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股崩盘,美国科技股强劲

近年来,硅谷科技巨头本就曾因隐私安全、数据泄露等问题屡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今更是被美国监管层拿反垄断开刀,盯得越来越紧。

6月3日周一,美国众议院表示,正在研究可能致使数十年来首次全面修订反垄断法的一系列问题,以跟上变化迅速的科技行业的步伐。

为此,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反垄断小组将对主流数字平台展开调查,过程将包含多次听证会,并要求主要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该小组组长David Cicilline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众议院已在周一向谷歌、苹果、亚马逊和Facebook通报了相关计划。他还表示:

这一切事关我们如何让竞争重回这个领域。

与此同时,美国执法部门也没有闲着,多家反垄断机构正准备对上述四家科技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消息已经流出,并致使美国科技股周一遭遇重挫:纳指收跌1.6%,盘中一度跌2%,FAANG市值盘中一度蒸发1700亿美元。

美国科技股崩盘,美国科技股强劲

具体来看,《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与司法部已经达成协议。FTC将主导对亚马逊的监管,而司法部将主导对谷歌的调查。

另据路 透社报道,美国司法部正考虑对苹果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华 尔街日报》也报道称,FTC将主导监督对Facebook的反垄断审查事宜,以确定该公司的做法是否会损害数字市场的竞争。

上述媒体还表示,现在评估华盛顿的这一系列举措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巨头,尚属为时过早,但无疑的是,这标志着人们对科技行业的担忧达到了新的水平。

《纽 约时报》则犀利指出,执法部门与议员们虽然仅仅进行了初步行动,但科技巨头们在往后数年肯定都会如芒在背头疼不已。未来,监管层或许还会采取较为激进的行动,比如要求分拆巨头或是限制其业务范围。

华尔街见闻会员专享文章《科技寡头正在垄断每个人的生活,是时候分拆他们了吗?》曾提过,分拆话题早在上世纪就反复上演,1984年美国司法部依据《反托拉斯法》拆分AT&T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自此美国电信业进入了竞争时代。而微软“垄断”的诉讼更是“跨了一个世纪”。谷歌、甲骨文、韩国三星,以及中国的“BAT”都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

不过,由于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业务看似多元,但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生态,以谷歌为例,谷歌的广告业务与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及其他智能技术不可分割,如果复制历史,实行粗暴的分拆,其带来的伤害可能超过所谓“垄断”带来的影响,无益于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政界和经济学界仍不断有人提出希望分拆科技寡头的想法。将在202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民主党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就曾在3月份的博客中提到,希望“在科技板块进行大型的、结构性的改变,以促进更多的竞争。”

她表示,这包括“分拆”亚马逊、脸书和谷歌,这些已经受到用户数据安全,电子商务和电子广告等服务整合方面严格审查的公司。

他们摧毁了竞争,利用我们的私人信息获取利润,损害其他所有人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伤害了小型企业并扼杀了创新。

经济学家Jonathan Taplin则是早在2017年就提出,亚马逊、Facebook和谷歌已经过于庞大、过于强势,如果不阻止他们,可能需要将其分拆。

上述学者警告称,除了加剧不平等、遏制初创企业、令就业停滞之外,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专注还将导致大量失业情况的出现。

