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住户存款余额到101万亿,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居民存款总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
当然,这并不是居民全部财富,中国居民全部财富还包含房产、股票、基金等。
根据《泽平宏观》的数据,2020年中国住房市值418万亿元,是GDP的4.1倍。
今年上半年,A股的总市值是86.2万亿元。
2021年10月,货币基金的净值是9.6万亿,股票基金份额是2.3万亿。
截至2020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86万亿元,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居民的财富主要集中于存款、房产、银行理财等市场,尤其是房产,而股票、基金等占比较小。
可以这么说,一直以来中国居民财富一部分集中于房产,另一部分集中于广义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理财)。
中国居民之所以热衷投资房产,无非几个原因:
1、房子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一个没房但有100万存款和一个没存款有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说出去哪个更有面子?当然有房子了,存款再多也只是在银行里,而房子是别人肉眼可见的。
2、房子捆绑了很多公共资源。比如医疗、教育、就业等。
3、房产的赚钱效应很高。过去20年,买房子基本是赚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4、有了房子可以为今后子女的教育、自己的养老提供保障。
过去的20年,无论是房子、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理财都可以视为一类,即它们都是低风险资产,由于曾经还存在刚性兑付,此前这些理财还出现了既低风险又高收益的特征。
但是最近一年多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比如央行先后叫停了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靠档计息等带有刚兑性质的存款产品,银行存款不再既低风险又高收益。
又比如,今年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手房参考价制度、学区房新政、房地产税试点等政策不断推进,房子“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被打破,也就是说买房也不能让你有绝对的安全感了,房子存在不涨或下跌的可能性,未来的孩子教育、养老等并不能保证能绝对得到兜底。
在这种情况下,100万的居民存款、400多万的楼市资金会被分流到哪?
1、养老金市场
养老是一种刚需,过去房子承担了一部分养老功能,现在这个功能弱化了,如果要保障自己的养老只能在养老金市场这块下功夫。
我国养老金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金,即我们工作时买的社保。第二支柱是补充养老保险,比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个一般是企业高管才有的。第三是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居民养老大部分是靠第一支柱,第二、第三支柱占比很小。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为551亿元,仅占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的2.1%,对比国外,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50%,其中养老年金保险占比超过35%。
当前楼市已经降温,在这种情况下再像以前那样依靠房产增值来补充养老金,必须得补充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国家是支持壮大第三支柱市场的,今后可能会通过税收优惠,比如买了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可能有个税抵扣。如果有这样的政策我相信很多人肯定会积极参保。
2、股市
当下市场利率不断走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收益率不断下降,居民需要较高收益的投资资产,而这样的资产只有与股市靠边才能做到,比如股票、基金。
当下楼市降温,房产赚钱效应下降,需要寻找出路,只有股市才能接纳得了那么多资金。
当下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控制社会债务率,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大做强股市,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
所以我们看到科创板成立、北交所成立了,就是时代下的必然选择,一是实体经济需要资金,二是居民需要更高收益的投资理财渠道。
未来股市价格不一定会涨得很高,但总市值一定会不断上升,因为进入的理财资金越来越多,上市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3、楼市
楼市的功能虽然减弱,但不可能消失,未来楼市仍然是居民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
当下楼市调控虽然严厉,但调控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它大跌,调控的目的是既防大涨,也防大跌。
因为楼市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期国家不断强调:要增加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所以未来的楼市不至于像想象的那样大跌,也不可能出现2016年那样的火爆,房价的涨幅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总结一下:未来中国居民财富会慢慢转移,从目前的房产、存款为主慢慢转向房产、股市、养老金市场为主,这个趋势我们要看懂,为我们今后的投资提供决策。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如今社会上大部分家庭的条件都只能用普通和一般来形容,而且还有许多家境非常差的人,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生活中不同家庭中的人们方方面面都截然不同,接下来了解一下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1
第一个,能够全款买房的家庭。资料显示,国内95%以上的家庭需要贷款买房,个人房贷规模达到38万亿,有2亿人是房奴,4亿人在共同还贷。此外,我国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7%,23%才是其他金融资产。所以,如果你拥有一套没有贷款的房子,这样的家庭就算富裕家庭了。毕竟每个月的收入都可以用在自己家庭上面,没有任何还贷压力。
