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炒股富豪的故事,往往都能够让我们回味无穷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具智慧的人之一,也被很多成功人士视为人生导师。据说,Airbnb的CEO 布莱恩·切斯基和亚马逊的CEO贝佐斯就会经常在沟通中谈论起巴菲特先生。
在聊起巴菲特的建议时,切斯基问贝佐斯:“你觉得巴菲特给过你的最好建议是什么?”
贝佐斯回答:“有一次我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而巴菲特当时就说了一句:“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真是耐人寻味!
巴菲特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
“人生就像滚雪球,当我们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把小雪球放在长长的雪坡上,不断积累,越滚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
巴菲特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思想,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财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拥有滚雪球思维。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进行反驳,巴菲特的净资产不是大多数都是在50-60岁以后才赚得的吗,年轻时的积累应该影响不大吧。
了解巴菲特年轻时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滚雪球思维如此重要了。
巴菲特在青春期前几年就开始认真投资了,到30岁时,他的资产净值为100万美元,扣除通胀因素后,他的资产净值为93万美元。
然后,我们再来想一想,如果巴菲特不在青春期前几年开始投资,而是在22岁,刚从大学毕业时开始认真投资,会怎么样?
想象一下,他在20多岁的时候学习投资,经过了十年的奋斗,然后在30岁实现了跃升,那用今天的净值、在上世纪6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进行调整之后,这意味着他在30岁时的身价约为24000美元。
2.4万美元与93万美元一对比,看上去似乎只少了90.6万美元。
但你一旦具备了滚雪球思维,实际上就走上了复利增长的那条曲线。
几十年之后,这90.6万美元的差距将会放大无数倍,如果巴菲特在22岁才开始认真投资,那现在的股神,也许就不是沃伦巴菲特。
一生只做一只股票。这个想法已有很长时间了。当然,这个想法很多人都会有。
当然,只做一只股票。这不只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投资理念。对散户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仗仗有收获。退一步说,即使被套,也是浅套。
只做一只股票的好处多多:首先是省心,散户朋友大多是业余炒股,平时工作太忙,家庭里的、单位里的事本身就忙不过来,再加上考虑股票,难免心烦意乱,出差错。手里就一只股票就省心多了。
其次是省时,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一分钟搞定。第三是省精力,沪深股市挂牌交易的股票目前大概有3600多只左右,每个股票考虑5分钟,至少也得125个小时,这得浪费个人多少精力,恐怕头发都白了,也研究不出个其所以然。
只做的这一只股票,一定要选业绩较好的行业蓝筹龙头股或成长性较好的小盘绩优股,选定以后,无论牛熊,一定要加强你对他的在意程度,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它的基本面和技术面,这样,它的基本次高点和次低点就会装在你的心中,想不赢都难。
只做一只股票,无论在任何价位,绝不能满仓操作。最好的操作方法是自己资金的25%首批买进,如果涨30%以上抛出,如果跌50%再加仓剩余资金的50%,如果还跌按比例依次加仓。以时间换空间,直至盈利。
一生只做一只股票,说说容易,坚持很难。一般人做不到,能做到的人,我觉得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
另外,找一只自己非常熟悉的个股,并且其股性要比较活跃,要有涨停出现过的情况,一直跟随,反复操作,那么结果反而容易出人意料。当时不明白只要学了技术之后,那么追逐热点的获利空间怎么会比只做一只股要差呢。后来发现不适合追逐热点,总是慢了一步。而这只个股跟踪了久之后,你会发现你跟这只个股的操盘手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
你会开始了解这只股的操盘手惯于使用那种技术指标,譬如MACD出现失误的概率比较小,SAR失误的概率高等。这就像每只股的操盘手都有自己惯用的那一套一样,有些股的MACD出现失误的概率特别大,有些股KDJ容易钝化,有些股喜欢经常跌破趋势线然后收回,而前提都是在你熟悉的情况下,不然很容易经不起折腾。
从这只股开始踏上60日线开始,将其两个重要低点的连线画成趋势线,那么今年半年以来的股价的运行情况是,回踩趋势线底部和60日线总计有15次左右,每次回踩都迎来了股价的上升,每次回踩的时候该股的量能会缩小至2千万-3千万之间,量能缩小至此区间的时候,就成为变盘的前奏,接下来的几天股价就会迅速上升。
