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成功的例子:
我师傅就是靠着股市为生的男人,在29年前A股成立的第一天,他就拿着一笔启动资金进入股市。并且在自己的专研和努力下,成功的了解和掌握了价值投资。
在29年里,他永远保持着风险第一,赢利第二的投资策略,不投机,只做价值投资。在股市里获利了两套上海的房产,并且还持有着几千万的股票市值。
(我的师傅是我大学同学的父亲)
但是,这样的人有多少呢?
可以说,这样的人真的是凤毛菱角!因为,大部人的投资者都是无法忍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折磨,因为价值投资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游戏,可大部分的散户都是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事实。
所以,长期的投机,长期的博弈,导致了大家根本没有能力持续的盈利。并且许多人对于控制风险不以为然,那么自然也就无法靠着股票投资为生了!
想要靠着炒股为生,其实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拥有300-500万的资金!因为当你只有股票一种收入的时候,你需要对抗时间的成本,需要对抗支出的成本,而且还要对抗盈利的成本,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有100万,并且一轮牛市只有100%的盈利,那么在一轮大级别的牛熊行情里,你可能需要应对5-6年的生活成本。按照每年10-15万的消耗来看,需要将近70~100万的资金!试问,100万够吗?就算你盈利了100万,也只是勉强糊口,更谈不上让利润起飞,让投资跑赢通胀的收益。
所以,第一点,必须有足够多的资金,少则300-500万起!!那资金量达到300-500万的散户有多少呢?数据显示只有2.5%,也就是说A股里符合第一点的散户只有2.5%!
2、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有长期在股市里交易的 经验。
我认为这个经验是以5-10年为一个周期的,以2轮完整的牛熊市为一个周期的。所以当你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其实也就意味着你根本没资格考炒为生。
要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牛市末期或者一轮行情的末升段进入股市的,因为这个时候有这较强的赚钱效应。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是一个趋势和运气的赚钱结果,并不可长期维持。
所以,对于那些没有交易系统,没有经验的人来说,赚钱是一时的,亏钱才是必然的结局。
因为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着运气;但是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着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有100种方法来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互匹配为止。
而目前来看,年轻散户的占比较高,意味着风险控制意识不足,经验过少!
3、闲钱投资,有足够的耐心!
股票投资是一场马拉松,想要获得收益,你得耐得住寂寞。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饺子要煮,投资要熬”!
大部分的投资者就是缺少在没有耐心这点上,或者说,把耐心,用错了地方!!
就好比10元跌至2元的过程里,许多人会愿意死扛,但是从2元涨到10元的过程之中,没几个人能够坚持的下来,这就是投机和投资的最大区别。
而想要拥有一颗耐心,你需要做的就是用闲钱投资,扩大自己的格局,锻炼自己的自律。
如果你做不到用闲钱投资,也没有足够的耐心,那么辞职炒股的结果就是不断投机,让你的资金越来越少!
2000年的时候,贝索斯给巴菲特打电话:“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看完以上三点,你还认为自己有“辞职炒股”的能力吗??
如果有,恭喜你,说明你已经非常成功了。
如果没有,那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应该从学习开始。
正确学习投资股市的方法不是蛮干,也不是盲目跟随,而是应该聪明的、低成本的实践。
就好比,应该拿出一小部分的资金去股市里操作,犯错,学习,纠正,以及完善。而不是拿着大部分的资金投机,博弈,听消息,追涨杀跌!
记住,股市里新人拿钱赚经验,老手用经验赚钱!
你赚到的钱都是认知变现,你亏掉的钱都是认知缺陷。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圈子限制了我们的视野。
成长的途径有两个:上课和上当,不上课就上当!
认知的途径有两个:学习和犯错,不会学习那就只能从错误中接受教训!
不工作纯粹靠炒股过日子,有多少成功的?为什么?
不工作纯粹靠炒股过日子,有多少成功的?为什么?
这么说吧,完全靠职业投资股市,真正能有大成的人非常之少,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生的爱好,但绝对不能倾其所有,而且真正能在股市中成功的人,其实都是非常可怕的,后面我会跟大家说说可怕之处。
首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投资股票的人成功的是极少数?
1.投资与投机
很多进入股市的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就是投资和投机,那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投资?
