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出品
核心提示:
科技公司也要卖食品饮料?
天眼查截图
“炒股”亏损1.62亿元 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2年半年报截图
2022年半年报截图
2022年半年报截图
但从三大业务毛利率看,三大领域盈利能力仍不均衡,教育领域产品几乎撑起一半利润。财报显示,教育领域产品毛利率为52.16%,比毛利率第二的开放平台(29.15%)业务高近23%。
长期依靠政府输血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贴几乎覆盖利润总额
2022年半年报截图
2021年财报截图
2022年财报截图
最先引发热议的是新东方的东方甄选。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后,新东方遭遇股价业绩“双杀”,股价一度从最高点的199.74美元/股跌到最低点8.4美元/股,几乎跌去96%。业绩方面,2022年整个财年新东方净营收为31.052亿美元,同比减少27.4%;经营亏损为9.825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净营收同比下跌56.8%至5.240亿美元,公司表示,主要系配合相关政策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带来的影响。
2021年下半年的新东方几乎迷失方向,砍掉盈利业务K9业务后,新东方不断尝试、调整,发展成人教育、素质教育,也从去年底涉足直播带货,但都反响平平。直到今年年中董宇辉的走红,让新东方再次进入舆论中心。
6月9日,董宇辉举着平底锅、双语推销牛排的直播视频在网络传播,当天,东方甄选直播间粉丝量涨到100万;6月16日,粉丝量突破1000万;6月29日,粉丝量迈上2000万大关。
对于“东方甄选”的成功,张孝荣表示,新东方直播成功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新东方跨界转型具有新闻效应,容易病毒式传播;二是新东方有以俞敏洪、董宇辉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红教师可以胜任直播,流量可以转化;三是新东方转型背后获得了资本市场助力,增强了炒作力量。
他进一步称,新东方是一个绝路逢生的案例。它在一条几乎没有前景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企业正借助于直播实现战略转型。新东方的道路不能复制。科技型企业有自身发展的道路,坚守主业,巩固核心竞争力,会有新的发展。
炒股选择购入科大讯飞股票,可靠吗?
是否要买还是看题主自己的想法,我可以帮忙分析一下这只股票。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产品也成了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生活方式也有了不同。与此同时,这个新兴领域也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学姐这就来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国内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科大讯飞。介绍科大讯飞前,先给大家奉上这份人工智能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人工智能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科大讯飞是一家专业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前驱者,力拓人工智能领域二十年,公司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阳光健康、高技术屏障、高附加值的社会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公司有哪些优点吧:
优势一、国内人工智能的领导者,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科大讯飞把“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使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为使命,承建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认知智能领域的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要平台。
优势二、业绩持续高增长,产业生态持续扩大
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就开放平台、智能硬件、汽车业务而言,表现的都十分亮眼,其中包括讯飞AI学习机销量持续增长、智医助理业务实现了基层常态化使用、发者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以及智能办公本、录音笔等硬件销售大幅增加。同时,公司为开发者团队提供从初生、壮大到商业价值升级的全链路服务,并将讯飞AI营销平台、讯飞智能工业平台等能力平台建造了出来 ,推动着AI行业生态持续不断的扩大。由于篇幅是有限的,和科大讯飞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关的内容,一些我整理的相关信息放在了这篇研报当中,点击的话就可以查看:【深度研报】科大讯飞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全球AI市场规模预期在2025年超6万亿美元,如今目前全球AI市场规模超过了1万亿美元,在中国上的市场高于1千亿元。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上形成了企业+行业+人力的全方位变革。企业数字化趋势日益凸显,智慧化应用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无人驾驶、语音识别、专家系统、智适应学习和机器视觉这些方面,都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几个应用方向。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并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国家政策积极响应。总的来说,我认为科大讯飞公司作为人工智能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此行业高速发展之际从中获取较大红利。由于文章内容有一定的滞后,如果想要迅速的知道科大讯飞未来行情的话,点击这个链接就可以了,有精通的投顾帮你分析股票,看下科大讯飞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科大讯飞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科大讯飞:上半年营收63亿元,扣非净利暴增27倍
8月23日,科大讯飞披露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为63.19亿元,同比增长45.28%;实现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增长62.12%。剔除政府补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2720.8%。
