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大势狂捞金,有首次出海遭遇次贷危机,鹏华基金踩雷中资美元债,“中丐互怜”跌跌不停何时休?
这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翻着公告,试图找一家上市公司历练一下。
顾左右坐在隔壁,戴着耳机,正在看崔健线上演唱会的直播,摇头晃脑腿还抖,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看小黄片。
整张办公桌都在震动,我不堪其扰,正要打断,但突然想起什么,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待他摘下耳机看向我后,问:老顾,你们最近不是在捣鼓基金评级吗?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基金啊?
顾左右也不介意,沉吟一下,说:有意思的基金还是不少的。怎么,你有兴趣?
我说:上市公司写多了,换个口味,做一下交易方面的研究啊。你能不能把整理好的资料发我一份看看?
顾左右点点头,说:没问题,我给你发几个文件。
钉钉里,发送过来第一个文件夹的名字是:QDII。
出海即巅峰,伤痛要用12年“抚平”
首批QDII的历程可谓生不逢时。
2006年4月,我国发布《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QDII制度正式推出。
同年6月,公募基金获得QDII资格。四只QDII基金,华夏全球(000041.OF)、南方全球(202801.OF)、嘉实海外中国(070012.OF)、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OF)在2007年9、10月先后成立。
2007年,全世界股市,尤其是A股和美股的牛市进入高潮。由于巨大的赚钱效应,国内基金界的首次出海吸引了投资者的狂热认购,闪电募集了约1200亿元,每只基金的规模都在300亿左右,还出现当时罕见的比例配售,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四只基金刚开始运作,就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净值出现跳崖式暴跌,最大跌幅均超50%,最惨的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最低跌至0.338,其次是嘉实海外中国的0.388。
现在热门基金跌30%就能被骂上热搜,可以想象这次暴跌在当时能让多少暴跳如雷的投资者“口吐芬芳”。
众所周知,净值下跌50%后,需要翻倍才能回到原点。四只基金随后开启艰难的“回本”之路,直至2017年9月,华夏全球的净值率先回到1以上,2020年四只基金的净值才全部高于1。
净值从1到0.3只花了不到1年,但从0.3回到1却耗费近12年。
对所有投资者来说,巴菲特的这句话需要刻在骨子里。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全球之所以能率先回到1,基金经理李湘杰功不可没。
李湘杰是该基金第5任基金经理,于2016年5月上任,当时净值约为0.71。上任后,他一改前任分散投资的理念,逐步调仓至中概互联网和教育股,前十大股票的净值占比从上任前的18%上升至2017年三季度的52.9%。
(2017年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
李湘杰押对了。基金净值从0.71上升至2017年11月的1.13,涨幅近60%,并且在2021年2月上升至1.64,创下四只基金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不过,从2021年至今,华夏全球的表现一般,2021年和2022年至今分别下跌了14.6%和15.6%,回撤大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和南方全球。
但是,鉴于长期表现不如人意,四只曾经百亿规模的基金现在已无人问津,规模甚至都没有超过30亿。
(注:时间截至2022年4月21日)
非股票类QDII:大宗商品牛市、基金经理无能、鹏华踩雷地产债
虽然QDII基金没有开一个好头,但伴随着国内投资者对境外资产的投资需求日趋增强,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较好。
由于基金公司把投资者的钱先兑换成美元再购买投资标的,因此投资QDII基金实际上赚的是两部分的钱:投资标的上涨或分红,和人民币贬值。
根据市值风云“吾股”基金评级显示,2021年末QDII的基金规模为2594亿元,相比2020年的1293.5亿元大幅增加1300亿元。
而且,2021年新成立QDII基金共计33只,发行份额达331亿份,均创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
