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为经济未来而挺住股市中国金融到底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如果我们确信在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之下,中国经济未来必须高质量发展,那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股权市场就该是金融的重中之重。中国金融结构就必须转向: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股权市场为主,债务市场为辅。但目前看,这个转向十分艰难。

或许,不是金融管理者不想,而是行动被某些固有观念困扰。典型的问题是:货币政策到底应当是短期政策,还是必须兼顾长期、中期、短期的政策?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应当是短期政策,所以它只关注金融系统中的短期流动性是否充足。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性质,却需要货币政策供给大量的长期资本。这就是矛盾,不解决这对矛盾,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就容易落空。

正因如此,货币政策必须兼顾经济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需求,而绝不能仅仅关注眼前。为此,金融管理者应认真研究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货币政策方式。

当前,中国货币杠杆已近8倍。在此前提下,商业银行已经很难应付高杠杆下的长期信贷供给。在中国经济亟需动力的情况下,降低货币杠杆,不能靠收缩贷款,而可能更加合理的要求是:货币政策“加糖降水”——通过增加长期基础货币供给以大幅压低货币乘数,从而破除中国金融市场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趋势,有效引导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化、资本化。

为此,金融管理者必须权衡: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活跃、积极向上更重,还是企业临时多一点短期贷款更重?尽管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作为金融管理者,其内心是不是应当有秤?

应当明确:货币政策关注经济未来不等于“透支未来”。为支持经济未来而支持资本市场良性发育,这当然需要央行改变思路,需要央行通过投放长期基础货币去培育经济的未来。但可以肯定:鉴于提高长期基础货币供给同时可以减低货币乘数——即“加糖可以降水”,所以关注未来的货币政策不会导致M2的过大增幅(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换句话说:“加糖降水”不会刺激通货膨胀,而且它更不属于“大水漫灌”或寅吃卯粮的“透支未来”。

大家还应当看到:当美国死磕中国科技之际,股市是科技资本展开竞技的重要战场,这一点我们必须看清,而且必须提防。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钮文新为经济未来而挺住股市中国金融到底孰轻孰重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