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ce_招行谷子地
来源:雪球
最近,有感于最近论坛里最盛行的一个套路——以小见大。最常见的场景包括如下这些:“我使用了xx公司的xx服务,体验太差了速度又慢又不合算,xx公司这是在消费它的客群,这家公司很快就会没前途了。”,“我是xx公司的前员工,这家公司太烂啦,balabalabala(此处省去一万字),总之绝不能买这家公司。”“我是某行业的从业者,这个行业有很多黑幕,……,所以千万不要买这个行业的股票。” 这些案例通常都是以个体的角度而不是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公司,第一种类似于盲人摸象,后两种常常叫做灯下黑。
在开始谈这个问题前,我先给大家补充个冷知识。癌症大家都知道吧,其实多数癌细胞是正常的细胞在分裂再生的时候由基因复制错误产生的。而每个成年人身体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细胞癌变,可怕吧?但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人都没有得癌症呢?因为,人身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免疫系统,它们能够识别并消灭癌细胞。因此,多数癌症是外界因素诱发叠加免疫力下降的结果。
之所以讲这个就是为了告诉投资者,不要过于关注公司细枝末节的缺点,特别是不要将很多优秀公司的细小缺点无限放大。每一家成功的公司背后都有一套自我纠偏的机制,就像人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公司的一个细节或者一个局部,他们并没有看到全局的情况,更没有看到全行业的情况。很可能全行业都有类似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行业的特性。比如银行的坏账,只要银行开门做生意,坏账就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坏账的分布在行业和区域之间会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因此,在某一时段某个分行或支行的员工可能看到大量的不良,但是这个情况未必具有可推广性。问题是,往往人们就喜欢用自己的局部观察信息来以小见大,以特例或少数案例来推论获得全局结果。然后,再以此作为投资的依据。可以想见,这种管中窥豹的投资结果会如何。
那么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获得宏观的统计信息呢?很简单,看报表!公司的财报是投资者最容易获取的统计信息来源,公司经营的情况可以从财务报表中清晰地获取。而行业情况可以通过对比同一行业的多家公司来了解,而且通过同行业的多家公司数据的相互印证还可以发现一些行业共性,甚至发现数据偏离背后隐藏的事实。可能会有投资者担心财报的真实性,我觉得多数人都过于担心了,首先财报是有专业团队审计的,其次阅读财报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更低。如果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实地调研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报表的可信度远高于盲人摸象叠加道听途说。
最后再来说说招行近期持续的负面信息,其实无论是钱端碰瓷还是踩雷浸鑫,首先都不会对招行的报表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钱端碰瓷事件,责任主体是钱端公司,不论招行如何推荐,在合同上落地签字的只有投资者和钱端,基本上在法律上招行没有任何责任。所以,即使法院为了息事宁人判了招行要承担一定责任,赔偿金额也不会太大。至于浸鑫基金么,属于表外理财业务(非刚兑),又和光大证券的子公司签订了兜底协议,最终让招行赔的可能也不大。至于说钱端揭示招行的风控问题是典型的杞人忧天。这个可以参照当初2017年招行查封乐视事件。当时就有人说招行风控不行,乐视这么一个骗子公司还给贷款,肯定藏了更多的雷没爆。结果呢?招行的不良数据从2017年1季度开始连续多个季度双降,目前已经明显低于行业均值。至于钱端碰瓷事件本身,实际上去年银保监会已经完成了对招行和钱端事件的调查,相信问题已经搞清楚了。银保监会并未对招行做出严厉惩罚,说明招行在这个问题中不是主要责任方。最近1个月媒体和自媒体拿此事轮番炒作显然是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不排除部分钱端的投资者和不明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一个伟大的公司在成长的道路上绝不可能是一路坦途,少不了磕磕绊绊。为什么很少有投资人能拿住牛股,就是因为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投资者否定了自己的决策。只有那些能分清问题性质并坚持正确决策的投资者才能穿过风雨迎接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