易方达、华夏和广发在管理规模中处于行业前三,分别为855.6亿、498.8亿和209.7亿,合计达1564.04亿,占比超六成。
接下来,根据投资方向,风云君会对各类QDII基金进行简析。
请各位老铁注意,由于不同基金类型,如ETF和联接基金部分数据在不同软件的计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风云君只能保证所有数据基本准确,各位老铁别纠结于些许差异。
而在计算基金涨跌幅时,以本文成文之日(4月21日)为期,且货币单位全部默认为人民币。
(一)大宗商品QDII是最近两年表现最佳的品种
按照大类资产划分,QDII的投资标的包含了商品、黄金、REITs、债券和股票,其中股票类是大头。
而油气QDII主要投资两个方向:美国或全球油气行业指数,原油。
原油投资本身不产生现金流,配置目的更多是资产组合的多样性和博弈。
虽然油气行业的景气度和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但公司股价的升跌幅一般与原油不同步,因此对于押注原油价格上涨的投资者,直接跟踪原油价格的南方原油LOF和嘉实原油LOF可能是更贴切的选择。
由于油价的持续上涨,7家QDII基金的收益率相当可观,今年初至4月21日,易方达原油LOF和华宝油气LOF的涨幅均超50%,是众多QDII基金中收益率最好的大类资产。
(注:基金规模由单位净值与总份额相乘得出,涨幅截至4月21日)
华宝油气的规模相对最大,达29亿元,有30.5万户持有,主要跟踪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指数。
华宝油气的持仓较为分散,前十大股票的持仓市值基本在6500万元以上,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3.1%。
(注:华宝油气LOF2021年前十大持仓)
而南方原油LOF购买追踪原油价格的ETF,并非直接购买原油期货合约。
自从2020年4月20日出现“负油价”事件以来,WTI原油出现一轮波澜壮阔的上涨,市场博弈相当激烈,尤其是最近国际局势动荡,油价屡创新高,押注油价涨跌的资本大鳄不少。
WTI原油主连从2020年4月20日的最低位6.5美元/桶上升至2022年3月7日的最高位130.5美元/桶,涨幅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负油价”事件当天,许多投机者立马意识到该价格不可持续,纷纷寻找追踪油价的投资标的。
然而,这些基金早在2月份就因为外汇额度用尽而暂停申购,只能赎回,且场内溢价超40%。
从事后看,这些QDII基金在4月20日以后继续下跌,以华宝油气LOF为例,净值在2020年6-11月持续下滑至前期低位才触底反弹,与跟踪资产的走势明显脱节。
再来看看跟踪黄金相关的QDII基金。
与之相关的基金有7只,但规模均很小,全部低于3亿元,表明投资者不喜欢通过该方式押注黄金价格上涨。
单纯追踪伦敦金价格的基金今年收益率一般,而包含油气、黄金的大宗商品指数则表现较好,信诚商品LOF和国泰商品LOF均涨逾40%。
(二)REITs基金:明明可以躺赢,非要作妖
根据上交所的解释,REITs的含义是:
依法向社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形成基金财产,通过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等特殊目的载体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由基金管理人等主动管理运营上述基础设施项目,并将产生的绝大部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2021年6月,我国首批基础设施REITs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目前已经上市的REITs有11只。
而海外REITs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如香港最大的REITs领展房产基金(0823.HK)的总市值达1434亿港元,自2010年初至今的最大涨幅达3.84倍。
而跟踪REITs的QDII基金有6只,其中两只为主动型基金,两只跟踪MSCI美国REIT净总收益指数。
然而,鹏华美国房地产等4只基金的规模太小,低于1亿,清盘风险不小。
这些基金在2021年的收益相当不错,有4只达到30%以上,南方道琼斯美国REIT精选的表现相对最好,今年初至4月21日仍小幅上涨2.2%。
根据“吾股”基金评级显示,鹏华、诺安和嘉实这3只基金规模这么低可能与大幅跑输业绩基准有关。
鹏华美国房地产自成立至今净值仅上涨了32.5%,跑输了业绩基准收益率144.3%。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和嘉实全球不动产分别跑输了105%和40%。
难道还有比大幅跑输业绩基准更能反映基金经理的无能吗?闭上眼睛跟着指数买,都能把这些基金经理吊起来打。
