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一些年份的朋友,都很重视公司基本面的状况,毕竟股神巴菲特始终念叨着买股就是买公司,如果连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都搞不清楚,想要把股票炒明白,恐怕不太现实,既然谈到基本面,就少不了调研,可惜啊,不少投资者都陷入了调研的误区之中,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问题聊清楚。
前一阵子,无糖饮料特别火爆,也带火了一系列A股产业链,比如这个赤藓糖醇,为了了解无糖饮料究竟有多大的市场,不少投资者买回来一大箱“某某森林”,请街坊邻居二大爷三大妈品尝,唯一的要求呢,就是喝完谈谈口感,说说自己是否会主动购买。
这样的调研十分有仪式感,似乎通过这样的草根调研,能够额外获得投资的安全感,可事实上呢?太多人都搞错了对象,方向错了,越努力差得越远,就拿这些新潮的饮品来说,先不管样本数量是否足够,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类产品的受众主要都是年轻群体,让二大爷三大妈喝一通,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呢?
更何况,很多时候,需求并不能直接问出来,别人客套一些说很好喝,会复购,难道我们做投资就完全取信了吗?与其这样,倒不如去货架上看一圈,和营业员聊一聊补货频率,看看那些付出真金白银的顾客到底是怎么说的。
另外,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潜在用户的感知度是有限的。早在100多年前,福特汽车创始人也曾经到大街上和人攀谈,想了解人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交通工具,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我们尊重调研结果,最合理的努力方向应该去投资优质的马场,努力选育出更优质的骏马,但福特却没有满足,他反问大家为何需要更快的马?
人们笑了,“当然是能够更快到达目的地,节省时间呗”,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速度,于是福特制造出了汽车,最终大获成功。
当然,草根调研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要避免走入误区,拿着有问题的数据当结论,投资难免走向歧途,不光如此,每个人的需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婚前和结婚后,消费观念都可能出现巨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做草根调研的时候,需要尽可能让调研群体的类别多样化。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我们的调研效率,比方说投资一家公司,想了解它的生产线情况,除了实地探访之外,还可以上短视频APP瞧一瞧,搜索关键词,看看是否有厂妹记录打工人的一天。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互联网上的内容,一般是负面评价容易火,人们天生抗拒吹捧的东西,另外作为发布对象来说,和老板本身就不是一个立场,自然不可能说好话,这就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负面舆情的工具。强调一点,无论是软文还是恶评,都需要综合来看,也需要明辨真假,最后是否投资,不能光凭这些素材,只能当成一个参考维度。
聊完调研的方法,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感悟,做投资绝不能满足于第一层结论,在已知的逻辑基础上,往深了再想一想,想要获得投资的安全感,最终只能是自己给自己。
【注:以上仅作为技术教学,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