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羊群效应,是指一种群体模仿心理。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做一个实验,将若干个松毛虫放在花盆边缘,使每个毛虫首尾相接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不远处放上松毛虫爱吃的松叶。于是松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这个花盆边缘,爬了七天七夜,尽数毛虫疲劳饥饿而死。但可悲的是,只要有任意一只毛虫改变路线就可以吃到松叶。
由此可见,造成”羊群效应“的现象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对事情或事物情况不够了解,盲目随大流;二是因为压力,出于对主观意见的不自信不坚定,少数服从多数。而放弃自己应该追求的正确且清晰的道路。”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像这句谚语如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需要拥有辨别信息是非对错的判断力,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思考问题,避免盲目跟风,寻找合适的领头羊。
人群就像磁铁,对每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时候,原本有序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崩溃。大多数人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这被称为“羊群效应”。小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到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许多社会现象都与这个效应有关。
例如: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一场不期而遇的踩踏事故,让36条年轻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听到新年的钟声,就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2022年10月29日,上万民众前往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参加节日聚会,活动期间发生了踩踏事故。据消防部门统计,截至30日早上6时,事故已造成149人死亡,76人受伤,其中重伤19人。
许多媒体却不探究这一关键问题,而是努力把富士康谴责成血汗工厂,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倒使问题更为复杂化。他们在传播负面消息,激化劳资的矛盾,加剧恶化员工焦虑的情绪。媒体在做道德审判的时候,却为“连跳”计数,累加自杀事件作为给企业施压的筹码,这完全没有尊重死者及其个体生命的价值。当富士康员工被这些制造的舆论,被仇恨和悲观情绪腐蚀后,更容易意志消沉,轻生的念头就像传染病一样泛滥,渗透到园区的每个角落。
连日来,河南郑州疫情的消息牵动人心,焦点是富士康。10月26日,富士康方面回应称,网传的“郑州园区约2万人确诊”是严重不实信息,目前园区内生产营运相对稳定,并持续做好员工安全防护。富士康母公司鸿海还对外强调,目前郑州防疫工作稳定推展,对集团影响程度可控,第4季度营运展望不变。那么,郑州富士康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社交媒体上,在各类网络聊天群,关于富士康员工“大迁徙”的图片、视频迅速传播。画面中,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拉着行李箱,背着生活用品,在路上徒步前行——从城市的水泥道路到乡村泥路甚至田野。与这些画面一起传播的,还有沿途疑似当地村民为徒步的年轻人提供矿泉水、馒头等生活物资的场景。
很多相关资料都明确指出群体行为或羊群效应中有明显的非理性因素。1937年穆扎费·谢里夫(Muzafer Sherif)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一群人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通过一个小洞观察一个光点。事先已经告知他们这个光点会移动,他们要估计出移动幅度。事实上,这个光根本没移动。但是后来当实验对象集体讨论时,所有人都赞同光移动过,只是在动了多少方面存在争议。后来向他们质疑时,没有人意识到是受到群体力量的任何影响。无论意识到与否,群体观点的影响足以动摇任何抱怀疑态度的人。群体力量很明显使理性判断失去作用。
富士康有确诊,这是事实。另外现在网上大家看到的有员工翻墙步行回家,也是事实。这不可否认。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实话,问了相关朋友之后,得到的回复是恐慌。
至于为什么会恐慌,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谣言,二是防控压力已经逐渐超出个民众的承受能力。之前富士康两万人确诊的谣言除了在全国蔓延,在厂区内更是疯传,很多厂区的员工感觉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时可能会确诊。至于防控压力,郑州到目前为止已经封控了半个月,虽然有部分小区已经解封,但很多地方还处于全域静默状态,别说富士康园区,就连市区内的小区,都有可能出现断供的情况,民众生活、生存压力大增,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一道坎儿。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当下,也有一股暖流温暖着大家的心。沿途民众在得知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的消息后,自发的在途径地点摆放饮用水、方便面等物资,这一正能量的自发之举,就像一团火,温暖了每一个回家孩子的心。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河南人民仍旧以淳朴的善良,表达着对社会的爱。正如胡锡进老师所说,疫情防控要考虑效果,更要考虑公众的承受力,也要考虑措施的实际效果。抗疫为人民,其指标之一是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