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调整下,昨日沪指缩量探底回升,叠加今日的高开上行,暂时迎来止跌。实际上,相比于反弹,更愿意称其为反抽。毕竟,调整趋势已经和盘托出,短期成交量未曾释放,指数上方仍有多重均线的压制,而且弱势下跳空缺口的回补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这里弱势反抽的可能性极大。
那么,又该如何看待这里所谓的反抽呢,对市场的影响和意义何在?
一方面,连续下跌后的弱势修整。3月19日以来的反弹总体是犹豫的,犹豫的背后是增量资金的不济,但在多方支撑下,市场整体向好的动力依旧,所以指数反弹无力但下行空间总体有限。而经历近期的连续调整后,市场短期支撑再次显现,只不过无量的回升仍不足以扭转短期的弱势震荡格局;
另一方面,外资总体流入而内资呈现流出,市场分歧加剧。4月以来,外资总体呈现净流入,但场内资金持续性流出,市场分歧也开始加大,无论是机构还是资金层面,当前观望的情绪开始升级。
所以,这里的反抽还是需要注意持续性的强度,从当前市场情绪看,或许仍是弱势反抽,要注意随时的冲高回落。
回到盘面,当日题材股表现活跃,权重股支撑指数,但是两市仍有跌停股出现,而且权重股分化,题材股上攻动能不足,反复的概率更大。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依旧,内外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流动性值得观望。而多空焦灼下,还需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此外,从技术面看,连续调整下,指数已经破位,均线系统也呈现空头排列,指数反抽过程中容易受到上方筹码的压制。对激进的投资者,鉴于指数短期小幅反弹,可适当进行个股博弈,而稳健投资者依旧保持观望。
中长期角度,目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特别是“估值底”、“政策底”以及“经济底”多方支撑以及提振下,叠加相对优势的点位,是中长线投资者比较好的配置时机。机会方面,当前政策支持以及推动下,消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有相对确定性的机会,可积极跟踪和挖掘。而在注册制影响下,细分龙头股的优势或逐步加强,可重点倾斜。
最后,还是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市场观望情绪依旧,外部市场是否再次回撤对A股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建议继续观望和关注,等新的方向选择后再做具体的定夺。
A股缩量弱反弹后,大盘该何去何从?
大盘指数受欧美股市大跌影响,大盘指数开盘直接低开,随后在金融股的带动之下震荡翻红;但由于金融股未能持续拉升,大盘指数再度震荡下跌,盘中出现小幅跳水。
午盘在金融和题材股回暖,大盘指数震荡上走,尾盘三大指数全线收涨,全天保持震荡弱反弹,弱反弹后大盘指数还何去何从?
其实根据当前大盘的趋势,以及股市环境大盘弱反弹之后,大盘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寻找支撑,大盘调整还未结束,接下来弱反弹之后调整之路还会继续下走。
为什么大盘弱反弹之后大盘还会继续下走寻找支撑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第一,大盘调整周期还不充分,大盘在7月中旬见到3458点之后开始调整,至今已经调整3个多月了。
但这三个多月时间并没有真正出现像样的调整,盘整风险还无法得到充分释放,但近期大盘刚开始出现释放风险,所以预计股市释放风险还会延续,调整中的弱反弹无法改变调整趋势。
第二,从大盘技术面来分析,自从上周大盘指数出现阴跌4个交易日后,上方的均线由上往下穿,各大均线形成死叉,发出调整信号。
本周一大盘指数出现跳空快速下跌,随后留下了一个跳空缺口,但今天多头并非放量反攻上补缺口,更加证明这个跳空缺口是调整的延伸信号。
所以从大盘技术面来分析,大盘技术面破位了,既然已经破位短期还会继续下调整走势为主,这也是为什么预测弱反弹之后还会下跌的真正原因。
第三,股市的量说明一切,股市玩的是资本市场,如果股市缺乏资金,股市根本涨不起来。
股市上涨一定要建立在成交量之上,股市有句话这样说的“量先行,价随后”,而现在今天成交量再度缩量,而且是缩量拉升足以说明没有力度的。
根据股票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下跌调整趋势中的缩量反弹,都可以认定为诱多,诱多之后还会继续下寻找支撑。如果大盘调整结束,一定会出现放量拉升,大量大涨出现反转信号,就可以说明大盘止跌结束了。
通过上面股市三大方面特征,调整周期,大盘技术面,以及成交量等全面分析,都可以举证大盘这种缩量弱反弹不会延续的,涨不高的,随时都还会被打压下来。
所以既然已经知道大盘弱反弹后怎么走,操作上一定要采取措施,空仓的继续空仓,轻仓的可以继续持股,但满仓或者重仓的一定要趁缩量反弹进行减仓,谨防大盘再次下跌带来损失。
当下最重要一点就是不要被这种弱反弹给骗了,尤其别追高,别以为涨一点就错过几个亿,一定要理智,谨慎看待当前的股市行情。
缩量止跌和放量止跌
缩量下跌是指股票价格或大盘指数在下跌的同时成交量相对前几个交易日明显下跌。股票缩量下跌在一般情况下会止跌,然后进入盘整状态。 所谓放量是指成交量暴增,比如平常每天成交量是几百万手,突然一天成交量达到几千万手,这就叫放量。简单来说,就是在股价下跌的同时,换手率放大,同时伴随着成交量放大(与前一段时间交易日相比较)。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相关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
应答时间:2021-06-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