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每一次大幅回撤,往往是绝佳的入场时机,这是历史主句告诉我们的。本轮医药板块从2021年2月下旬开始,已经在下探的路途中走了超过一年半,中证医药100指数的回撤幅度已经超过30%。借着今天的机会,和大家盘一盘医药板块基金,由曾新杰管理的富国生物医药科技混合基金。
01 复合型背景的医药主题新生代基金经理
偏激一点说,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基民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优秀基金经理对于基金业绩的重要,在医药板块尤其如此。曾新杰是最近两年,在医药领域表现优秀的新生代基金经理。
一方面,北大医学部毕业,难能可贵。在各行业的投研中,医药行业的投研难度位居前列。要在医药板块做出超出行业整体的表现、大幅领先同主题产品的表现,不仅是操盘能力的挑战,更是医药专业认知层面的挑战。
曾新杰具备扎实的医学背景,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五年制医学本科,如此教育背景让他在理解医药行业方面,具备优势,尤其是当前医药行业进入创新研发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同时获得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硕士。曾经理是业内为数不多同时具备医学与经济、金融复合教育背景的基金经理。在懂医药之余,他对于投资技巧与理念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其2015年7月起任深圳物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2018年5月加入富国基金任行业研究员,目前管理着富国生物医药科技混合、富国天源沪港深混合,合计在管资产超过13亿元。
02 近全方位剖析—–富国生物医药科技混合的“成绩单”第一,基金业绩表现强于指数。
富国生物医药科技自2019年3月成立至今,累计收益率近8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近46%,同类基金平均业绩57.9%。细看年度收益,2020年阶段涨幅86.46%,2021年在行业整体遇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正收益(0.5%)。在曾经理麾下,本只基金获取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第二,基金仓位高,且持仓集中度高。
总的来说,富国生物医药科技较少择时,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细看其资产配置变化,股票净占比长期保持90%附近,没有出现风格偏移的情况。
此外,基金持仓集中度高,基金前十大持仓股占比长期维持在50%上下,这也是医药板块基金的普遍现象。事实上,高仓位与高集中度也会带来较高的净值波动,这一点在基金业绩上也有所体现。本基近一年波动率为28.73%,较高,最大回撤为36.68%。
第三,基金换手率较高。
多数医药行业基金换手率较低,以持股为主,而本基金换手率较高。曾经理会结合行情在个股和行业间均做出较大的变动,在牛市与熊市中均表现优异。
数据显示,本基2022年半月报中换手率为270.63%,这已经是连续下调换手率的结果。当然,经过分析,基金的换手率并非主要来自于择时或风格偏移导致的大类行业配置变化,而是来自于医药子行业版块轮动和版块内择股变化。
03 曾经理的投资“三板斧”
分析一只基金,不能单纯停留在基金数据,而要深入分析基金经理的投研动作。只有透视一只基金,我们才能判断基金当前业绩表现能否持续。
第一,曾经理的赛道论。
曾经理坦言,自己不具备押注风格的可靠能力,而是坚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以赛道、市值、市场偏好来区分。
根据股市规律,短期风格有涨有跌,追逐风格风险极高,而拉长时间线,具备广大远景的优秀公司会通过其持续的价值创造,消化估值,它们才能持续为投资者带来回报。这才是做时间的朋友。
第二,曾经理的选股能力。
富国生物医药科技偏好医疗服务(CXO)、医疗器械板块,在他任内,基金持有的医疗器械市值占股票市值比均值达到22%。
用曾经理的话说,他的选股主要遵循“一方面坚持长期持有具备广大远景的优秀企业,同时也加大布局估值合理、长期有成长空间的标的”。其选股能力优秀,22H2中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中的健麾信息是今年以来行业内少数获得正收益的个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理没有放弃CXO,而是持续深耕。从富国生物医药科技混合2022年三季度的重仓股结构来看,CXO类企业在其中占比仍然较高。理性来看,CXO不仅符合此轮医改鼓励研发、鼓励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导向,而且也是力求降低集采影响的一种恰当选择。
第三,为数不多可以投资港股的基金。
本基金在投资A股之余,可以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市场相关企业。专业人士表示,港股中包含很多生物医药领域优秀的上市公司,同时也包含了A股市场稀缺的和生物医药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和外资公司,这有利于基金经理全面分享该领域的资本红利,这也是曾经理大展拳脚的舞台。
04 曾经理看医药板块的后期走势
我特别关注基金经理对于所投资板块的公开发言,尤其是在板块遭遇危机的时候。基金经理的表态不仅说明其投资态度,而且能让我们看出他是不是股市的投机分子。
曾经理一以贯之地看好医药板块,针对近期板块的“小回暖”,他认为“上涨趋势有望维持”。
一方面,他认为“医药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处在10年较低的水平”,并且公募基金配置的仓位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数据确实如此,当前医药生物(申万)行业PE(TTM)估值仅23.12倍,处于10年来1.32%分位。如此低的板块估值虽然不代表一定获利,但是可以说明行业已经进入“高胜率”阶段。
另一方面,他认为“医药行业的需求长期确定且比较稳健”。这同样有数据佐证,Wind数据显示,目前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的药企中,获得盈利的数量占比达86.36%,而且整体业绩较佳。业绩助力,传递出积极信号。
整体而言,集采的风波正在逐渐平息,政策的力度出现调整;而且,医药板块旺盛的消费需求是企业未来成长的不竭动力。医药板块始终是值得关注的“长牛板块”!
