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有15家银行上涨,16家银行下跌,11家银行平盘,在76个行业板块中,银行排名第39,贵金属、中药、酒店及餐饮领涨,计算机设备、煤炭开采加工、油气开采及服务领跌。上证跌0.53%,深证跌0.79%,创业板跌1.39%,银行板块微微上涨0.02%,以824.23点收盘。
银行板块冲高回落,刚开盘时一度逼近830点,谁知后劲不足,起哄者多,跟进者少。最终还是以近乎平盘的态势收盘。全天成交量不足1260.3万,交易金额仅85.46亿,量能进一步趋冷。从资金流向上看,主力资金净流出2.2亿,港资流出0.78亿。支撑银行板块的还是我们小散户啊!
银行板块的走势图是快速冲高,然后缓慢下沉。冲高用了十分钟,下沉却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我看了76个行业板块的走势图,与银行板块走势比较接近的行业板块只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服务,一个是房地产开发,都是房地产相关。
房地产相关板块和银行板块的差异在于房地产虽然冲高之后也有回落,但是回落幅度明显较小,最终仍是以较大的涨幅收盘,这说明了什么?
有资金在拉房地产板块,与房地产板块关联度较高的银行板块也就自然而然被盯上了。只不过房地产板块有明显的利好刺激,而银行板块一直没有利好事件兑现。这就造成了银行板块后继无力的现象。
房地产的利好事件主要就是央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并提到了2500亿元的资金支持规模。港股多只萎靡已久的地产股都有了大幅上涨,包括碧桂园、龙光等。A股方面,阳光城、新城控股、金科股份都以涨停收盘。
地产的利好其实也应该算作银行的利好,毕竟银行当前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大多与地产有关。市场之所以对银行有这么低的估值,也与其不确定的地产不良有关。现在国家不遗余力地在稳楼市,这既是在帮地产,也是在帮银行。地产差,银行就差,地产好,银行却好不起来?这找谁说理去。
我相信,银行板块与地产板块荣辱与共的逻辑即使现在没有被市场认可,再过些时日,这个逻辑还是会被大众所接受的。
稍微盘点一下最近的行情与资讯,你应该会有和我同样的感受,银行板块的春天可能就快来了。现在的银行板块就像火山口的岩浆,随着沸腾的热气好像要喷发,但是一直没有喷发。这也许是一直在积蓄能量。
周一的银行板块虽然以下跌收盘,但是收盘价高于开盘价,成交量与下跌幅度之比,数值巨大,多方动能强劲;
周二的银行板块延续小幅下跌,这对于上周五的大涨来说,跌幅较小,非常像即将到来的上涨浪潮;
周三的银行板块遇到地产的利好消息,略有带动。待后续地产利好持续走强,银行板块势必跟着与有荣焉。
连续三日的走势变化都没有让银行板块跌落十日线以下,这说明银行板块基本已经稳住了下跌的颓势,后续平稳之后,也许就会开启上涨浪潮。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真诚希望你点开屏幕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小小地打赏一笔!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11月财经新势力#
2021年,银行股会不会大幅度上涨?
我觉得银行股不会大幅度上涨,对于银行股这样的重型股票来说,银行股基本上不会大幅上涨。
你可能对银行股没有什么概念,目前A股市场排名前10名的股票基本上都是银行股,只有2只股票也是具有金融性质的行业股票。银行股本身的体量非常大,如果想要拉动银行股的大盘,既需要大量的场外资金,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银行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突然大幅上涨。
一、银行股不会大幅度上涨。
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不管是在2021年,还是在其他任何时候,银行股很难出现大幅度的上涨。银行股本身的资金体量特别大,如果想要拉动银行股的大盘,所需要的场外资金的体量也特别大。除非在牛市行情,不然银行股很难大幅度上涨。
二、银行股相对比较优质,所以也比较稳健。
对于那些寻求稳健投资回报的小伙伴来说,很多人特别喜欢投银行股。之所以这样选择,因为银行股能给自己带来多么丰厚的超额投资回报,而是银行股可以稳健上升。如果我们持有的时间足够长,银行股是给我们带来的投资回报不一定比别的板块的投资回报差。
三、银行股的表现相对比较中规中矩。
如果我们拿其他热门板块来跟银行板块做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银行板块在牛市的涨幅甚至没有其他板块的1/10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银行板块是一个比较慢热的板块,也不会出现暴涨和暴跌的行情。在一些极端行情之下,银行股确实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但很快也会恢复正常。
最后,如果你特别看好银行板块的话,我觉得你需要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
收紧房贷政策对银行板块是利好还是利空,为什么。
我是银行财务部门的,我个人理解收紧房贷对银行是利好,对房地产是利空,因为目前银行的个人房贷基本上都是利率下浮的,收益率极低,一旦房贷政策收紧,银行和个人客户的谈判地位就会发生变化,即银行的议价能力提升,那么对新增房贷和存量房贷都可适当提高利率,从而提高了信贷资产的收益率,增加了利润。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证实,银行只要议价能力提升,利润增长速度总会超出市场预期,因为市场对收紧信贷政策多倾向于反面理解。
08年下半年至09年的经营情况也证实了:在利率较低水平下,银行以量补差(即薄利多销)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在06、07信贷政策反复收紧的情况下,银行的效益就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