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大盘起伏,最近A股市场,投资者更该关注的,是怎样避雷。
前段时间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后,A股雷声不断。亏损超10亿元的超过百家,比去年增加近两倍,打破A股历史纪录。这也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有位华先生,2015年卖了北京两套房投入1300多万买了千山药机,惨遭爆雷,如今亏只剩下100多万。上周他跑去参加股东大会,说“这么多钱砸里面了,死之前也要来看看。”最惊悚的,是最近占据财经头条的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务造假案——曾经被市场热捧的“白马股”、市值曾高达千亿康美药业,居然奇葩地公告,账面上近300亿资金,竟然是个财务差错,多记了……高达28万股民因此中招!
我们投资者,也真是心累。买传销币会踩雷,投P2P会踩雷,连监管最正规严格的股市,也处处有险情。今天无马哥就来聊一聊,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做点什么去避开上市公司里的“雷”。
上市公司爆雷,主要指的是突然爆出巨亏、或者涉及金额巨大的财报造假,进而导致股价大跌的情况,这种雷通常是在财报发布时爆出来。对普通财迷来说,要避开这类雷,最简单的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一直建议的,定投指数基金,不直接买卖个股。
以前我们介绍指数基金,大多是从收益不差、摊低成本角度来解释;其实,投资指数基金,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开个股的雷。
一个指数少则由几十只、多则几百只股票组成。这些股票中,难免会出现个股爆雷的情况,但有跌有涨,哪怕出现个股爆雷的指数基金,也不至于出现灭顶之灾。但是,总有些朋友为了追求更高收益,愿意冒一定风险去投资个股,这时就得想办法让自己有个“火眼金睛”,学会排掉财报中隐藏的雷。
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有的造假,连专业的审计机构都能蒙蔽。我也只能说点相对容易上手的小技巧,给财迷们参考。
公司实控人、经营者之所以造假,主要是想制造盈利能力喜人的假象,进而影响股价。所以财务造假,经常都是围绕利润这个关键指标做文章。而要人工“修饰”利润,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调整收入,另一个是调整成本和费用。比如要让财报好看,就会把收入做大、提前、挪入,或把费用做小、延后、挪出,这是财报操纵手段的关键。各种财报操纵的花样,应该都从此衍生。这些动作,都会在财报中留下蛛丝马迹。那么,我们普通投资人怎么判别出来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专业的审计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如果是“保留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那多半是问题很大了。去年财报中,有超过百家公司被出具了这类审计意见。另外,董事、监事、高管等人有没在财报发布时辞职,也是值得你警惕的线索。他们是最了解公司业务的人,董监高离职不一定是财务有问题,但如果一家公司财务报表发布时有董监高主动辞职,就值得投资人警惕,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上面的方法还是比较间接的,从财报本身来看,你可以重点从下面三个方向,去追查造假痕迹:
1、利润持续增长,但经营现金流却持续多年为负。
这很可能是公司在业务收入上做了手脚,虚增了收入,但在现金流上露了马脚。2018年年报发布后,《券商中国》对2012-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做了统计,发现有496股的经营现金流长期净流出、占比16.34%,其中,有148股经营现金流净流出超10亿元。下面这张表列出了长期净现金流出最大的前50家公司,不是说一定有问题,特别是房地产业情况较特殊,但总体上值得财迷们留心。如果你投资的股票在表中,就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下公司的基本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