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功能不能厚此薄彼

中国目前已经有2亿股民,也就是说刨除未成年人和太老的老人外,每10个人当中就有2个人持有股票。当然,如果你是在城市里,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中,这个比例会更高。虽然,这么多人炒股,但是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股票/股市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看不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满怀希望地来,伤痕累累地走。

在很多人眼里股票/股市就是来发财的地方,是合法实现一夜暴富的地方。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股票/股市诞生以来发展了200多年,衍生了很多功能。但是,如果我们回溯到根源会发现股票最初的功能只有一个融资。

中国的股市最初的性质定位来自于总设计师的一句话:“资本主义可以搞股市,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嘛……要坚决地试,搞不好可以关掉嘛!”所以,在中国股市开市的伊始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国企脱困。1998年到2000年国企3年脱困,大批国企上市,这里面有一些后来成为了长牛,比如:五粮液,但是更多的公司后来成了僵尸股甚至破产退市。

这一波国企脱困行情之后中国股市于2001年见顶,后面连续4年阴跌。当时,我还没进入股市,报纸上经常看到的都是吐槽上市公司是铁公鸡,不分红只融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企脱困上市的公司存在一个国有股不流通的问题,这样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诉求是完全不同的。大股东没有意愿把公司的业绩做好。

这一问题在2005年达到极端情况,上证综指跌破1000点,市场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当股市最核心的功能受到影响时,往往也就是问题该解决的时候了。于是,有了那一波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的大牛市。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内,上证指数走出了涨5倍的大行情。伴随着牛市大涨,一大批金融,地产,重化工业等资金密集型企业上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现在的一些巨无霸,比如: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石油都是在那一波牛市中实现了IPO。然后就是连续几年的熊市。

再往后股市的任务从国企脱困,国企补血转向了支持新兴产业,于是创业板应运而生。从2013年到2015年开了一波4倍涨幅的大牛市。在此期间,以互联网,光伏,风电,传媒等为代表的中小创企业大批上市,代表包括:乐视网,华锐风电,华谊兄弟等。之后的事情我想现在多数股民都经历过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

休息了3-4年后,新的一波以半导体,信创,新能源,电动车,生物医药上市为驱动的行情发动,这里诞生了新股王宁德时代。

回顾中国股市最近20年的历史,每次行情都发生在融资功能丧失,或者国家需要扶持某些行业的时候。高潮过后通常是多数公司一地鸡毛,只有极少数龙头企业可以跑出来成为常青树。

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正如题目所示:融资功能不能厚此薄彼。目前,有一个板块需要大资金的支持,而这一板块的估值体系已经无法支持自身的再融资需求,需要借助外力恢复估值重新激活融资能力。是的,这一板块就是银行。

银行融资本身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支持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的融资环境依然是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疫情以来,连续两年的减费让利叠加放水支持经济,不仅仅使多数银行的资本内生能力受到削弱,同时也压垮了银行的估值体系。目前银行整个板块大幅破净,严重影响了银行股的再融资。

信贷投放还要继续增加,贷款利率还不能涨,银行股一堆可转债等着转股,大股东被迫以远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定增,还有几家的再融资批文续了又续,迟迟不敢启动。银行股现在是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短期内如果信贷投放不能停,贷款利率不让涨,那么能够解决银行再融资的方法就只剩一个了:估值修复。

我国目前银行体系贷款规模接近200万亿,今年增速平均12%,也就是说一年要增加20多万亿贷款,再加上其它资产增长,就算按照8%的核充率计算也要消耗近2万亿核心一级资本。2021年银行业净利润2.2万亿,如果按照25%的分红率,能补充的资本金只有1.65万亿。这和资本金消耗之间存在缺口。所以,目前银行的资本金问题长期需要银行提升盈利空间,短期只能依靠股权融资。

正所谓否极泰来,目前银行业急需一波估值修复完成股权再融资。此时证监会大当家突然发了一篇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并暗示国企和金融国企估值偏低,背后的深意引人深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融资功能不能厚此薄彼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