而当该股迅速上升之后,紧跟着出现涨停之后,第二天就会以一根射击之星收盘,继而股价下跌,这种情况出现了六次。之所以这些规律反复地出现,我只能理解为该股的操盘手一直在用他惯用的手法操盘。其量能的变化非常之有规律,就像弹钢琴一般很有节奏。
如果跟踪了这样的股票,想建立一套属于自己有效的操作系统,那便是,半仓做中长线,半仓做波段。譬如回踩重要支撑点的时候,坚决买入,涨停或者以大阳收尾,第二远离5日线的时候便可以减仓。如此反复割韭菜,利润便如滚雪球一般。那么股票上升总是有尽头的,何时该离场。假如我们是以其60日线开始拐头向上的时候开始介入,那么我们就等其大阴跌破60日线,三天内收不回,或者其60日线走平后开始拐头向下,那么也就是该清仓的时候了。
不用忙着追逐热点,做精一只个股,与寂寞相随,多一份闲适淡然,少一份急切焦躁,那么不知不觉间也就开始与财富相伴了,想必这也就是大家所言的游戏股市的心态吧。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好好地呵护着,照顾好,收益不会比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差。这只股会一直做下去,春华秋实,直到无法看出其规律了为止。当然,最后再提示一下,提到的做一只股,是针对资金量在200万以下的情况,资金流大了就不是这样了,会受限制了。
一生只做一只股,但并不是每只股票都能做“T 0”
“做‘T 0’,在选股上也有很多讲究。”
首先,选股要看流通盘的大小。太大不行,大盘股的波动较小,不容易出套利空间,太小不行,容易被主力控盘,出现突如其来的砸盘,应该选流通盘2~5亿股的股票。
另外交投要活跃。有些股票被庄家控盘,或者人气极度低迷,这样的股票适合中长线投资者参与,短线还是小心为好,因为有时候,这类股票的买一价格和卖一价格会差上好几角,而且一分钟才成交两三次,“T 0”的投资者进去了,不憋疯了才怪。而交投活跃的股票比较容易进出,像奥运板块的个股、期货板块的个股,都非常适合“T 0”的操作,获利程度甚至比全仓持股还要高。
还有就是股价的波动一定要有规律。我说,自己接触过很多股票,虽然成交也非常活跃,但主力操盘的手法太怪异,总是出乎意料,最后只好放弃,而有些股票主力做盘有明显的习惯倾向,在掌握这一倾向后,做“T 0”就比较容易成功。
无论短线、中线,经常做T,远比持股不动要好很多很多,但很多人做T要么越做成本越高,要么就做飞了,这里要提醒一下,做T与买股一样,不能追涨。要潜伏。
“T 0”的选股思路
“T 0”的选股是整个短线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T 0”操作的风险大小,完全取决于选股的好坏,按照什么操作系统选股,基本上就会有什么样的盈利结果。
一、选取走势活跃的股票
“T 0”选股的首要条件是股票的盘面要交投积极,个股走势要活跃。有些股票被庄家控盘,或者人气极度低迷,这样的股票适合中长线投资者参与,“T 0”短线还是回避为好
交投活跃的股票比较容易进出,像一些政策利好的概念股、题材股,都非常适合“T 0”的操作,获利程度甚至比全仓持股还要高。
二、选取单日振幅较大的股票
“T 0”选股另一个关键点是要求股票前期单日振幅较大。一般来说,一只股票的单日振幅至少要在4%以上才有“T 0”的操作价值。
对于一只股票一天中你能买在最低点和卖在最高点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振幅低于4%,你除去买在次低和卖在次高的头尾,外加一次买卖周期的双向手续费和印花税,那你可能就根本赚不到差价。
如上图,振幅一栏可直观看出当天个股的波动幅度。
如上图,也可以从“综合排名”里找出“振幅排名”一栏。可以轻易看出当天振幅最大的股票。
顺向T 0操作适应范围
(1) 低开高走、低开回升
(2) 盘中探底回升
(3) 低开下挫尾盘拉升
逆向T 0是指先卖后买,也就是先减仓后加仓。操作适应范围:
(1) 高开低走,冲涨停封不住
(2) 高开冲高回落,有盈利保住盈利适当卖出,跌下来再买入
逆向“T 0”操作法
逆向“T 0”操作技巧与顺向“T 0”操作技巧极为相似,都是利用手中的原有筹码实现盘中交易,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顺向“T 0”操作是先买后卖,逆向“T 0”操作是先卖后买。顺向“T 0”操作需要投资者手中必须持有部分现金,如果投资者满仓被套,则无法实施交易;而逆向“T 0”操作则不需要投资者持有现金,即使投资者满仓被套也可以实施交易。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某天该股受突发利好消息刺激,股价大幅高开或急速上冲,可以乘这个机会,先将手中被套的筹码卖出,待股价结束快速上涨并出现回落之后,将原来抛出的同一品种股票全部买进,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高卖低买,来获取差价利润。
2、当投资者持有一定数量被套股票后,如果该股没有出现因为利好而高开的走势,但当该股在盘中表现出明显下跌趋势时,可以乘这个机会,先将手中被套的筹码卖出,然后在较低的价位买入同等数量的同一股票,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平卖低买,来获取差价利润。这种方法只适合于盘中短期仍有下跌趋势的个股。对于下跌空间较大,长期下跌趋势明显的个股,仍然以止损操作为主。
3、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没有被套牢,而是已经盈利的获利盘时,如果股价在行情中上冲过快,也会导致出现正常回落走势。投资者可以乘其上冲过急时,先卖出获利筹码,等待股价出现恢复性下跌时在买回。通过盘中“T 0”操作,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5日线买点口诀:一买二T三全卖,四看上下五再买,六开始继续按一做
