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或将震荡向上,不悲观不妄喜。
国内经济结构表现分化,或仍处于弱复苏态势。
(1)消费依旧疲弱。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增速下滑较为明显的行业集中在下游消费品行业;
(2)房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滑。即便2023H1房地产销售面积回暖,其投资增速或仍将继续探底;
(3)制造业驱动力或仍处于上行通道。10月在长假叠加疫情频发影响下,拟合工业用电仍取得约3.6%累计增长,为7月低点以来连续3个月回升。
风险偏好或将阶段性维持较低水平。展望A股市场,我们判断虽然反转行情或将持续,但基本面、剩余流动性复苏偏弱,叠加情绪面波动较大或掣肘A股,呈现出:震荡向上的态势。一方面,参考越南、新加坡等国家,我国或正面临疫情政策调整、感染病症爬升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仍具备韧性,通胀或有反复可能。唯有静待情绪面波动下降、剩余流动性及基本面复苏逐步增强,A股市场或方可以走出更为明显的上涨行情。
A股或拾级而上,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或更具弹性。
我们复盘了沪深300与中证1000的历史表现,市场反转期间均演绎上涨行情的共计5次;从年化涨幅来看,中证1000的年化收益高达152.0%,明显好于沪深300的收益水平。然而,中证1000与沪深300也并非每次都同步上涨,历次沪深300上涨而中证1000下跌多源于贴现率快速上行背景下的估值调整。不过,我们预计本轮中证1000不会面临估值约束,并有望与沪深300同步开启反转行情。一方面,无论是估值本身亦是估值历史分位数,中证1000均较为便宜;另一方面,我们判断10年期国债收益率(贴现率)不会过快上行,原因包括:(1)本轮经济复苏或是“弱复苏”,预计实际利率上行速率将偏缓和;(2)地产风险持续存在,预计利率水平将持续维持低位。这意味着,在本轮A股反转行情中,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将有望表现出更高的弹性。
配置建议:(一)成长风格或仍将是市场主线,包括:(1)高端制造:电力设备(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能源金属)、机械(通用、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和军工。(2)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计算机(金融与电力相关的信创)、半导体设备及医疗器械。(二)宽基指数重点关注中证1000。(三)券商布局正当时:“赔率”受益于流动性扩张周期,“胜率”静待基本面“反转”。(四)左侧逢低布局出现基本面回暖迹象的消费行业,包括:社会服务、医药生物(医药商业 医疗服务)、黑色家电、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 饰品)、食品饮料(食品加工 白酒)及房地产服务。(五)重视大周期趋势,看好黄金和船舶。
风险提示:(1)海外通胀超预期;(2)国内疫情反复;(3)工业用电明显下滑;(4)地产风险加剧。@小枫Looks
#投资机会##股票交流##股票财经#
投资中小盘股票有哪些好处
投资中小盘股票的好处,简单来说,风险大,但同时收益高,见效快。
风险和收益都很高,相信大部分朋友在提起股票的优缺点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不过作为入行许多年的老股民,我想说,股票的优缺点可不能只用这六个字概括,这就具体的介绍给大家!
开篇之前,我先给大家送上一个福利,看看我精选的3只牛股当中,有没有合你心水的:【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股票投资的优点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通常来讲,购买股票的好处是下面几点:
(1)流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变现也很快:只要想卖,基本随时能把持有的股票卖出,在下个交易日不仅仅能够获得股款,还能够获得现金。
(2)非常安全:毕竟是受相关部门监管的正规市场交易方面的各种损失也不用去担心。
(3)有可观收益:不得不说,只要投资的决策和方向对了,那么收益是非常好的!
但A股市场上近几只股票,如何知道哪只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呢?不妨直接点击这里,即有专业的股票分析师为你分析股票发展潜力怎样,值不值得买入!【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投资的缺点
而投资股票也具有以下缺点:
(1)不确定因素多:股票市场不确定性的因素非常多。打个比方永远忘不了的2015年股灾,可以说是“千股跌停”!这在投资市场来说,确实是比较惨的一幕!
(2)收益高的话风险自然也是高的:购买股票后,公司成长或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股东都能够凭借手中的股票分享到,也需要共同担负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的。
(3)进入要求多:投资股票,不像是买菜吃饭,需要我们去掌握专业知识、投资经验等的投资管理能力,还需要有良好且稳定的投资心态。要是没有这些知识储备跟经验,任意买的话,造成损失的概率不小!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看看这个股市播报,了解股市的最新资讯,及时了解股票相关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规避亏损风险。【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先稳后攻!头部券商A股中期策略出炉:下半年回避什么?布局哪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 2022年行至半程,在经历了剧烈的波动、震荡反弹之后,A股下半年将如何演绎?
