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皇帝和甄嬛的初遇和互撩过程,余莺儿是绕不过的一个角色。
余莺儿这个角色设定地很有意思,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在除夕之夜,余莺儿意外偷听到了甄嬛和皇帝的谈话,识得了那句“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又因甄嬛隐为了遮掩身份说自己是倚梅园的宫女,恰巧给了她逆袭上位的机会,而余莺儿也足够大胆,成功地抓住了上位的机会。
当甄嬛听眉庄说皇帝宠幸了倚梅园的宫女时,她便了然了一切。
因此,在甄嬛眼中,余莺儿不过是一个冒名顶替自己,靠偷得自己一点星光上位的人。加上余莺儿得宠之后,嚣张无比,暴发户心态淋漓尽致,自然就更瞧不上她。
所以,当她俩在御花园第一次见到的时候,甄嬛对余莺儿是一副不屑的姿态。
而余莺儿对待甄嬛的态度也格外狂妄,说宫里有莞常在吗?她的宫女提醒她:“小主,碎玉轩的确住着位常在。”
余莺儿说着向甄嬛面前走来,但甄嬛眼皮都不抬一下,完全不在乎她。
余莺儿走到甄嬛跟前,潦草地行了个礼,甄嬛也象征性地问她好。
听到甄嬛问怎么有雅兴出来走走,余莺儿毫不客气地讽刺甄嬛显摆自己:“我要服侍皇上,哪像莞常在这么休闲自在,不过我有句话要奉劝莞常在,要是姐姐身患顽疾,就不要出来,免得让人沾了晦气,平白招人嫌。”
余莺儿说这番充满攻击性的话时,流朱听了脸上立刻就有了愠色,而甄嬛脸上毫无波澜,一直对余莺儿睥睨而视,内心os应该是:呵呵~你算个鸟啊,在我面前嚣张个屁咧。
层次的不同,是人与人之间最无情的碾压。
甄嬛心平气和地说:“谢谢余答应提醒,不过我也有一事要提醒余答应。”
虽然甄嬛说是提醒,其实是要治一治余莺儿。
她说“听闻皇上向来喜欢礼仪周全之人,可是刚才余答应见到我并未向我行大礼,可见是对宫中礼仪还不熟悉,不如这样,我让侍女示范一次,也叫答应好好学学。”
你余莺儿不是借得皇帝宠爱如此嚣张么,我偏拿皇帝的幌子来治你。甄嬛故意让流朱示范给余莺儿看,就是明确告诉余莺儿,你连我的侍女都不如呢。
自以为得势、张狂的余莺儿哪能忍受甄嬛的教训,便嚣张地开骂:“你只不过是一个入宫无宠的常在,竟敢让本小主恭恭敬敬地向你行礼,你也配?!……莞常在不会真的以为论自己的位分就能定尊卑吧?皇上宠谁,谁的位分就高,否则位分再高,那也不过是卑贱之躯……”
紧接着皇帝出现,毫不客气地处置了余莺儿,并晋升甄嬛为贵人。
因为余莺儿的出现,穿着果郡王马甲撩妹的皇帝不得不现出原形,甄嬛和皇帝那种暗戳戳的互撩也彻底结束,两人的感情关系平稳落地,回归现实。
某种意义上,余莺儿给了皇帝和甄嬛这段互撩的恋爱一个缓冲地带,否则皇帝也不可能一直穿着果郡王的马甲谈恋爱不是?
说回正题,我为什么觉得甄嬛和余莺儿这场对话非常值得琢磨呢?