05 医药板块投资的风险点
曾经理没有一味鼓吹医药板块的机会,事实上,他常常提醒基民风险。
他认为,“市场的潜在风险来自对高估值公司质地和成长空间的错误判断”,真正有广大远景的优秀公司依然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增长持续给社会创造价值、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有的公司业绩无法承受大众对他们的高预期,就容易因为盈利下挫给投资人带去损失。
不仅如此,今年在全球衰退以及通胀的情况下,医药板块海外需求可能也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
那么医药板块还能上车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逻辑依旧成立,目前行业的估值处在长期比较低的水平,正是入局的好时机。当然,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降低短期波动,稳健获取长期收益。
基金市场已无千亿顶流,广发刘格菘回撤30%,其他板块的走势如何?
其他的行业的公司,股票的价格下跌的也是比较厉害的,白酒板块的下跌已经超过了15%,外导体行业在两个交易日内的下跌已经超过了10%。
这一段时间A股市场当中80%以上的投资者都已经出现了超过17%的亏损幅度,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波动是比较大的,而且市场拥有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在这一段时间应该回撤。
很多基金经理都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亏损
A股市场的普遍下跌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对于那些基金经理来说,其实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在他们任职期间亏损的幅度已经超过了15%,甚至有一些基金经理的亏损幅度已经超过了30%。很多基金经理都已经进行了道歉,不过这一次下跌并不是因为基金经理的个人操作出现了失误,是因为整个市场的行情是比较差的。
半导体行业的下跌幅度是非常大的
我相信很多人这一段时间都已经关注到了半导体行业的下降幅度,半导体行业在短短两个交易日的时间之内的下跌已经超过了10%,这是很多行业都没有能够做到的。半导体行业的表现之所以会如此差,主要是因为缺乏了资金。
很多人对于A股市场已经没有了任何信心
市场当中的很多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很多优质资产已经没有了信心,因为80%以上的资产的价格都是高于价值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投资任何产品都会出现亏损的结果的。
这一段时间很多投资者都面临着非常困难的选择,继续持有股票会面临着更大的下跌,如果卖出股票的话,那么自己所需要承担的手续费也是比较多的。
基金回撤是什么意思
基金回撤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账户净值由最高值向后推移,直到净值回落到最低值时,期间净值减少的幅度。通俗的理解,回撤可以等同于跌幅,是正常的基金行情波动过程。同时,最大基金回撤率可以体现出该基金的风险程度,如果该基金的最大回撤率远小于其他同类基金,那么说明该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相对比较安全。因此,在购买基金的时候,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的回撤率来判断是否可以买入。一般来说,基金的回撤率越大代表基金反弹的机会越大,同时风险也会增加。基金的回撤率越小,代表波动越小,风险也相对较小。所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者可以挑选一些回撤率较大的基金,而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挑选回撤率较小的基金。拓展资料:一般来说,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往往风险越大,在基金投资时也是如此。所以,在选择基金时不能只看投资业绩,也需要兼顾基金的风险,尽可能选择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基金。而最大回撤是衡量基金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最大回撤如何指导基金投资 的呢? 很多时候基金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持有人却没有赚到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只看到基金的业绩,而没有充分考虑它的波动性。市场波动时,基金净值产生回撤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回撤太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做出些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所以,在投资基金前,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如试想一下在一段时间内,购买的基金下跌多少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基金品种和仓位。现在许多理财平台在投资前都会要求用户做风险测评,测评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 如果一只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我们风险偏好相匹配,那么在市场下跌时,这只基金的波动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对我们的心态影响较小,因而更容易实现长期持有。甚至在基金产生回撤时,由于我们对这只基金的波动特征足够了解,在资金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适当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为未来的盈利创造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