对于A股下半年的走势,大部分券商均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其中兴业证券表示需要告别熊市思维;中信建投证券预计在新一轮政策加码后,市场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信达证券判断存量资金补仓将带来牛市的氛围;而中信证券更为乐观,认为下半年经济将拾级而上,A股慢牛重现。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下半年的反弹,券商多用“波动中继续修复”、“ 谋定后动”这些表达来描述上涨行情并非一蹴而就。
在投资风格上,券商之间产生分歧。中银证券表示,结合上半年估值挤压和盈利下调的充分定价,成长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平安证券称,内外周期的错位使得中资资产短期更具有全球吸引力,增量资金的流入不断强化市场情绪的修复,成长景气更高的行业弹性更大。
但是中金公司则认为,市场风格切换至成长的契机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及中国稳增长等方面的进展。光大证券表示,下半年在盈利下行的背景之下,预计价值将跑赢成长,消费将跑赢制造。
至于下半年的布局方向,高景气赛道、稳增长板块以及大消费是券商提及较多的布局主线,特别是光伏、新能源整车、一线白酒以及家电等细分板块被重点关注。
在券商看来,2022年下半年A股有望实现拾级而上行情。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积极有利因素逐渐增多,中国经济下半年将会急起直追,预计二季度是年内经济低点,下半年经济将拾级而上,三、四季度单季经济增速水平将重回强势,全年仍有望实现一个在全球范围看相对合理较高的增速水平。在市场方面,中信证券预计,政策合力支撑经济快速修复,外部风险压力缓解,A股慢牛重现,年内行情可分为情绪平复、估值修复、估值切换三个阶段,当前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
在中金公司看来,中国股市当前估值处于 历史 区间偏低水平,具备中线价值,但下半年市场内外部环境仍可能面临一定挑战。下半年市场上行空间需更多积极催化剂支持,中期不宜过度悲观。流动性方面,利率水平可能稳中趋降,股市流动性好转则依赖风险偏好的改善。对投资者而言,行业配置上应以“稳”为主,先守后攻。
中信建投证券称,短期A股市场在“黄金坑”反弹行情之后,依然面临一系列基本面挑战,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等待逢低布局,预计在新一轮政策加码后,市场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且成长风格将领先。
国泰君安指出,2022年下半年,经济预期好转,风险评价下降,风险偏好回升,上修指数运行区间。
光大证券认为,盈利的不确定性与预期的下调仍然将是市场需要克服的阻力,拐点或许将在四季度。三季度市场可能整体维持震荡,并且有阶段性下行风险。若经济出现好转,市场的拐点将有望出现在三四季度之交,四季度市场指数或许将有更好的表现。不过前期市场低点已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安全边际。
海通证券判断,市场趋势向上,但仍可能阶段性休整,盈利下修是触发因素之一。尽管A股整体估值不算高,但相比4月底的低点,对盈利下修的缓冲作用可能有所减弱。性质上判断,今年盈利预测下修对市场的冲击,类似2020年7月。
2022年第二季度A股反弹以来,成长股表现出色,站在当前时点,下半年究竟是价值还是成长策略占优,券商机构间看法产生分歧。
招商证券认为,根据A股所处的阶段,下半年将会演绎从流动性驱动到社融驱动的特征,对应的将会演绎从小盘成长到大盘价值的风格演变。
和招商证券一样,光大证券也认为,下半年,在盈利下行的背景之下,预计价值将跑赢成长,消费将跑赢制造。预计消费与稳增长将在下半年有突出表现。同时高股息策略也值得关注。
不过,中银证券、平安证券等多家券商下半年则更看好成长股的表现。中银证券表示,中游制造集聚的高景气成长下半年相对盈利优势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结合上半年估值挤压和盈利下调的充分定价,成长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
平安证券指出,2022年的市场环境中,外有新增的通胀压力,内有短期疫情冲击,政策刺激中稳增长和调结构兼有。本轮市场的选择和2020年更类似,成长仍然是下半年市场的重要配置方向。
国泰君安也认为,随着经济底与市场底确认,稳增长政策落地,投资人从恐慌避险转向适度接受风险,投资风格从仅强调业绩确定性类现金资产转向需求边际改善的盈利高增长板块,看好受益于政策支持、增量经济带来的需求恢复弹性较大的成长类公司。
在整体配置上,券商多数认可下半年布局“稳增长”、高景气板块与大消费三条主线。
中金公司建议在海外持续加息预期背景下适当减配上游周期,关注三条主线,一是“稳增长”或有政策支持的部分领域,如基建(传统基础设施及部分新基建)、建材、 汽车 等;二是估值不高且与宏观波动关联度相对不高的领域,特别是部分高股息领域,如基础设施、电力及公用事业、水电等;三是基本面见底、供应受限或景气程度在继续改善的部分领域,如农业、部分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业、煤炭,及光伏与军工等。
华泰证券给出的配置思路是,把握二季度后重大边际变化和已有逻辑的交易程度,美债贴现率压力见顶、产业链利润分配压力见顶、当前产业周期、通胀结构、地产宽松的股价隐含预期程度不高,由此,中游制造为首选,必需消费次优。细分品种中,结合自下而上逻辑,中游制造考虑机械、电子、 汽车 、电新、军工。
光大证券认为下半年消费内部有三条细分主线值得关注,一是景气确定性高,基金底仓的白酒与医药;二是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 汽车 、家电;三是景气度有望修复的社服、商贸零售。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行业可重点关注军工、光伏、新能源车产业链、 汽车 、食品饮料、煤炭、券商等;主题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国企改革等,指数中期战略性关注科创板。
广发证券在行业配置方面,建议拥抱“政策暖风”的中国优势资产,关注疫后修复、“再加杠杆”、通胀链传导三条主线。
首先,关注兼顾内外需的确定性,如光伏产业链、 汽车 及零部件、新能源 汽车 、 汽车 电子,居民补偿性消费方面的零售、 体育 、 旅游 ,以及政策发力刺激的家电、 汽车 。
其次,建议关注居民、企业、政府“再加杠杆”潜在方向,如地产及销售to-C链、互联网传媒、创新药、煤化工、风光等。另外,建议关注上游资源及材料“供需稳态”,如煤炭、钾肥,以及养殖业供给收缩利润改善。
主题投资方面,建议安全与转型诉求兼顾,关注能源安全和国企改革主题。前者如煤化工、油气设备、光伏组件、风电零部件,后者如航空航天、绿电。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