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回顾:权重股低迷,市场震荡下行
2022年10月转债市场先上升再下行,于月中达到月内高点后开始震荡下行;正股方面,股指整体先上后下,权重股下跌较多,风格分化,中小盘表现明显好于大盘。市场表现低迷,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海外通胀高企引发持续加息担忧,经济衰退预期有所强化,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国内局部疫情多发散发扰动经济,房地产市场投资与销售仍然处于低位。当前经济核心问题还是内需不足,政府亟需通过财政投资来刺激内需进行经济逆周期调节。
2、市场展望:市场开始反攻
转债供需整体平衡。待发转债数量和规模较大,但当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转债成为公募债基提高收益的重要投资品种,持仓市值越来越高;转债一级市场申购热情较高;大股东持有转债有六个月锁定期,短期不能抛售。总体来看,转债市场供需平衡。
当前股市整体估值历史分位数较低,大盘、价值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分位数低位。当前转债估值整体仍然偏高,转债估值从价格来看已经有一定性价比,但转股溢价率受到正股下跌影响被动抬升,整体仍然偏高,转债跟涨能力较差,后续高溢价率的消解有待于正股市场转好。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不断增长,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银行、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行业。条款博弈既要防赎又要关注下修机会。对新券和明确不赎回时间的个券加大关注度;之前下修过的转债再次选择下修几率较大。
2022年11月以来,市场开始反攻,转债价格上涨的同时溢价率受益于正股表现下降,转债估值总体优化。正股和转债市场的成交量和换手率在持续提升,市场成交活跃,市场风险偏好增强。当前困扰市场的内外部环境问题,都已较为充分的计入市场预期。后续择券两条逻辑,一是低估值的大盘价值转债,安全性更强,二是中等平价的平衡性转债,进可攻,退可守。
3、2022年11月十大转债:关注稳增长和大消费
我们对四季度经济的判断是能够实现稳增长,二十大后政府继续发力,基建投资将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经济增长;居民部门明显改善,疫情对经济影响可控。建议关注稳增长主线和大消费主线。
稳增长主线建议关注基建产业链,如银行、交运、建筑建材、工程机械、公用事业、钢结构等;大消费相关转债,如食品饮料、轻工纺服、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医药、汽车等行业转债,自下而上优选正股逻辑坚实的个券。
风险提示:稳增长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企业经营变化超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十大券商展望2022年:A股至少不是熊市,上半年机会较多
A股2021年正式收官。上证综指时隔28年年线三连阳。
2022年即将到来,A股将作何走势,又该如何投资呢?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国泰君安证券同时表示,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的格局。其中,坚决看好2022年的春季行情,夏季投资者则应该做好防守。
兴业证券认为,虽然2022年A股市场,整体上难有大行情,更多是结构性行情。但增量资金仍然汹涌背景下,市场至少不是熊市。
配置方面,大盘蓝筹获得多家机构的看好。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增量资金中“长钱”占比提升,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因此风格上,蓝筹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海通证券同时指出,风格方面综合来看,2022年整体上大盘和价值有望略占优,同时沪深300在业绩占优的情况下有望略强于中证500。
中信证券: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
整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
其中,2022年A股运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跨周期政策推动经济回归疫情前常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A股整体向好,机会较多。下半年,货币政策在内外约束下转向稳健中性,以及高基数下非金融板块盈利承压,市场表现平淡。
配置方面,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建议聚焦优质蓝筹崛起。下半年,建议聚焦相对景气的板块。
