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似乎已经开启了一个艰难的10月——过去两个交易日,美股在首日收涨,但在随后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大跌,其中,标普500指数跌1.30%,报4300.46点,创7月19日以来收盘新低;纳指大跌2.14%。在过往历史中,10月是股市波动最剧烈的一个月,美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崩盘。
此外,本月美股还有0.06%的可能性将经历一场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一样严重的单日暴跌。
虽然,这些几率看起来不大,但也不是零。据了解,在1987年10月19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道指暴跌22.6%。如果是从目前的水平上,以同样的百分比计算,道指将在一个交易日内下跌逾7700点。
如今,市场上很少有投资者还记得黑色星期一的创伤,因为这部分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考虑到在市场大幅抛售时会有相应的措施保护,类似的崩盘在今天不会发生。
然而,哈佛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Xavier Gabaix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投资者是在自欺欺人。Gabaix和他的合著者合作推导出了一个公式,该公式可以预测长期内市场每日大幅波动的频率。在对照美国和世界各地数百年的股市回报率进行测试后,他们发现,该公式非常准确。
例如,Gabaix的公式预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平均每150年就会下跌22.6%。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每150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崩盘,因为这个预测的频率是非常长时期内的平均值。因此,市场在150年内可能不会经历这样的崩盘,或者经历两次(或更多)。
不过,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得出结论是,崩盘的几率为零。
为什么市场改革不能防止崩盘
有投资者可能会反对这一结论,因为他们认为,自1987年以来实行的市场改革——熔断机制、停牌和其他保障措施——将防止另一场崩盘的发生。但是,正如Gabaix多年来在采访中多次解释的那样,这些改革无力阻止崩盘。Gabaix称,这是因为所有市场都由最大的投资者主导的,当他们中的许多人想同时退出市场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市场都会崩溃。
例如,即使停牌和其他限制措施成功阻止了这些大型投资者在美国交易所的抛售,但他们仍然可以在许多美国股票交易的外汇交易所出售股票。他们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合约或购买看跌期权进行做空。如果认为这些大投资者的退出会被阻止,那就是在自欺欺人。
为何需对当前市场作出防御性措施
回顾过往历史表明,投资者需对这个特殊的月份保持警惕,而在今年10月,市场依然需要保持警惕吗?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Mike Wilson近日发表报告,向投资者提出了一系列保持防御性的理由。
Wilson称:“自3月份以来,大盘股优质股的领导显示出其预期即将发生的情况——增长减速和金融环境收紧。而对许多投资者来说,现在的问题是,价格走势是否已经反映了这些基本结果。在我们看来,简短的答案是否定的。”
Wilson列出的其中原因包括美联储预计将在明年中期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缩减购债规模,这是一个“明显的鹰派转变”。他表示,随之而来的市场影响——债券和收益率上升,股市下跌——很能说明问题。
“简而言之,实际利率上升应意味着股价下跌。其次,即使股市整体走低,价值股也可能胜过成长股。考虑到大多数投资者的仓位,这使得投资环境更加困难,”他表示。
“最后,对标普500指数今年大幅回调的最有力抵消,是散户投资者极具弹性的逢低买入心态,这一策略现在正受到挑战,”Wilson称,“上个月股市开始探底,并突破了之前的低点,首次逢低买进未能奏效,同时也突破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应对黑天鹅事件的策略
Gabaix的研究强调了为什么为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做准备是如此重要,比如突然的、可怕的、不可预测的和罕见的市场崩盘。
而投资的含义在于,对投资组合做出改变,以保护投资者在市场崩盘发生时不受影响。
至于如何作出应对,Wilson表示,看好医疗保健和主食等防御性优质板块,以及金融类股。防御类股应能更好地支撑,因经济增长减速和成本上升开始给收益修正带来压力,而金融类股则能从利率上升的环境中受益。
另一方面是非必需消费类股,由于去年的过度消费,这类股尤其容易受到需求回报的影响。在这个领域中,Wilson更倾向于服务,而不是商品,因为其认为在商品领域仍存在一些被压抑的需求。一些受在家办公影响的科技股的收益风险可能也高于平均水平,而现在这种趋势正在消退。在板块内,Wilson最关注半导体,整体表现为中性。
当然,投资者还可以定期用一小部分资金买入指数看跌期权作为对冲。
美股大跌,标普500进入熊市,投资者最担心的是什么?