第二个,存款超过50万以上的家庭。为什么要以存款50万为标准呢?首先,我国居民存款超过了100万亿,人均拥有7万元,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那基本上每个家庭要有21万元,如果要达到富裕的标准至少是全国家庭平均数的2倍-3倍。于是就取一个50万作为标准。
再者,按照2015年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存款超过50万的储户占比只有0.37%,即使是现在最多也只有0.5%。按照这个标准,存款超过50万就算是现在的富裕家庭了。
第三个,家庭月收入要超过1.5万。通常一个三口之家,二个人参加工作,只要两个人工资收入加在一起超过1.5万就算是富裕家庭了。资料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月收入在3-7000元之间,而只有3%的人月薪超过了7000元,如果夫妻两人的收入加在一起可以达到1.5万,即使是生活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也应该可以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
第四个,拥有价值在50万以上的投资品。有些家庭并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觉得银行存款无法保值增值,就投资了股票、基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的投资品。所以,也要把拥有价值50万以上资产的家庭包括在内。如果你在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品种上的价值超过50万以上,也可以算作是富裕家庭了。
现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衡量一个富裕家庭恐怕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判。业内人士列出了四个标准,它们分别是:全款买房、家庭存款过50万、家庭月收入超过1.5万元,以及拥有其他投资品种价值超过50万的家庭。其实,以上四项标准制订得并不算很高,只要你符合其中一个,就算是富裕家庭了。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2
在工作的城市有一套全款的房子,有稳定的收入
众所周知,房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一栋房子的价格往往高达数百万元。对大多数人来说买房很难。目前,在城市里,许多人一开始都是选择租房。在人们买了房子后,因为大多数人买房都是首付抵押贷款,所以人们必须承担20年或30年的房贷。以后每个月都要还房贷,房贷压力比租金压力还要大
例如,一套150万元的房子,不仅需要45万元作为首付,贷款30年还需要每年6000多元的房贷。压力很大。可以看出,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生活压力都非常大,所以如果你在工作的城市有一套完整的房子,就不会有抵押贷款压力和租金压力。没有住房贷款和租金的压力,人们的经济压力将大大降低。如果再有稳定的收入,这些家庭将属于富裕家庭。
存款在20-30万元,房产净值50万元以上
一些房地产专家表示,放眼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够持续繁荣50年以上。顾名思义,中国房地产已经高速发展了20多年。是时候进入拐点了。因此,近年来,许多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开始转型。例如,万达从房产转向文化旅游行业其实是明智的。
此外,在万达的多次内部会议上,王健林也提出,今后要彻底放弃房地产行业。正如专家所说,近年来,房地产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所以许多家庭在分配资产时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银行存一些现金并买房是很常见的。根据这个计算,如果存款是20-30万元,那么50万元的房产净值也是一个不错的水平。
家庭累计月收入超过1.5万
人们的收入是储蓄的主要来源。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人有工作,如果他们的月收入超过15000元,这表明他们相对富裕。如果月收入是15000元,那么平均每人7500元。这个薪水是很多人想要的。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就业人员的月薪已达7500元,仅为3%,相对较少。
手头有很多投资资产
仅仅从存款水平来衡量你是否富有是片面的。拥有大量可投资资产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富人。根据招商银行2020年底公布的数据,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已达241万亿,其中净资产超过1000万的人数约为262万。
一般来说,拥有大量可投资资产的人不必太担心住房问题,他们的收入非常稳定,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这些人手中有大量可投资资产,他们的实际经济实力不容低估。属于货真价实的有钱人。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富人越来越多。如何成为富人并过上富裕的生活必须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不过,这些条件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毕竟,每个人对富人的衡量标准都不同,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来代表每个人的观点。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过着薪水有限的普通生活。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必须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尽量存钱,积少成多,长期下来,自己得手里面也会拥有一份可观的存款。
现在什么家庭才算大户人家了3
有钱人4个标准
第1个标准,自己的名下有房产。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居住在城镇当中的人民,在城镇当中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真的是幸福的事情,当然不是所有的,拥有房子的’居民都有房产。
有些居民们虽然住着自己的房子,但是却没有房产证,如果没有房产证的话,虽然不影响居住,但是,如果想要转手卖掉自己的房子,价格会有所折扣。
第2个标准,没有债务。
对于很多人来讲,如果没有债务的话,那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房子都是需要借贷的,人们在借贷的同时,自己也就有了债务。那么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有钱人,因为真正的有钱人怎么会欠债呢?