更受人诟病的是,这3只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均比指数型基金高,不知道其赖在市场不清盘的底气在哪里。
只有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在这点上表现相对靠谱,跑赢业绩基准8.1%,收取的费用还最低,但产品成立时间比其他基金都短。
截至2022年一季度,该基金的持仓全部为在纽交所上市的房地产股票、房地产投资基金及信托,前十大标的合计持有1.9亿元,占基金资产比例的42.2%。
(三)债券QDII:出来赌博,总是要还的
投资海外债券的QDII基金数量仅次于股票类基金,经市值风云吾股基金评级系统的不完全统计,约有26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QDII基金的收费方式分A、C两类,且可以用美元现汇/现钞购买,此处为了方便统计,只统计用人民币购买的A类基金,这一般也是基金规模最大的部分。
下表为人民币A类规模大于1亿的基金,共计13只。其中博时亚洲息票收益债券的规模最大,达21亿元,华夏收益债券的规模超5亿元。
鹏华全球高收益债表现最为大起大落,该基金在2013年10月成立,随后稳定上涨,2019年净值增长率一度达到60%,被不少大V吹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突然暴跌47.8%,2022年已经下跌了15%,单位净值跳崖式下跌至0.54,让不少投资者赔个底朝天。
根据“吾股”基金评级显示,该基金重仓了阳光城、中南置地、禹洲地产和中梁控股集团等一些房地产高收益美元债。
而2021年中资美元债是全球表现较差的市场之一,全年下跌6.6%,其中高收益指数全年下跌了26%,主要原因是地产高收益发债主体陷入流动性危机。
发行中资美元债的房地产企业一般自身杠杆已比较高,买高收益率债实际是在赌债券不违约,等同于刀口上舔血,只要赌错一次就满盘皆输。
受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影响,全球其他地区美元债也多数出现下跌,但跌幅普遍小于中资美元债。持仓较为分散的博时亚洲和华夏收益2只债券在2021年分别下跌8.5%和0.2%,且自成立以来净值复权增长率均超40%,跑赢业绩基准。
股票类QDII:一曲“凉凉”送给抄底者
最后是QDII基金中数量最多及规模最大的股票类基金。
由于数量众多,风云君仅展示规模超5亿元的基金。
风云君把这些股票类QDII基金粗略分成三类,即:地域类、主题类和主动型基金。
(一)美国、越南股市表现颇佳
地域类基金,主要是投资各国及地区股市的被动型基金。
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是港股,恒生ETF、H股ETF和华夏恒生ETF联接3只基金规模合计达276.5亿元。
然而,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基本没有表现好的,恒生ETF成立于2012年8月,至今净值复权增长率仅12.2%,同时成立的H股ETF竟然仍亏损21.9%!
这还不能怪基金经理,他已经尽力了,截止2022年3月末还跑赢基准指数8个点,只能怪指数表现太拉胯。
而标普和纳指ETF的投资者也不开心,虽然基本吃下了最近10年美股上涨的红利,与恒生、H股ETF同时成立的广发纳指100ETF联接创下了上涨3.75倍的成绩,但是基金经理的表现居然相当拉胯,大幅跑输业绩基准超90个百分点。
早两个月成立的博时标普500ETF联接大涨了2.3倍,但依然跑输业绩基准43个百分点。
被动型基金有某一年跑输基准还情有可原,年年跑输以至于差距拉大,只能说明基金经理按捺不住躁动的手,明明可以躺赢,偏偏要通过自己的判断而追涨杀跌。
最后必须提到天弘越南市场。
过去几年,部分中低端制造业正在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并在电子产品组装、纺织服装等中低端制造业取得了成本优势。
天弘越南市场成立于2020年1月,应该是国内唯一投资越南市场的基金,两年多时间净值复权增长近50%,自2021年5月至今呈宽幅震荡态势。
基于对越南市场的看好,投资者不断涌入,该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2.7亿上升至21.8亿元,增幅超7倍。
(二)2021年内发行的互联网、教育基金遭“团灭”
主题类基金是数量最多的基金,目前规模大于1亿的48只,但经历去年市场的“洗礼”,目前规模大于5亿的基金不多了。
主题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医药医疗、消费、科技等行业,这也是被投资者认为长盛不衰,大牛股层出不穷的行业。
下面仅列示规模超5亿的基金:
自2021年以来,中概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持续下跌,不少投资者抱着抄底的心态纷纷认购,结果越抄越跌。
