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5日电 (董文博 付健青 张猛)只要一有“风”,市场就有动作。
8月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震荡收跌,白酒股纷纷走弱,盘初个股尽墨,截至收盘海南椰岛、青海春天、古井贡酒、迎驾贡酒、五粮液等跌幅居前。
电子烟概念股劲嘉股份收跌近5%,亿纬锂能、朗特智能跌逾2%;天音控股、蓝思科技飘红;港股思摩尔国际低开逾5%维持震荡走势。
此外,主营生长激素的企业长春高新跌停开盘,虽盘中多次开板,但临近尾盘回封;安科生物开盘跌逾9%,盘中最深跌近17%。
直接点名
上述行业和个股的异动,和前一交易日的市场消息脱不了干系。
8月4日,科技部网站刊发题为《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部分癌症和饮酒有关》的文章。该文章指出,研究表明,2020年加拿大有7000例新癌症病例和较重的饮酒模式有关,其中包括24%的乳腺癌病例、20%的结肠癌病例、15%的直肠癌病例和13%的口腔癌和肝癌病例。
来源:科技部网站
文章援引成瘾和心理健康中心(CAMH)的Kevin Shield表示,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1类致癌物。酒精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增加,癌症数量将进一步上升。饮酒可通过多种方式导致癌症,最主要的是破坏DNA。虽然DNA需要发生关键数量的突变才可能导致癌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DNA的损害会逐渐累积。
8月4日晚间,新华社刊文《警惕电子烟流向未成年人》称,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已明文规定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但部分裹着“绚烂外衣”的电子烟依旧在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一些潜藏的风险也值得警惕。
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对电子烟的管控也在不断升级。但电子烟对于未成年人健康的侵害还在继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初中学生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69.9%,电子烟使用率为2.7%,与2014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4.9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来源:新华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6月1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网站就发布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侵害“守护成长”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各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组织在售烟网点的明显位置张贴有关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专用宣传标识或警示标语。同时,该方案要求,有关部门应该持续加强电子烟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健全电子烟监管工作体系,提升监管效能,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防范电子烟市场乱象“死灰复燃”。
同样是在8月4日晚间,新华社“新华视点”发文《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指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文章称,家长不必要的身高焦虑容易被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并放大。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医药代表利用家长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其实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生长激素的,不然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来源:新华社
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长春高新8月5日午间在回答投资者关于生长激素的问题时表示,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国家对于生长激素的销售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产品均销售至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医疗机构。
来源:深交所互动易
业内怎么看?
连日来,从教育到游戏再到酒、电子烟、生长素,皆和民众健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烟酒对人体的健康长远来讲,还是有一定的损害的,所以从常识角度,民众都知道需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客观而言,因为是常态化的一些情况,故对行业的影响不大。增高针的影响相对更直接一点,从科技角度直接点明了部分医美行业存在的问题,因而会对相关的企业产生直接的效应。
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指出,这是一系列针对社会发展中新的科技现象,官方评论要表达态度。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对速度的追求改为质量的提高,针对一些不违法、又不健康的新产业,政府要有明确的态度,有鲜明的政策引导。
许维鸿称,“从烟草到网络游戏,公众其实是对政府有期待的,希望能适度进行干预和引导消费理念和行为,而非放任企业为盈利而牺牲社会和谐。”
万联证券研究所研究总监、大消费行业组长陈雯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认为,受到此前教育监管政策的溢出影响,短期监管关注板块的投资情绪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仍应以更长维度的视角去看待行业发展,例如酿酒,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除了饮用外更多地承担了社交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均较为刚性,从这个角度讲,高端白酒的发展确定性最高。
对于白酒板块,国信证券在8月投资策略表示,当下市场可能更多的担忧长期根本性的投资逻辑发生改变,情绪难以一下子扭转,风险释放还需要一些时间,预计短期板块会延续震荡走势。长期来看,优势酒企业绩有望逐步消化较高的估值,板块内部走出分化行情。
医美方面,陈雯指出,生长激素并非我国医美消费的主流项目,然而我国违规的医美现象确实大量存在,也亟需整治,但“一刀切”监管的概率不高,医美本质上还是需求推动,来源于人心中对美的自然追求。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违法违规机构和厂商的出清,合规机构和厂商有望受益。(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