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依旧“寒气逼人”,美股三大指数在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全线收跌。9月1日,亚太市场延续跌势集体低开,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等亚太股指均开跌1左右%。
此外,亚太市场全天低开低走,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收盘跌约1.5%,韩国首尔综指跌超2%,澳大利亚股指S&P/ASX200指数跌幅扩大至2%,香港恒生指数目前跌幅扩大至近1.7%。
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强势收紧货币政策,美股和美债同步走弱,短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发出衰退信号。
具体而言,美股期货跌幅扩大,纳指期货跌超1%,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7%,道指期货跌0.4%;美债收益率疯狂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自2007年以来首次升至3.5%,创十五年新高。
外汇方面,美元连涨三个月,徘徊二十年新高,美元指数目前已向上攻破109关口。
值得一提的是,日元兑美元跌破此前低点,创1998年以来新低。
大宗商品方面,油价连跌三个月,WTI原油失守90美元大关,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目前为每桶95美元。
黄金连续第五个月走软,这是自2018年以来最长的月度连跌走势,主要是由于市场押注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基准利率。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日元贬值创24年来新低,给当地造成了哪些影响?
由于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日元贬值创24年来新低,日本央行和其他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使得日元进一步下跌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市场还关注日本央行何时可能干预日元并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警告货币政策出现突然转变的风险。
美元兑日元一度触及1998年10月以来的纪录高位136.70日元,因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与美联储决心扑灭通胀火焰的激进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已经下跌了18%以上。欧元兑日元也上涨1.38%,一度触及143.98日元,为6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准,当时欧元兑日元触及逾七年高位144.24日元。
自2001年开始以来,日本央行对政府债券的“临时购买”已经增加。作为持续宽松政策的一部分,日本央行仍在加大债券购买力度,试图在全球央行纷纷收紧量化宽松政策之际,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保持在0-0.25%的目标区间内。日本央行已经花费720亿美元购买债券,几乎相当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2021年全年的规模。不过,收益率仍处于目标区间的高端。在日本央行做出决定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攀升至0.265%,为2016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亚太地区的早盘交易中进一步上涨至0.332%。
日本经济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萎缩后,于2021年转向缓慢扩张,实际GDP增长率为1.6%。疲弱的增长不仅限制了人们对日元的信心,还使刺激经济的宽松政策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日本的低通胀率也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2022年3月份,日本CPI同比上涨1.2%,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1%。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第7个月增长。然而,这仍低于政府在2013年1月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始末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