2022年仍将处于疫情冲击下大波动后的“余波”期,全球部分经济体疫后超常需求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及物价“大起”与随后潜在的“大落”,因此对应的政策应对是分析2022年资产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整体是危”中有“机”,有“惊”无“险”。
节奏上,当前仍处于增长放缓与政策托底预期的交互期,指数机会可能偏平淡,建议投资者重结构,均衡配置。
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市场或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流动性维持中性偏宽松的状态。整体而言,市场或与2021年市场表现类似,呈现出宽幅震荡的格局。
板块方面,2022年景气程度表现优秀的行业将表现优异。其中,电网投资、储能投资、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是第一条主线。创新药、家电家具、回归制造业的地产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条主线。国防军工、工业母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2022年的第三条主线。
市场风格来看,2022年蓝筹和成长股均会有优异表现。
国泰君安证券: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格局
对2022年的A股市场策略,可以总结为四句话:春季进攻无碍,夏季防守在怀。成长机会仍在,价值重回舞台。周期盛极而衰,消费否极泰来。制造盈利向好,拥抱科创时代。
其中,坚决看好2022年的春季行情,夏季中投资者则应该做好防守。同时,风格方面,2022年应该说大股票和小股票都是有机会的,关键看投资者个人的风格。
同时,2022年A股或呈现横盘震荡、先上后下,因此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跨年行情,看好春季躁动接棒跨年行情。
海通证券:2022年A股指数振幅或变大,大盘和价值略占优
展望2022年,A股市场指数的振幅变大是大概率的事情。2021年市场的振幅处在 历史 极低位,因此2022年指数振幅向 历史 均值回归是大概率的事。
同时,2022年我国通胀仍面临PPI和CPI两方面的压力,涨价仍是宏观维度关键词之一,需警惕通胀压力。从时间来看,本轮通胀上行周期还未走完,当前这轮通胀周期中,CPI低点是2020年11月-0.5%,PPI低点是2020年5月-3.7%,截至2021年11月仅分别上行12个月、18个月。
风格方面,2022年大盘和价值风格或略优。回测结果显示,虽然2022年年初的跨年行情仍值得期待,但跨年行情结束后在利率制约估值和盈利下行的双重压力下,A股市场或将迎来休整, 历史 上在这类市场环境下大盘和价值往往是较好的选择。
因此,综合来看2022年整体上大盘和价值有望略占优,同时沪深300在业绩占优的情况下有望略强于中证500。
兴业证券:2022年至少不是熊市
2022年的A股市场,整体上看难有大行情,更多是结构性行情。其中,指数可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状态。
不过,2022年A股增量资金方面仍然汹涌,因此市场至少不是熊市。微观流动性方面,首先,即便外资流入可能会边际放缓,但预计仍将有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量级。其次,公募基金经过过去几年持续高速发行,只要2022年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或波动,大概率将维持2万亿元左右的增量。再次,随着保费收入的逐步回升,险资入市规模较今年也会有边际改善。同时,私募也会成为市场非常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因此,在银行理财维持千亿级别流入,社保、养老、年金等加一块也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量的背景下,2022年仍将是增量资金汹涌入市的年份。增量资金加起来有望达到3万亿元左右的量级。这一体量的增量资金带动下,2022年A股市场至少不是熊市。
配置方面,2022年A股主要的投资机会,在当前环境下建议投资者还是要在小盘偏成长的领域里挖掘,聚焦“小高新”,即小市值、高增速、新增量的板块,将是下一步市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广发证券:2022年可增配中下游
2022年,A股盈利将大幅回落,而分母端难以形成有效对冲,A股将迎来“金融供给侧慢牛”以来的首个压力年。配置上应从2021年的“买上游”,转向2022年的“增配中下游”。
具体而言,2022年,海外将由复苏转向滞胀,由此带来美联储政策收缩的节奏加快。国内方面,经济下行风险有限,政策缺乏想象空间,整体将以稳定为主。
从估值连续两年扩张之后的收缩看,今年是比较温和的,这意味着2022年估值难以扩张。目前,整个A股的估值和结构性的估值应该是中性偏贵的,尤其是A股的龙头股还是偏贵的。