开源证券研报分析,公司营收增长主要由教育、消费者业务增长拉动,同时,毛利率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至42.8%,主要系教育业务和开放平台毛利率有所下滑。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AI核心技术研究,公司依托其AI开放平台,积极投建产业生态,赛道方面,公司将AI应用至实际场景,重点布局教育、医疗、办公、城市等行业。截至8月24日发稿时间,科大讯飞股价52.60元/股,最新市值1210亿元。
营收增长
分业务来看,目前为科大讯飞带来收入的主要还是依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贡献在逐步爬坡,其他业务占比还太小。
科大讯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61.93亿元,同比增长45.8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8.01%。此外,教育教学业务实现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32.2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68%;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942.80万元,同比下降8.3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0.31%。
从具体产品来看,除了占小比例的其他业务,公司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是开放平台。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作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为开发者团队提供从初生、壮大到商业价值升级的全链路服务。
期内,科大讯飞开放平台营收12.93亿元,占总营收的20.46%,同比增长131.70%,主要系本期开发者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所致,去年该产品增长幅度为147.32%,产品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3.58%,毛利率同比下降4.83%。
得益于开发者数量和质量的持续提升,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至2020年复合增速达116%。
2016年至2020年间,平台聚集的开发者团队数量由25.7万迅速增长至175.6万,年复合增长率达61.7%,平台开放的AI能力和方案数量也由2018年的171项增至2020年的396项,年复合增长率为52.2%。
截止本报告期末,讯飞开放平台已对外开放434项AI能力及解决方案,聚集超过220万开发者团队、330万生态合作伙伴。
或将受益“双减”政策
其中,占营收比重最高的仍然是教育产品和服务。
教育产品和服务收入系指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智慧教育领域中提供的产品销售、技术开发及服务收入。公司在教育赛道布局较为全面,科大讯飞通过提供覆盖教、学、考、管四大主场景的智慧教育全栈产品,促进教学环境数字化和智能化,并进一步通过构建区域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
教育产品和服务产品上半年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31.48%,主要系教育因材施教解决方案业务拓展和讯飞AI学习机销量持续增长所致。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双减”政策,并于2021年7月印发,旨在收紧校外、回归校内。开源证券称,“双减”政策有望推动AI在教育场景落地,公司将充分受益。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公司22周年庆公开信中称,“智慧教育‘因材施教’业务增长约70%以上”;而半年报智慧教育方面业务同比增长约30%,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半年报中披露,科大讯飞教育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但仅有3000余所学校,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考虑整个中国小中高共约20万所学校数量,讯飞教育业务预计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此外,科大讯飞医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89.17万元,同比增长34.21%。智慧政法行业应用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0.46%。数字政府行业应用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74.66%。其中,公司欲分拆讯飞医疗上市,分拆后公司仍维持控股权。
扣非净利大幅增长
科大讯飞的扣非净利大幅增长,主要系三大费率有所下降。
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0.0亿元、4.2亿元、11.5亿元,三大费率分别为15.8%、6.6%、18.2%,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
得益于费率的下降,公司扣非净利润达到2.09亿元,同比增加2720%,在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去年同期确认三人行投资收益2.7亿元)归母净利润仍有62%的增长。
自今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后,科大讯飞虽然在各条业务线上都延续了增长的步伐,但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在下降。
公司期内营收比重靠前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以及开放平台的毛利率均有所下降。教育产品和服务毛利率为54.56%,同比下降6.66%,开放平台毛利率23.58%,同比下降4.83%。
此外,公司还面临着现金流上的压力。半年报显示,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17.34亿元,同比减少约7亿元。公司称主要系本期支付解决方案项目及芯片备货等经营性货款增加所致。
可以看到,公司存货同比大幅增加12.4亿元。国盛证券研报称,这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经营性净现金流,因存货主要增量科目为合同履约成本约9.3亿元,叠加合同负债大幅增加约7.5亿元至16.7亿元,这为未来的收入释放带来了蓄水池。(北京时间 财经 陈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