首先,两个人处在完全不同的认知层面,虽然同在一个时空中,但交流起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余莺儿以为她是这场对话中的那个强势方,但其实真正的强势的人是一句咄咄逼人的话都没有说的甄嬛。
这世间能展露无疑的嚣张和强势,都不是真正的强势。
其次,甄嬛和余莺儿都对彼此释放了优越感。
余莺儿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达到了某种优秀的高度,从宫女到受宠的小主,还投靠了后宫实力强劲的华妃,即便做错事受了罚,一唱自己拿手的昆曲,皇帝便又宠她了。
所以,按照她的世界观“皇帝宠谁,谁的位分就高”,而病怏怏没有皇帝宠爱的甄嬛,压根都不配她恭敬地行礼。
而在甄嬛的世界里,余莺儿这种一时得志就张狂不已的小人,无非就是后宫这名利场的炮灰。她若不是靠偷得一点自己的光芒,怎么可能上位得宠?所以这等小人,是不配她正眼瞧一下的。
然而,《甄嬛传》这样好的作品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
这时,甄嬛认为余莺儿是她的替身,但甄嬛不知道,她其实也是纯元的替身。如果把余莺儿、甄嬛、纯元放在一起,就像套娃一样。
职场食物链这种东西是存在于不同的局中的:在只有余莺儿和宫女太监等下人的局中,余莺儿自然是在食物链的顶端;在只有余莺儿和甄嬛的局中,甄嬛在食物链的顶端。
如果把甄嬛和纯元放到一个局里呢?
其间的道理,不言自明。
其实不只是职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处在某一种状态下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
就拿甄嬛和皇帝初遇互撩这段来说,也并不只是皇帝和甄嬛两个人之间的事。
首先,太后这边,早就发现了皇帝穿果郡王马甲去撩甄嬛了,而太后因甄嬛长得像纯元,怕皇帝又专宠影响事业,便从中作梗多次。
比如太后让苏培盛近身陪着皇帝,实则是监督。
皇帝第二次在御花园听到甄嬛的嬉戏声时,皇帝对随从们说“停,你们先回养心殿,朕自己走走”。实际意思是:你们都走吧,别打扰朕去谈恋爱。
苏培盛赶紧劝道:“皇上,太后才交代过奴才要小心伺候,奴才要不跟着伺候,那不是自个儿找死吗?”
苏培盛明确说了,太后交代的,要跟着伺候,这不就是监督吗,看皇帝和甄嬛的爱情火苗进展到什么程度,方便干预或者采取措施呀。
皇帝呢,爱情已经点燃了他,实打实的一个霸道总裁,他训斥苏培盛:“你现在就是在找死。”
再比如,皇帝和甄嬛第三次约会,皇帝都走了一半的路了,苏培盛呼哧呼哧跑来追上:“皇上,太后请您到寿康宫去一趟。”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叫皇帝去干啥呢?
啥要紧事也没有,无非就是问问皇后如今后宫还安静吗,皇帝管着前朝,后宫是皇后当家……等等无关紧要的话。
皇帝站立难安的样子,太后和皇后那么聪明看不出皇帝着急去赴约的心事?肯定知道啊,但她们就是故意拦住皇帝去和甄嬛约会呀。
其次,华妃也有介入。
皇帝的行踪后宫里的人哪有不关切的,余莺儿看皇帝着急往御花园跑,便前来探究,发现了在雨中等待和皇帝相会的甄嬛。
余莺儿是华妃的人,华妃自然也知道了皇帝总往御花园跑的内情。所以当皇帝感慨说自己因为生病辜负了大好春色的时候,华妃直接敲打他:“正是因为皇上贪爱春色,才会在御花园着了风寒。”
这话说得多薄多透呀,就差直接点甄嬛名字了。皇帝本想为甄嬛和自己遮掩一二,转移话题说自己是为了孝顺太后才去御花园的,没想到竟伤风了。
华妃看皇帝还想隐瞒,就半开玩笑半讥讽:“知道的呢,是说皇上您的孝心,不知道的,还以为御花园的花儿朵儿成了精,勾了皇上去呢!”
皇帝被华妃说得没理,只好笑着说:“你读书不多,顶嘴倒快。”
从太后和华妃的态度就能看出,对于皇帝和甄嬛谈恋爱这事,后宫的两大强势力量都不待见。
甄嬛被皇帝封为贵人的那一刻,如果往小局里看,那自然是一朝得宠,万事皆宜。
但是如果往大一点的局中去看呢,太后皇后、华妃等后宫两大势力虎视眈眈地盯着甄嬛呢,她接下来的每一步必定会充满更艰难复杂的挑战。
所以啊,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辩证联系的眼光、全局意识都是不能缺少的。
就拿最近发生的事情来说,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的那天,中国股市暴跌,当天我的朋友圈里全是段子,说得最多的就是“俄罗斯打乌克兰用的是我股票账户的钱吧!”