口诀含义:
第一天逢低买入,称为一买,第二天T 0,第三天全出,第四天判断,如果收中阳,第五天可买入,如果收阴线可先放弃等待5日线回调20日均线不破又上翘时的基准买点,收十字星的话可以再看一天,如果后一天出现跳空阳最好,基准当天也可以买,如果买不到很低的价格就第二天逢低买,口诀熟时如出现新基准则按新基准算。
五个买点基准:
买点基准1: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收大阳(最好是涨停板)
买点基准2:5日线上穿20日均线后出现先三阳后两阴(三阳必卖,两阴敢买)
买点基准3:5日线上穿20日均线后收两阳加一阴(后一阳最好包住前面阴)
买点基准4:十日线二十日线上的跳空大阳涨停
买点基准5:5日线上穿20日均线后某天出现十字星后的跳空大阳
高抛低吸T 0分时副图指标公式:
V1:=(C*2 H L)/4*10; V2:=EMA(V1,13)-EMA(V1,34); V3:=EMA(V2,5); V4:=2*(V2-V3)*5.5;
主力撤: IF(V4
主力进: IF(V4>=0,V4,0),COLORFF00FF;
V5:=(HHV(INDEXH,8)-INDEXC)/(HHV(INDEXH,8)-LLV(INDEXL,8))*8;
V6:=EMA(3*V5-2*SMA(V5,18,1),5);
V7:=(INDEXC-LLV(INDEXL,8))/(HHV(INDEXH,8)-LLV(INDEXL,8))*10;
V8:=(INDEXC*2 INDEXH INDEXL)/4; V9:=EMA(V8,13)-EMA(V8,34);
VA:=EMA(V9,3); VB:=(V9-VA)/2;
大盘资金进场:IF(VB>=0,VB,0),COLORRED;
大盘资金撤走:IF(VB
V11:=3*SMA((C-LLV(L,55))/(HHV(H,55)-LLV(L,55))*100,5,1)-2*SMA(SMA((C-LLV(L,55))/(HHV(H,55)-LLV(L,55))*100,5,1),3,1);
趋势线: EMA(V11,3);
V12:=(趋势线-REF(趋势线,1))/REF(趋势线,1)*100;
准备现金: STICKLINE(趋势线
AA:=(趋势线
DRAWTEXT (AA,20,’准备’),COLORCC9900;
买入股票: STICKLINE(趋势线13,0,16,5,0),COLOR0099FF;
BB:= 趋势线13 AND FILTER((趋势线13),10);
DRAWTEXT (BB,5,’买入’),COLORYELLOW;
卖临界: STICKLINE(趋势线>90 AND 趋势线>REF(趋势线,1),100,95,15,1),COLORFFFF00;
见顶清仓:FILTER(趋势线>90 AND 趋势线
DRAWTEXT( 见顶清仓,90,’逃顶’),COLORYELLOW; CC:=(趋势线>=90 AND V12) AND FILTER((趋势线>=90 AND V12),10);
STICKLINE(大盘资金进场 AND 趋势线90,0,30,10,0),COLORGREEN;
STICKLINE(主力进 AND 趋势线90,0,40,10,0),COLORBLUE;
(公式代码复制过程可能会有失误,如果导入不成功,可找我免费领取源代码公式,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免费操作技巧及完整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第一时间获取最重要的投资情报和独创的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干货源源不断!)
在市场中做一个真正高手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对股市的研究无论如何都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股市知识的广泛,从十个人就有十种操作方法就可见一斑。就股市获利而言,方法细分下来多如牛毛。虽然可以归纳为基本的几种方法,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体验不同,最后选择的股票也会不同。甲买入一只股票并赚钱的时候,乙可能不以为然或者视而不见;反过来乙开始行动的时候,甲却认为市场没有真正的机会。这也说明市场机会无数,而每个人只能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重合的现象,就是说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却选择了同一只股票,甚至在同一时间。
我想说的是每一种正确的方法都可以赚钱,它们之间没有矛盾,虽然他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使用的技术分析,对基本分析可以说不太了解。但我并不会认为基本分析无用或者批判基本分析。对基本分析的文章,我只能说因为自己不了解,所以没有发言权。相反,我很希望自己能深入研究掌握基本分析。就技术分析而言,我对波浪、周期及指标分析也是没有深入研究,但这不是因为排斥它们,我不会说波浪无用,指标无用之类的话。它们的存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后,把一句江恩的忠告送给希望从股市赚钱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在你输钱之前,请先细心研究市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