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30ETF等众多在2021年内发行的ETF单位净值已经跌至0.5以下,投资者损失惨重。
其中,规模超300亿的中概互联网ETF由于在2021年初至今暴跌57.8%,被投资者戏称“中丐互怜”。
然而,投资者仍一边骂一边含泪加仓。以中概互联网ETF为例,2022年一季度基金总申购份额达85.71亿份,仅赎回200万份,份额总额上升至354.5亿份,增幅超3成。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坐拥国内的投资者无疑是“最幸运”的,即使心灵和荷包受到了双重暴击,依然愿意为基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子弹,和管理费。
此外,如果论去年最悲惨的投资者,教育ETF的持有者当之无愧。
而在2021年7月,国家对教培行业的乱象出手后,新东方美股当天暴跌54.22%,高途跌近63.26%,好未来跌70.76%,教培中概股基本全军覆没。
教育ETF跟第一批出海的“前辈”情况相似,属于标准的“高位接盘”,在7月26日-28日连续三个“一字”跌停板后又近乎腰斩,目前净值仅在0.31附近。
投资者亏得哭爹喊娘的,纷纷表示,A股真是小儿科,还是国外刺激多了。现在加仓意义也不大,补了也白补,不补更痛苦。
(三)主动型基金:张坤一家独大
据统计,主动型基金有32只,其中规模大于5亿元的有20只,张坤管理的2只易方达基金合计规模超200亿,可谓一家独大。
与地域类和主题类相比,主动型基金的整体规模显然最小。
我们先来看看张坤的情况。
虽然“坤坤”名气最大,但2021年至今2只基金业绩相当拉胯,分别下跌30.9%和39.3%,在20只基金中几乎垫底。
风云君长期跟踪张坤每个季度的持仓变化,今年一季度的持仓情况可阅读该研报。
2022年一季度,优质精选混合和亚洲精选股票的净申购份额分别增加4.9亿份和5.6亿份,份额总额达28.4亿和46.7亿份,表明投资者面对超10%的回撤仍选择相信坤坤。
张坤在优质精选混合的持仓上基本没有大变动。前十大持仓主要集中在白酒、金融和互联网3个板块,但股价全部下跌,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海康威视均跌逾20%,导致2022年初至今基金整体下跌超20%,在同类型基金中几乎垫底。
而张坤在亚洲精选股票的股票选择上一脉相承,一季度前十大持仓新进了泡泡玛特和中海油,并且趁邮储银行上涨超20%时减仓1000万股。
除了中海油,其他股票也表现不佳,使2022年初至今基金整体下跌近12%。
整体来看,主动型基金的投资方向过于偏重港股,甚至是严重倾斜到中概互联网板块,投资者实际上没得选。
而且,风云君觉得:投资者没必要看到此前收益率还行,名气很大的基金经理就一窝蜂地买买买,这仅仅说明了基金公司大力“造星”,很多管理能力很强的基金经理由于得不到公司宣传而“泯然众人矣”,投资者也很难获取这些信息。
但是,各位老铁看着我的嘴型,全市场最客观、最牛逼哄哄的“吾股”基金评级即将发布!它是基金的“照妖镜”,是人是鬼在评级面前一览无遗,帮助投资者快速找到自己的Mr. Right。
此外,风云君看来看去,只有嘉实美国成长从去年至今录得正收益。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大盘成长型股票,2013年成立至今的净值复权收益率达197.3%,且在2017年-2021年均取得正收益,表现相当不错。
不过,该基金同样没有跑赢其业绩基准罗素1000成长指数,落后约56个百分点。
虽然主动型基金一般少看业绩基准,但连指数都跑不赢,基民何必还花相对更高的管理费让基金经理管理呢?
数小时后,看完崔健的线上演唱会,顾左右意犹未尽地摘下耳机,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QDII基金看得怎么样了?”
我伸了懒腰,回复道:“基本看完了,总体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拉胯的。要不就是借了美国牛市或者最近油价上涨的趋势涨得很猛,但这些基金大多都跑不赢业绩基准。你说一年两年跑不赢还情有可原,差距越拉越大就说不过去了。”
“另外就是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太多,基本都是冲着中概互联网去的,但是这两年股价表现又很差,投资者基本都被套牢的。”
顾左右叹了口气:“是啊,基本就没几个能打的。”
我又问道,你做的“吾股”基金评级这么长时间了,有没有挖掘到一些收益高、回撤低、还能持续跑赢业绩基准的基金?
顾左右神秘一笑,没有正面回答:“你先看看第二个文档再说。”
带着疑惑,风云君点开了第二个文档,细细研究起来。过了不久,寂静的办公室突然传出风云君的一声惊叹:“居然还有这样的基金!”
欲知紫枫看到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