一个人再渺小,也是随着当下的社会一起跃动前进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的。再遥远的事情,也会特定的状态下和个人产生联系。
如果有了这种意识,或许我们就会知道该如何对待生活和职场中的很多事了。
甄嬛传:倚梅园迷局,甄嬛念“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何意?
入宫之后,甄嬛一直在避宠,但时间久了,滋味也并不好受:
眉姐姐一跃枝头成凤凰,自己却窝在屋里抱火炉,究竟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确实是一道难题,也让甄嬛异常纠结。
时间久了,连伺候甄嬛的丫环和太监们也开始犯嘀咕,正所谓“一个没有恩宠的小主,日子过得连奴才都不如。”
于是,内务府开始克扣各种物品供应,甚至连茶叶和炭火都不给,还是靠眉姐姐的资助才勉强过日子。丫环给脸色,太监们又另谋新主,终于,甄嬛再也坐不住了,召集下面的人,给了他们一句痛快话:
“只要有我在一日,我绝不让你们受委屈!”
杨角风谈《甄嬛传》第10期:倚梅园迷局,甄嬛念“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何意?
一、
由于伺候甄嬛的奴才,都要看别的奴才的脸色,所以康公公是第一个受不了的,于是带头出走。
由于小允子受到了甄嬛的恩惠,派温实初治好了他哥哥的病,所以他留了下来。同样的,槿汐受到过跟甄嬛长得差不多的纯元皇后恩惠,所以,她也留了下来。
这时候的甄嬛,除了眉姐姐时不时来看望她一下,并送点物品外。安陵容也时不时来找她,还把自己仅有的一块织花锦做了暖炉套子,送给了甄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时不时来找甄嬛,她就是淳儿。
之前淳儿是跟甄嬛住在一起的,但甄嬛装病避宠,跟别人讲的还是时疾,所以皇后把她派走了。
但淳儿前来找甄嬛,是单纯地来找吗?
是的,淳儿很单纯,但宫里并不单纯,她们不会把这个当成友谊,只会当成同党,赋予宫斗的含义。
淳儿虽然单纯,但她身边的姑姑并不单纯,虽然这个姑姑只是从她口头中出现。要知道整个后宫小主中,有像槿汐姑姑这么高级宫女伺候的,没有几个,新人中也只有甄嬛和淳儿有。
甄嬛有时疾,别的宫女避之不及,淳儿的姑姑却不阻拦淳儿去找甄嬛。一方面,说明她们看人很准,认为甄嬛会得宠,另一方面也说明,淳儿在宫里真的缺朋友:
“我宫里的姑姑整天训我,嫌我话多,让我静心!”
毕竟跟着富察贵人,是没啥机会的,不如押宝一下甄嬛,事实上,她们眼光不错的。
二、
快过年了,眉姐姐前来找甄嬛,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快年下了,皇后让我到宫中看看,各处装点得怎么样?”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甄嬛敏锐地感觉到,皇后这是给眉姐姐树敌。此举必然会遭受各宫小主嫉妒,她可能要遭殃,她如果遭殃,自己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为不仅眉姐姐来看甄嬛,之前皇后也派了剪秋姑姑来看甄嬛,她来看甄嬛,就俩目的:
一是观察甄嬛是不是真的病了,二是,继续打击甄嬛,并挑拨她跟沈眉庄的关系:
“对了,夏常在的腿算是废了……倒是让沈贵人占了先机……”
与此同时,华妃开始把沈眉庄树为对手,前面还派出一个小太监,故意泼了沈眉庄一身水,还故意刺激皇后对迟到的沈眉庄进行了处罚。
宫里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甄嬛必然也感觉到了。
甄嬛通过装病,已经筛选好了朋友圈,那些明知道她得了时疾,还愿意跟她交往,明知她不得宠,还愿意真心对她的,这就是甄嬛的整个争宠团队,而她也就准备好了。
这时候的甄嬛心里是比较纠结的,也有对未来的惶恐,因为此,她才需要找寻心理安慰。也正因为此,本该在家里避嫌的她,却放飞了自我,跑去了倚梅园……
三、
在这里,甄嬛有一个神助攻,这个神助攻就是槿汐姑姑,杨角风一度认为,甄嬛去倚梅园就是槿汐的计谋:
当时就是槿汐提议剪窗花,而且还专门提到要把窗花挂到树上,小允子心领神会剪了一个甄嬛的小像。或者是小允子喜欢甄嬛,或者是槿汐提前跟他商量好了的:
“若是把心爱的东西挂到树枝上,这样可以祈求来年事事如意!”
