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不宜放长假,只能休国家法定假,资本市场不同别的市场,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由于新兴市场,比较年轻,缺少治理经验,照搬国外的东西较多,投机炒作较多,发行融资太多,非流动市值较多,解禁股较多,配股送股较多,套现较多,炒消息较多,政策市较多,节假日效应较多,虚假信息较多,造假公司较多,黑嘴较多,抱团炒作较多,所以法规法律必须加快加紧修改完善。
节假日效应特别明显,每逢节前,大多数必跌,是中国股市最不成熟的一大特点,怕外围市场下跌,怕战争,怕灾害,怕美国加息,怕突发事件,形成不成规矩的节前作空,甚至经常出现恐慌形抛盘,根本无什么价值投资一说,专家们又发明了什么热门赛道,说明了,就是抱团炒作,概念炒作,投机炒作。优秀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始终是稳定发展向上的,无论什么加息,灾害,战争等等,可能对企业有一些影响,但优质企业就是优质企业,就应由机构基金带头持有,长期投资,慢牛行情,为散户投资者起导向作用,带头作用。
可是时下的中国股市一些大资金发明创造热门赛道,实际是抱团投机炒作的一种投机行为,还有一些大资金黑嘴开路炒概念,公司没什么大的效益,利益甚至负数,或产值几百几千万,市盈率高的离谱,价位炒到天上。
以上种种,节假日效应是比较多见严重的一个问题,直接引来股市大起大落,所以建议A股彻底改变规则,节假日只能休国家法定假,决不能像其他行业调整周六周日放长假,造成股市大起大落,再说股民放假,上班族才有时间在家盯盘,有时间思考,分析,买卖,这时股市放长假真的弊大于利,是一种投资市场的失策,建议尽快改变股民意见极大的股市放长假制度。
如何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逐步显性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凸显;股价结构分化严重,有些股票估值过高,2014年末,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达500余家;部分上市公司亏损加大,存在退市隐患等。
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是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加强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继续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为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产业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促进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发展证券交易所机构间债券市场,建立覆盖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缓解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平稳推出原油期货、上证50ETF期权和10年期国债期货等新产品、新工具,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五是积极发展私募市场,健全私募发行制度,推动私募基金规范发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资本与创业创新对接。六是适时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探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七是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优化沪港通机制,便利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八是加强风险防范,督促市场参与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处置违约事件。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初步方案方面, 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要坚持市场导向,放管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同时,加快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完善股票发行上市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要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
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肖钢表示,与以事前审批为主的机制相比,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力激发型监管。要大幅精简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市场准入放宽,对市场主体微观活动的干预大幅减少,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活力可以充分发挥。二是信息驱动型监管。监管工作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智力密集型监管。监管执法人员必须不断改进知识结构,持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四是成本节约型监管。需要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
十.一长假对股市的影响,请谈谈看法?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3/24/20000429/53793.html
“假日效应”催动股市波澜
主持人:简名
主持人: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休闲和娱乐随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顺应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国家明文规定增加公众假期,此举不但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并可刺激消费,增强经济的“假日效应”。与此同时,原本就存在的股市“假日效应”,即股市在较长的假期前后产生的特殊的波动,也变得更为明显了。今年元旦和春节前后深沪两市的走势,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年“五一” 节又到了,长假期来临,谈谈股市的“假日效应”,看来不无意义。
问题一:从以往经验看,假日对股市的影响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资金面上的,心理层面上的。其中有什么规律吗?现在,这种效应是否在逐步凸显?