美国科技股崩盘,美国科技股强劲

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及措施

近代美国的五次危机,包括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1973—1975年石油危机、 1987年美国股灾、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经济、挽救国家。
(一)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美国经济“大萧条”起始于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盘,10月29日被抛售的股票就达1638万股,当月美国股市市值便有260亿美元化为乌有,损失比“二战”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多5倍。3年间,美国股市暴跌85%,失业率高企,平均为18.8%。期间,美国GDP呈下降趋势,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间下降了24%。消费价格指数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对经济大萧条,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后,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一是罗斯福的新政从整顿金融入手,加强金融立法。在被称为“百日新政”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罗斯福政府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机
在美国,石油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业生产下降1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固定资本投资共缩减23.6%,企业设备投资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业和银行倒闭均创下“二战”后的历史纪录;失业率高达9.1%,失业人数达825万;道琼斯指数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达41.9%。与危机相伴的则是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1974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面对石油危机,美国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国内石油政策,大大加强了对石油资源、生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国际上,美国倡议召开石油消费国会议,决定成立成立国际能源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其成员国建立应急石油储备或称战略石油储备;协调突发事件引起石油供应中断时成员国之间的石油调配问题。
(三)1987年美国股灾
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指出下跌508点,跌幅为22.6%,当日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损失5600亿美元,是1929年“大萧条”时跌去市值总额的两倍。
美国政府为抵抗“泡沫”崩溃的洪流,刺激经济增长,一是开始实施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扩张财政政策,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刺激经济增长。二是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使大量资金流入美国。
(四) 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指出不断下滑,网络“泡沫”危机全面爆发。当年9月21日,纳指迅速跌至1088点,创下3年来的最低纪录,与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峰相比,跌幅高达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来,美国已有100多家网络公司宣告倒闭,造成近万余人失业。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从2001年到2002年,互联网业的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许多通信企业股票下跌,盈利状况恶化,纷纷宣布裁员,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为重灾区。
为了避免网络“泡沫”危机拖累美国经济,美财政当局和美联储当时采取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制造业、房地产为龙头的产业很快重新带起经济这匹“马车”。所以,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并未受到太大冲击,振荡下跌之后较快恢复了生机,2003年年初开始触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复到之前的繁荣。
(五)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标志着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开始。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4月24日,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由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全面爆发。截至2008年年初,美国次贷市场规模大约8500亿美元。
针对次贷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联储2008年初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二是采取降息政策;三是采取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即定期招标工具,并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四是美联储联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租金,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五是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六是加强国际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

美国科技股崩盘,美国科技股强劲

拜登为什么要签订《芯片法》,签订后美国芯片股为何下跌?

拜登为什么要签订《芯片法》,签订后美国芯片股为何下跌?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为法律,美国在封杀中国芯片方面彻底摊牌了。这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铁证。

该法案长达1000多页,法案最关键内容就是划拨527亿美元用于芯片美国制造。其中390亿美元用于激励计划,110亿美元用于研发以及劳动力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将为美国国内的芯片工厂提供25%的投资税收优惠,估计成本为240亿美元,还有大约2000亿美元用于科研。

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表示,该法案签署,目的就是围堵遏制中国,是对华科技军备竞赛。尽管华盛顿对华鹰派试图借此法案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精准打击”,但几乎没有国际主流媒体预测美国能够打赢这场自私蛮横的芯片战,中国每年几千亿美元的芯片进口这个大蛋糕谁都舍不得丢掉。因此,芯片股并不看好该法案,持续下跌是市场的有效反应。

前段时间,韩国外交部长应邀到访中国,重点谈到了芯片问题。中国公开反对所谓“芯片四方联盟”,韩国在这方面响应也不积极,与中国签订了相关双边协议。美国只是想把台积电打垮或者产业转移到美国,其所谓的四方联盟是松散的,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芯片的消费端现在肉眼可见的疲软,而新进产能还在源源不断地冲进市场,于是供需平衡就发生了不利于芯片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芯片生产厂商因为芯片价格往下掉,利润率都在掉下来,当然体现在股票价格上那就是股票价格同样掉下来了。至此,主因就是芯片供大于求了,造成芯片股的价格下跌。至于美国的《芯片法》恰好点背儿,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来了而已,吃了瓜落了。

至于美国为什么推出《芯片法》,口头上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美国芯片安全。具体原因就是想要迫使芯片产业链向美国迁移。但这是相当长远的影响,对股票的影响虽然有,但没有芯片供需的影响大,所以本次股票价格破洞,主因还是芯片供需的问题。

面对美国高科技封锁,中国向来都是不怕事。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传统,何况我们在高科技方面也积蓄了力量,给足了经费。压力之下必有回响。中国目前在高科技特别是芯片领域将另辟蹊径,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不跟美国那一套玩。厚积薄发,只要给中芯国际等一众芯片公司一些时间,到时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光刻机都有可能实现突破。到时候,美国所谓的芯片就是白菜价了。

没有中国办不成的事,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宇宙飞船,这些年的迅猛发展都是美国倒逼的结果。作为中国人不能妄自菲薄,说丧气话。可以预见,美国签署的该法案终将是一纸空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美国科技股崩盘,美国科技股强劲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