投资顾名思义,就是当你看好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一定有稳定的财务业绩,以及主营业务必须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然后您才会看好这家公司,并且进行中长期的投资,而得到适当的收益。
什么是投机?投机的概念主要就是博取差价,市场热炒什么就跟随什么,和公司的业绩,主营的好坏以及市场占有率并不看重,并且是短时间内博取到一定的差价。
那么我们就能简单地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投资首先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要选择一家有质量的公司,然后得到合适的回报。投机却下恰恰相反,并不在乎公司的质量如何,看中的是短时期内,尽可能的利润最大化。
那么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因为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大多都是来投机的,而不是投资的,都想在短时间内赚到快钱,天下哪有这等好事?都想不劳而获,短期赚大钱,这完全就违背经济规则,违背财富游戏的规律,所以注定了投机必然大部分人失败,而且进入股票市场的人,大部分都是来投机的。
2.人类的自然法则
很多人都知道自然界的二八定律,其实这个定力准确的讲,适用于任何的行业,对于股票市场同样的不会留有情面,所以并不是说进入股票市场不容易成功,就是在其他的行业也同样如此,真正能取得成功,走向巅峰的永远是二八定律里面的“二",注定了“八”的那部分大多人不会成功,就和股市里所谓的“一赚两平七赔"差不多的概率了。而现实中其实这个市场会比其他的行业更残酷的一点就是,70%左右的人在赔钱,而其他的行业最多是大家没有赚到什么钱,而不至于有70%的人会亏钱,所以完全辞掉工作,把它当作一生的职业,务必一定要好好的考虑清楚。
所以股市不比其他的行业,那是一个把人性的缺陷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市场,贪婪,恐惧,博傻,崩溃,也许我说的有一点点夸张了,但是十多年的股市经验让我看到,这个市场真的很残酷,真正能有大成的人,真的是少得可怜,当然也确实有一部分人开始稳定赚到收益,但仅仅是赚了一些钱,而不是所谓的大成。当然这和他们对市场的敬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多年经验的总结有很大的关系。而所谓那些想投机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消失在这个市场。
所以本事再大,也无法和自然规律对抗,以上的观点说明了,这个市场会比其他行业成功机会更小,更残酷!可以投资部分去当做爱好,最好别倾其所有。
文章的最后我再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在股票市场有所大成的人很可怕?这个市场其实真正博弈的是人性,而这一部分少的可怜的大成之人,在这个市场已经改掉了,他原本的性格。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能把本性改掉的人,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是厉害的角色,真不是泛泛之辈都能做到的,要么上天,要么入地!呵呵!
分析就到此为止,喜欢的朋友可点赞,关注!
假如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能成功吗?
不以投资股票为生的人在身边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以工作为主。股票投资更多的是作为业余和副业 而专门研究股票的人也是成功的
但是成功的概率比较小,也有成功失败多年又回到解放前的情况 我的一个同学成功地做了股票。到什么程度?厦门有4套海景房,价值约700-1000万套,还持有约2000万的营运资金专业股 我联系了她,知道她在炒股,主要是配合一些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去炒某些股票和专题机会 具体到公司股票所在的行业,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她不是很了解,也不在乎。
和我的风格不一样,接触比较少 还有一个深圳的朋友。他的股票交易规模比较大,一般会送信托产品和私募投资 14-15年,牛市通过互联网相遇 后来有很多电话联系,但是一直没有见面 15年指数在5000点的时候,他经常给我打电话,警告我要及时撤退。他的信托、私募、集资都已撤回,产品已清算 这给了我一些警示,开始缩一线。基本上没有开新位,只卖了。不过,仓位还是比较重的,有融资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是股灾崩溃了。
当指数跌至3600点时,他再次联系我,告诉我政府救了市场,情况会逆转 他的一些信托产品已经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填补了自己的空白,准备大干一场 后来因为逐渐平仓,我退出了市场,他因为被回注到外地,再也没有联系 我不知道投资股票的人有多成功。
根据我15年后经历的教训,目前我只在股市投资100万左右,只有市场有稳定和明显的行业增长逻辑,我才会调动资金入市。 比如今年前两个月,动员近千万资金,以5g的形式进入新圩(20元成本,左右30元)和深南赛车场(80元成本,120多个出口),一直持续到6月。
前后,在完成50%以上的利润后,资金被撤回,仍然只剩下100万左右 我的一般操作是以保持“盘感”为目标,平时以“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看待市场和市场风险 只有当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满足了,我才会采取大动作去投钱,在总体盈利目标达到后撤回投资资金,维持最低的市场参与度来锁定利润,控制较大的市场风险 基本上每年都没有大动作实现盈利目标。
只会保留市场份额感和参与感。因为资金量的关系,没有强烈的“发财”追求,甚至天天写头条,每个月都赚头条。一万块我就满足了。 我更欣赏的是我同学说的话。建行的一个员工,持有茅台十几年,现在还坐在银行柜台,身价上千万(茅台500多的时候,因为我同学是营业部总经理,所以能看到客户账号)。我目前一直在追求这个成功,但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和对风险的恐惧,我每年还是只做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