姚迈(广发证券):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股民们不免要关心一个问题:节后是涨还是跌?这个问题关系到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决策。回想近一年来的股市走势,真是令人神往:去年“五一”过后不到两周,就爆发了“5·19”行情。今年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沪市上涨40点,且连涨5天。今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爆发了“2·14”行情,把股市推上了持续振荡向上的新阶段。可见,这种逢年过节股市有所表现的现象,即不少市场人士所说的 “假日效应”,还是很引人注目的。但从本质上说,决定股市大趋势的,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状况。从统计部门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错,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工业生产增长10·7%,其中三月份增长11·9%,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等的增长幅度,都超过去年的水平。但一季度形势不错还不能说明问题,还不能确认我国经济已进入强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一季度形势虽然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需求不足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从有关市场货币的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现实货币不但比重下降,绝对量也下降,也就是现实购买力下降,这意味着在以后的季度里,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后劲。如果今年的后三个季度保持与一季度差不多的增长率,确认我国经济进入强势,那么,从去年“5·19”开始的这一轮行情,才会演变成一轮真正的长阳大趋势,延续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但这一点现在还不能确认,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钱建(华泰证券):从以往长假之后的大盘走势来看,股指一般都会在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出现高开的特征,无论是在1996年以前的宽幅箱型振荡走势里,还是自1996年踏上牛市征途至今,均是如此。只不过,在1996年以前,一般呈现出高开后节节走低的特点,典型的如1995年春节后的走势。而如今确是高开后继续高走,典型的如今年元旦后以及春节后的走势。出现这种“假日效应”大概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资金的时间成本问题,二是影响股票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如政策、政治因素等。一般而言,假期时间越长,这种因素的影响就越大,这使得目前股指呈现出假期前缩量阴跌,假期后放量大涨的特点。只不过近年来,券商一方面通过资本积累使自有资金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去年的增资扩股大大增加了券商的现金流量,加之目前银根较为宽松,所以,资金成本因素的影响已大为下降。反而是政策因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我国股票市场尚未完全摆脱“政策市”的前提下,更是如此。这些因素包括新股发行速度、对股票市场某些违规行为处罚的力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等等。目前股指处在历史高位,更容易对这些因素“过敏”。所以,可以这样讲,目前这种“假日效应”特别明显,这也是本周市场连拉五根阴线后出现大幅反弹的原因。投资者普遍认为,节后会出现大幅跳空高开的走势。
周懿(越声理财):就笔者愚见,假日与股市的升跌并无必然联系。一年之中有许多不同的假日,而影响股市升跌的因素也有许多,因此,简单地把假日作为影响股市升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似乎不合逻辑。但从以往经验看,元旦、春节等假日前后确是升多跌少。一般情况下,元旦一过,资金面宽松,心理面也趋于正常,故升的动力大一些。春节后亦有类似情况。今年元旦、春节后股市涨升很明显,似乎确是形成了“假日效应”。
桂浩明(申银万国):每到长假来临,证券市场总要作出一些特殊的反应。譬如债券市场因为休市时间较长,多数债券的价格会上涨。而股市的情况较为复杂,到底是跌还是涨,比较难说。像去年国庆长假前后,股市就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而今年春节长假前后,股市则有相当大的上涨。一般来讲,长假使得市场上的做多和做空能量积聚,节后就有一个集中释放的过程,形成市场向某一方向加速运行的态势。而通常,节后是上涨或是下跌,都在节前最后几天的走势中体现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节后行情是由节前行情决定的,节后行情是节前行情的放大,是后者惯性运动的产物。如果要找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节后行情的波动要比节前大。现在,节日放假时间延长了,“假日效应”也确实越来越明显了。
问题二:“五一”节与国庆、春节、元旦一样,成为我国公众假期中的重要角色。放假时间越长,对股市的影响就越大。此次“五一”假期,对深沪两市有什么影响?节后,两市还能不能继续走高?