但是中国社会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丰富的背景,没有雄厚的实力,只能够依靠贷款,他们在还贷的过程当中,自己现在的房价也有所上涨,那么有些人就会考虑转手把自己的房子卖掉。
第3个标准,可供使用的活动存款达千万以上。
这样的标准恐怕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有钱人。真正的有钱人是在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他们有些时候存款是非常多的,当然这当中他们借贷了很多钱,如果是用借贷的钱来充数的话,那算不上是有钱人。因为这些钱他们是需要还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存款。
第4个标准,财富自由。
实现财富自由的人他们是非常潇洒,即使可以,不用上班,他们也能够养活自己。因为他们的财务足够多,将他们的个人财产放在银行里面,每年拿的利息就可以养活自己和家庭。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是真正的实现了财富自由,不被别人所拘束
也同样不被这个社会所拘束。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工作的,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往往不需要工作,当然他们可以用自己的钱用来投资,但是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以前穷却有存款,如今富了为什么反而人人需要借贷度日?
第一、居民负债增加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过去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一直是呈上涨趋势的,不论是居民工资水平还是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按理来说居民可用于储蓄的资金应该更多了,对应的储蓄率应该增长才对,那为何储蓄率反而下降了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居民的负债增加了。
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随着各地房价不断上涨,有很多居民的收入都用来买房了,大家平时攒下来的钱不是用于当作首付,就是用来偿还月供,所以真正剩余可用于储蓄的钱并不多。
除了房子带来的负债之外,最近几年随着借钱渠道越来越多,借钱越来越方便,居民负债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车贷、网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等。
在债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居民很多收入都用来偿还负债,所以负债率不断上升,而居民的储蓄率却不断下降。
第二、消费水平更高了。
居民储蓄率下降,除了跟居民负债上升有关之外,我国整体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放在几十年前,大家手头有钱也不敢花,都是老老实实的放在银行里面存款。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现在大家能够买的东西很多,除了吃穿住行之外,大家还会购买各种电子产品、购买各种教育产品、娱乐文化产品、旅游等等。
这些消费产品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之下,大家的支出也不少。
而居民的消费能力之所以被释放,一方面是大家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收入的增长充满信心,所以有了钱之后很多人都不会放在银行里面存款,而是拿去消费。
另一方面最近十几年随着信用卡、分期消费、网贷等借贷渠道的不断出现,即便大家没钱也可以透支消费,这更激起了广大年轻人消费的欲望,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很多年轻人其实都没有储蓄,更多的都是透支消费,然后每个月的收入当中大多都拿去偿还信用卡或者网贷了。
第三、理财多样化
放在几十年前大家手头有钱了,大多数人都只能放在银行里面存款,所以储蓄率高很正常。
但最近十几年我国理财市场越来越完善,大家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存款之外,大家还可以选择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信托、企业债、股票、基金、贵金属、期货、私募等等。
而且相比银行存款而言,其他理财产品收益更高,毕竟目前银行存款利率是比较低的,目前大多数银行的存款利率都不超过3.5%,这个利率基本上跑不赢通胀水平。
所以对那些有钱人来说,很多人并不会把钱老老实实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更多的人都会把钱投入到一些风险性的理财产品当中,追求更高的收益。
比如目前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大约是1,02万亿左右,但是包括股票、基金、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方式的理财余额有可能比住户存款余额还要多。
比如截止2021年末,A股的总市值已经达到92万亿左右,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另外截止202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超过25万亿,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2万亿,信托管理资产余额超过20万亿,把其他理财产品管理资产余额全部加在内,保守估计目前除了银行存款之外的其他理财产品余额至少达到180万亿以上。
虽然这里面有部分产品是重复的(比如股基公募基金以及股票),还有部分理财产品是机构理财,但估计居民理财也不少,保守估计也得达到1,00万亿以上,这个规模跟住户存款余额相当。
所以在理财越来越多样化的背景下,住户存款余额减少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