随后小允子再次助攻,提到倚梅园就有梅花,挂到那最好。
唯一出乎槿汐意料的是,甄嬛不让她们跟着,如果让她们跟着的话,可就真没余小鸟什么事了。
与此同时,在宫里家宴上,皇上盯着案台上的一株红梅发愣,布置宴会的华妃或许不清楚这个典故,但苏培盛应该很清楚。
后来,槿汐有一次到皇上那里告余小鸟的状时,跟苏培盛有一段对话,很耐人寻味,苏培盛对这件事很关心,槿汐一出来他就迎上去问有没有讲清楚整个事件。
槿汐回答自己嘴笨,苏培盛笑话她:
“你要笨嘴拙舌,还有几个聪明的?”
同时也透露了他们俩认识很多年了,最后槿汐行礼告辞:
“接下来就有劳公公您了!”
后来,我们也知道,他们俩其实是对食,苏培盛眼睁睁地看着槿汐伺候着一个不受宠的小主,他心里会自在?而且槿汐又对甄嬛不离不弃,苏培盛自然也清楚甄嬛的真正价值。
四、
所以,这晚甄嬛去倚梅园,并非完全是巧合,也有设计的成分在里面。
毕竟槿汐也看出来,甄嬛有想复出争宠的想法,苏培盛也自然清楚皇上的心思,于是就联手策划了这场好戏。
只不过后来余小鸟冒名顶替了,苏培盛即使知道她是假的,也没办法讲。一方面没有证据,另一方面本来是制造偶遇的,结果倚梅园来了好几拨人,说不清,搞不好还害了甄嬛。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甄嬛回答的是倚梅园宫女,皇上也让他去倚梅园找,苏培盛如果找了个小主出来,皇上必然会起疑心啊。一旦发现是他们合伙争宠,皇上能饶了他们吗?
所以,苏培盛明知道余小鸟是假的,也只能是认了!
这也是他对槿汐去皇上那告余小鸟的状非常关心的原因所在,毕竟他们之间还有这件事在里面。
回到当时的场景:
倚梅园的宫女余莺儿,因为是新来,被主管刁难除夕夜来这里剪树枝,自然是满脸的不高兴;皇上离开宴会,来到倚梅园,缅怀自己曾经的美好——纯元皇后;甄嬛,面对宫里形势变化,来到倚梅园为自己祈福;还有一个果郡王,尾随皇上,也来到了倚梅园。
此时众人在踏雪赏梅,眼见梅花红云簇簇,凌霜而开,甄嬛心情大好,在将小像挂在枝头后,闭上眼许了三个愿望:
一、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二、愿自己在宫中平安一生;三、没有说出来……
五、
为什么她没有说出来呢?
因为第三愿是: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这才是她来这里的最终目的,而她已经是皇上后宫了,所以,这个一人心,就是指皇上的心。
她一个人悄悄跑到倚梅园来,就是怕自己的宫女看透自己的心思,因为她知道。如果想让前两个愿望实现,那么她就必须得复出,不能再装病下去,再装下去,自己的父母会受连累,自己也难以保全。
而如果自己开始争宠,那么目标只有一个皇上,可是皇上又怎么可能跟她白首不分离呢?
所以,她才没有说出来第三个愿望,因为这个愿望希望太渺茫,于是她感慨人生后,念了一首诗:
“逆(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诗——《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依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逆风如果知解我怜惜梅花的心意,那就不要轻易的摧残它,让它多多开放一些时日吧!