钱建:从历史上看,5月份从来就是股市的多事时节,从升至降或由跌转涨的拐点也大多出现在5月份。如去年行情发动是在5月19日,1998年年内高点区域也产生于5月底,1997年牛市第一大浪的顶部1510点则诞生于5月12日。而从上述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凡是5月份之前上涨的,一般来讲,年内高点就出现在5月份。更何况,今年“五一”节后的股票市场又具备了不同以往行情的环境:一方面是主导本轮行情的龙头股———科技网络股因为周边市场振荡而大伤元气,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另一方面,周边形势、动向也不能不考虑。因此,投资者对今年“五一”这个节日要增加几分敏感。目前,化解这种敏感局面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人气的板块,在节后迅速将股指拉起,脱离目前1800点的整理区域。从节前市场的走势来看,主力也在试图寻找这个板块,那就是绩优蓝筹股,其中包括绩优科技股。节后大盘能否高开高走,关键就看这个板块的走势了。
姚迈:节后走势如何?从短期行情来说,我估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就启动,直指2000点。另一种是节后先调整两周,然后再起动,达到2000点以上。前一种是今年春节的模式,后一种是去年“五一”的模式。其实不管哪个模式,问题都不大。为了应付这两种可能,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半仓过节。至于中期,比如今年的基本趋势,我看股市走好比较有把握。因为,第一,根据宏观经济主要问题仍然是需求不足这一点来看,经济上毫无疑问只能继续执行扩张政策,这种政策对股市无疑是有利的。第二,为了满足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采取呵护股市的政策,因而近期内不会出现重大利空。第三,在证券质押融资、三类企业入市等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资金十分充裕。第四,人们老是嘀咕的扩容问题,其实并不严重,今年以来平均每周上市也不超过两家。所以,如果说长期趋势还只能谨慎乐观的话,中期看好却比较有把握,这一轮行情至少可延续到今年下半年。
周懿:这次长假,时间跨度确是以往的“五一”所少见,加之节前股市深幅回调,故节后上涨的机会比以前大得多。至于能否形成今年元旦、春节时那样的涨升效应,目前难作定论。从节前最后一天科技股、绩优股异动的情况看,有可能再掀起波浪,但强度则要大打折扣。
桂浩明:此次“五一”节,连休时间长达七天,股市休市更是长达九天,是仅次于春节的长假。节前,沪深股市都处于历史高位,向上的冲击力度已明显减弱,成交量也跟不上。同时,扩容压力日益加大,市场的利益平衡也被打破,因此,股市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一定的下跌,反弹时能量不足。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节前股市较弱,节后通常会继续疲软一段时间,并且可能还要下跌一点。因此,我们对节后行情似乎不能太乐观。不过,由于现在广大投资者对后市普遍还是较为看好的,基本面也的确对市场的向上运行有支持,所以,即使下跌,空间有限。而在下调以后,市场还会有新的行情产生。
问题三:当股市在历史高位区“踱步”之时,近一段时间,新股上市节奏也较以往有所加快。一些投资者担心,扩容会抑制节后股市的走势,各位以为然否?
周懿:目前扩容速度已明显加快,扩容是今后的必然趋势,但节奏却是把握在管理层手上。因此,扩容只是影响股市上升的强度,但不会改变股市上升的趋势。节后,扩容同样会继续进行,且极可能会影响节后走势,但还不至于抑制其上升趋势。
桂浩明:现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扩容速度太快,已经宣布要在5月份发行的新股就有7个之多,估计整个5月份,扩容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这样,场外的增量资金基本上就不会进入二级市场,而场内的资金可能还会逐步退出。因此,如果没有政策上的较大调整,市场必然要被扩容所累,可能走势要受到一些影响。当然,扩容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否找出更好的兼顾各个方面利益的做法呢?显然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人们比较担心的是盲目地高速扩容,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及市场利益机制的变化,这会对市场走势产生很不利的影响。问题解决得不好,5月份股指拉出月阴线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这需要加以提防。
钱建:我觉得,大家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管理层也在反复强调,即扩容要看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目前扩容速度加快,其实也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即目前二级市场还是比较繁荣的。不过,我们也要考虑这么一个因素,即招股说明书的签署与见报,中间有一段时滞,如目前的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公告书的签署日期都在4月上旬。因此,近两周的市场疲态相信会引起管理层的注意,管理层也会考虑到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由此可以推测,5月中旬,扩容节奏会有所放慢,这样就可能为5月份主力发动一轮以绩优蓝筹股为核心的行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目前最关键的是,先前出台的政策要坚持,尤其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政策。可惜的是,近来发行新股时似乎忘了这个政策,我们希望这一点能引起管理层及中小投资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