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5月20日晚,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的一期股市大案调查,将家居企业“宜华生活”再次推进大众视野。这起被证监会确认为2021年典型违法案例之一的财务造假案,从而曝光更多案件细节。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图源:央视财经

那么,宜华生活是通过哪些手段来编织财务谎言?为了对抗证监会的调查,它又耍了哪些花招?

宜华生活: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宜华生活”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71亿元。

宜华生活异常的财务数据,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0年4月,证监会依法对宜华生活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

据央视财经介绍,在证监会调查期间,宜华生活耍了不少花招,而为了隐藏公司的财务造假事实。

宜华生活提供的所有和境外客户签订的合同,都只有一个框架协议,不提供基础交易资料,公司整个外销流程不透明。

而稽查人员想要问询的核心员工或者高管,不是离职就是联系不上,甚至公司整个进出口部门消失了。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图源:央视财经

此外,宜华生活还通过两个完全独立的生产业务系统,分别做出了两套数据。一套数据货值虚高,用于报关,另外一套则是跟境外客户对账的真实数据。

而当稽查人员进场时,他们则将真实数据系统电源拔掉,用虚假数据系统来应对检查。

这其中,仅一项梳妆台的价格,在真实报价与出口报关的价格之间,差价就将近6倍。最终,调查组找到了真实交易资料,进一步夯实宜华生活财务造假证据,并对案件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罚。

新规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

在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证券法的实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与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宜华生活财务造假案,成为首批适用新证券法惩处的恶性案件。去年3月22日,由于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宜华生活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正式退出A股市场,它也由此成为退市新规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之一。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2021年10月18日,证监会就宜华生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下发了处罚结果,其中宜华生活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绍喜除被罚款930万元外,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图源:证监会网站

此外,还有宜华生活18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均被依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宜华生活退市 危局未解

天眼查资料显示,宜华集团当前被执行人达25条,被执行总金额为59.42亿元。

据2021年年报介绍,报告期内,宜华生活作为被告人/被申请人的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达48.09亿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159.4%。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图源:宜华生活2021年年报

5月13日,宜华生活对外公告了最新诉讼进展,张素梅、赵连云等49名投资者已向其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合计1451.96万元。

而这已经不是宜华生活近期首次被投资者起诉事件。两个月前,一位名为唐宇寰的投资者也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宜华生活及其他被告共同赔偿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手续费、投资差额损失部分过户费合计665.55万元。

而除了被投资者起诉外,宜华生活与金融机构之间也面临着多起纠纷。

2021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渤海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西丽支行四家金融机构已经将其告上法庭,累计涉及总金额33.53亿元。

宜华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宜华健康,于2022年4月6日发布了关于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从1995年创立到2004年登陆A股,宜华经历了“创业艰难万死一生”的10年。从2020年4月爆雷到2021年3月退市,宜华却只用了“兵败如山倒”的短短1年时间……

一代木业大佬落幕,折射的不仅仅是家居行业的临暖悲凉。

(中国小康网综合央视财经、证监会官网、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等报道)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宜华生活上三板了吗

并没有,并且已经退市了。连续4年财务造假、涉案金额超400亿 宜华生活或遭强制退市. 自2020年4月26日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出后,宜华生活的股价接连创出新低,至2020年5月21日,公司股价已经低于1元/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面临退市危机,为提振股价,宜华生活的高管们选择增持股票。2020年5月21日,公司董事黄国安、刘伟宏分别增持股票50万股,增持平均价格为0.99元/股;5月22日,董事长刘壮超增持股份50万股,增持平均价格为1元/股。此后,宜华生活股价虽有所回升,但始终在1元左右徘徊。2020年12月10日,宜华生活股价开始连续下挫,并于12月23日创下历史最低0.76元/股。2020年12月15日-2021年1月6日,宜华生活股票已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股,公司为此发布了7次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1月6日,宜华生活再次宣布公司高管增持股票,董事刘伟宏、董事周天谋于1月6日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票合计80.6万股,并计划1个月内增持股份均不低于200万股(含本次已增持股份)。彼时,宜华生活称,2名高管增持目的系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看好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前景。宜华生活的股价得以在1月7日返回1元上方。而在此次证监会通报过后,不知这两名高管能否再度挽救宜华生活行将退市的危局。2020年以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欺诈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已累计对57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财务造假等相关违法犯罪案件26起。目前,宜华生活财务造假案已经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如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另外,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相比“旧法“,新《证券法》大幅提高对相关主体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证券法》,披露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宜华生活如何虚增收入的

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目前,本案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证监会将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主体违法责任。证监会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欺诈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的违法案件中,财务造假类的就占到了6起。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加大对资本市场欺诈、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塑造市场良好生态,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虚增20余亿利润的宜华生活证监会对宜华生活的调查从2020年4月份开始,经过调查,证监会认定宜华生活2016年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目前,本案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证监会将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主体违法责任。被称之为家居行业龙头的宜华生活,这几年过得并不如意,一方面,多年的“存贷双高”饱受市场质疑,账面货币资金几十亿元,却没有任何利息收入,借款和债券余额50多亿,产生了大量财务成本;一方面,业绩大降股价走低,最新报价0.91元/股。拓展资料:1、宜华生活于2004年上市,是汕头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根据宜华集团官网介绍,宜华生活主要从事家具和木地板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产品定位中高端,目前已经形成“造林—伐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财务数据上的表现令人费解。2、实际上,宜华生活“存贷双高”受到了交易所的关注,早在2019年4月30日,宜华生活就收到了来自交易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货币资金、日常经营、资产等19个问题进行补充披露,同年5月16日,公司披露原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回复,对公司“存贷双高”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在回复函中,宜华生活表示,与其他家居企业相比,公司经营区域较广且产品覆盖品种较多,造成材料采购需求品种较多,同时所需的主要材料实木和皮革等市场定价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除为了应对正常营运资金需求外,还结合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项目投资资金支付需求、应急采购资金需求以及偿还到期有息债务资金需求等需要,作出持有资金规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宜华生活财务造假动因,宜华处理结果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