不利境况。

自此相关监管愈加收紧,欧洲的金融工具市场指导II(MIFD II)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都有颁布针对算法交易的规则。

监管高频交易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其进行定义。虽然市场上存在公认的特性,但却没有一致接纳的定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超过半数的股票交易是由电脑执行的话说高频交易么,日内高频交易的90%亏损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