投资者最担心的是黑天鹅事件,因为没有人知道美国是否会继续大跌。
在美股市场一路走低的时候,因为很多投资人本身买在高位,所以很多人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很多人的亏损比例已经超过了20%,所以大家并没有想止损卖出,很多人也非常担心美股可能会继续下跌。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的话,很多人的亏损幅度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美股走出了暴跌的行情。
在美股一度暴跌的过程当中,美股三大指数的每天跌幅都可以达到2%以上,纳斯达克整数甚至可以在单日暴跌6%以上。这是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这意味着美股将会进入全面的熊市周期,很多投资人似乎并不适应这种周期的存在,毕竟美股市场已经走出了10多年的慢牛行情,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被套在山顶。
投资人们最担心的是黑天鹅事件。
虽然美股已经跌去了很大的市值,但投资者们最担心的依然是黑天鹅事件。特别是在美联储没有公布缩表预期的时候,美联储的行为可能会直接引导美股出现黑天鹅事件,这也会进一步带动很多个股相继下跌。对那些基本盘不好的个股来讲,所以这个股市你有可能会在熊市中跌去90%以上的市值。
投资人们也非常担心后续的行情问题。
除了偶然的黑天鹅事件之外,投资人们也非常担心后续的行情问题。如果没有利好消息的话,很多人猜测美股市场可能会继续走向下行通道。一旦下行的趋势正式形成,这基本上意味着美股全面进入熊市周期,很多人的个股可能会被深套多年。对那些曾经投资美股的人来讲,很多人可能会在美股下跌的过程当中出现重大亏损。
什么是股市中的黑天鹅事件,史上都有哪些黑天鹅事件?
股市中的黑天鹅事件,金融市场的常用术语,是一种不可预测的事件,超出了正常情况的预期范围,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这个词在前华尔街交易员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倡导下广为流传,他在其2001年的著作《愚昧无知》(Fooled by Randomness)中写了这个概念。
从黑天鹅事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的特点是:
1、不可预测,
2、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史上的几次黑天鹅事件:
1、亚洲金融危机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然后迅速传播到周边经济体,引发了一系列货币贬值和大量资本外逃。随着危机的蔓延,泰国官方货币泰铢最终在随后的动荡中大量浮动和贬值,大多数东南亚和日本的货币都在下跌,股票市场和其他市值都在贬值,私人债务急剧上升,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几个国家都受到影响。
2、全球金融危机
发生在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一次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住房市场的低迷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经济增长强劲稳定,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对较低,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房屋市场的价格持续增高。当是在美国,人们不加考虑的借钱购买房屋和建造房屋,银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贷款,因为在当时良好的经济环境下,银行感觉似乎非常有利可图。许多提供住房贷款的银行,没有仔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没有谨慎做出贷款决定,银行对外提供了大量的贷款。
随后美国的房价市场开始出现低迷,房价开始下跌,不能偿还贷款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在2007-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最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始于2009年,通常也被称为欧元区危机,是指由于高昂的政府债务和机构失灵而在多个欧洲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
欧洲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激励北部欧元区成员国的投资者向南方贷款,而南部则被激励借钱(因为利率非常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导致南部地区的赤字积累,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缺乏财政政策协调,助长了欧元区资本流动不平衡。欧元区国家之间缺乏金融监管的集中化或统一化,再加上缺乏向银行提供救助的可信承诺,从而刺激了银行进行风险较高的金融交易,最终导致债务危机发生。
4、中国的黑色星期一
中国的黑色星期一,也被称为史上的股市黑天鹅事件。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中国股市下跌8.5%,在上证综指中造成严重崩溃。这是自2007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最大的单日市场崩盘。
中国的股票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起,到2000年前后,中国股票市场拥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随着更多公司上市,投资者纷纷涌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股市和经济快速增长。到2012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间的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2400多家,市值接近中国实际GDP的50%。
当时的中国股市,很多新手都缺乏股市经验,很容易被别人操纵。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被谣言和股市表面现象冲昏头脑,从而形成了冲动性购买投资。
这种盲目的投资和不理性的购买,最终导致中国的股市黑天鹅事件,在2015年7月8日至9日,上海股市在三周内下跌了30%,有1,400家公司(或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为阻止进一步的亏损而申请暂停交易。
当时纽约时报是这样报道的:
“ ……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价格上涨了150%以上,在纳斯达克风格的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创业板市场上的价格甚至更高。借贷购买股票的散户投资者助长了股市的上涨。市场的定价远非完美。一旦价格小幅下跌,其中许多投资者便发现自己需要抛售,从而导致市场急剧调整。”
—尼古拉斯·拉迪纽约时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