所以,甄嬛是感慨,自己难以得到那个能解意的男子,希望上天可怜可怜她,让她能平安一生。
六、
而这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却一下“毒了”三个人的心:
先是果郡王,冰天雪地,红梅白衣,一个年轻女子在那里吟诵乞求怜惜的诗句,一下子就击中了果郡王那颗文艺心。
再是余莺儿,一个宫女,平时哪有机会见到这个诗意的场面,颇有心计的她默默掏出小本本记了下来,这个知识点会考的。
再有就是皇上,作为一名油腻中年男子,他可沉不住气闭上眼享受这份美好意境,一句:
“谁?”
瞬间把甄嬛拉下凡间,毕竟她还在装病,谨慎为妙,不管她见到的是谁,都不能暴露身份,于是留下一句:
“我的鞋袜湿了,在换了!”
马上低着头跑了……
余莺儿又掏出小本本记下了这句话,也是高考题,压轴用的。
这个神秘背影,不仅皇上疑惑,余莺儿也在疑惑,最疑惑的还是果郡王:
如果是嫔妃,怎么可能躲着皇上呢,而看她的衣着又不像是普通宫女,再加上那副小像,一下子就激起了果郡王的好奇心。
等到第二天,他看到了余莺儿来冒名顶替,他并没有告诉皇上,而是把这个小心思藏在了心中。
这场倚梅园偶遇,是余莺儿的人生转折,是甄嬛的神来之笔,是皇上的兴奋之夜,更是果郡王,这个年轻小伙子的相思之夜。
如何看待甄嬛传余莺儿扮演者入戏太深,沉溺在角色里,且过度消费这一角色?
如何看待甄嬛传余莺儿扮演者入戏太深,沉溺在角色里,且过度消费这一角色?为了生存。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关注大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是要努力生存的呀。努力生存不可耻,甚至还值得钦佩。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也没有逼着我们看她的直播。她只是生存的姿态不太好看罢了,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姿态好看地把钱赚了呢。要是能站着就把钱赚了,谁会想跪着呢。
她起码还有点东可以消费
她起码还有点东可以消费。入戏太深,在所难免。只是觉得这个角色本身不是一个善良可爱的角色,如果她还想在娱乐圈发展,还是不要选这个角色当滤镜。应该再演一些可人温婉的角色,或者做一些正能量的传播,来叠加观众对她的喜爱。
她可以消费到让人不适,消费到再看甄嬛传中她的桥段都不愿看,甚至到不想再看甄嬛传。可以消费到如果王牌节目搞个甄嬛传重聚请她的话那期都不会看。最后可能如同红楼梦里的焦大一样,躺在功劳簿上,英雄落幕。
只有这个角色是大家最为熟知的
只有这个角色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估计也是接不到主要角色的戏,但是她消费角色太狠了,关键这个角色还不是善终的结局,很让大家反感。感觉其实她也很辛苦,我之前就在《仙剑3》里见过她,连客串都不算,就是群演。里面有一段剧情是紫萱在某一世中比较妖艳,为了让徐长卿出现不断勾引村里的有妇之夫,那些被勾引丈夫的妻子跑去找徐长卿,求他收了这个苗疆来的妖女,而“余莺儿”演的就是这些妻子中的一个,好像只有一句台词。
可能她也真的是在横店跑了很多年龙套吧,也是不容易!
究竟是入戏太深,还是没有出位的资源,不得不消费这十多年前的角色。也许这就是十八线演员的无奈与心酸。如果她是甄嬛,不做熹贵妃,还可以做宣太后!如果她是年世兰,没了妃位,靠着皇上的赏赐也可以过平凡的生活,如果她是安陵容,就算不入宫,还可以靠自己制香的手艺打拼,可惜,她只是余莺儿,一个小小的答应!出了宫也只能靠自己,随随便便混碗饭吃,虽然比不上在宫里,但日子总归还是要过的啊!
只不过再无奈,再心酸,人家的收入还是比普通人强的多。你问我怎么看,只能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