配置方面,2022年小盘股的表现,大概率会从今年的上涨转向下跌。同时,PPI和CPI的剪刀差将有所收敛,这将带来两个配置机会:一是PPI下行成本压力缓和的 汽车 、电机、白电,二是CPI传导提价兑现的食品加工、农业。
华泰证券:看多2022年A股市场
展望后市,看多2022年的A股市场,同时,A股2022年后三个季度的行情,或更为扎实。具体而言,2022年即使美联储鹰派,对A股估值影响也很小。同时,国内经济并未衰退,业绩显示制造业能屈能伸。
预计2022年A股非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4.7%,乐观有望实现8.0%、悲观预期下或为1.3%,积累趋势呈“U型”,中报是年内低点、年报是年内高点。基准情形下,结合盈利正增长+估值中枢平稳的判断,我们预计全A年度收益为正。
配置方面,全板块的业绩剪刀差、筹码分布、供给侧变化对比之下,预计2022年高端制造板块总体占优、大众消费有困境反转机会。
具体而言,2022年A股投资主线为能源与芯片的增长闭环。行业配置上,将以储能电力为盾、以硅基需求为矛。此外,碳达峰行情或刚行至三分之一,“泛电力链”行业轮动大概率仍是2022年市场主线。
上海证券:2022年看好沪深300、A50指数长期上行
2021年,市场资金整体充裕,中国为应对通胀减少投资,使得传统行业盈利增速下行过快,部分周期性贝塔很强的行业,如碳中和、具备成长属性的新能源光伏等行业,表现出很强的配置力量,市场资金由阿尔法偏离至贝塔特征明显。
2022年,伴随非市场化调节的逐渐退坡,在强调“稳字当头”的主基调下,我国经济总量将保持稳定,传统行业盈利或将全面恢复,利润分配将回归正常。在此环境下,今年偏低估值的阿尔法公司,大概率会迎来“盈利+估值”的双升。
同时,相对确定的是,当前贝塔行情已经行至尾声,2022年将进行阿尔法行情切换。指数上,看好沪深300、A50指数及港股互联网 科技 、纳斯达克100的长期上行。
国联证券:2022年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2021年,“复苏”是全球经济的主旋律,主要体现在主要国家利率上行、物价上涨、股指上扬等方面。在此背景下,2022年应选择业绩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对估值和政策敏感度相对较高的行业进行配置。整体上,成长风格有望占优。
其中,大金融方面,无论是从 历史 角度还是横向对比看,其估值目前都处于非常低的位置。重点推荐具有成长空间的券商板块。
中游困境反转方面,受上游大宗商品涨价压制,2021年中下游普遍艰难。但2022年物价有望回落,也有望为中下游带来反转机会。重点推荐 汽车 及零部件、畜禽养殖两个行业。
校对:张艳
摩根大通朱海斌:2022年须警惕三大经济风险
文 | 张寒
编辑 | 王延春
岁末年初之际,国际大型投行如何分析2021年和2022年的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展望下一阶段,中国怎样规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点?
“从中国经济的环比增速看,2021年三季度是低点,预计四季度环比增速大幅好转,但是从同比增速看,2021年四季度增速继续下行,跌破4%是大概率事件。”在2022年1月7日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 财经 》记者表示,预计202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3.2%左右,全年增长7.8%左右。
对于2022年的经济增速,摩根大通预判为4.9%左右,但是朱海斌强调,中国“十四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在5%-6%之间,如果中国持续采取成功的改革开放措施,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能实现5%-6%的趋势性增长水平。因此,“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不跌破5%,是经济止跌企稳的要求,也是2035年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题中应有之义。朱海斌预计,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经济增速“保五”是必然,也是较为现实合理的要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中性略宽松
复盘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朱海斌分析,中国是全球第一个走出疫情的经济大国,也是第一个讨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国家。但是2021年上半年,宏观政策退出幅度超预期,叠加一系列行业整顿和监管政策冲击,形成合力,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超出预期。
正如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应对“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在坚持跨周期调节的同时重提逆周期调节。
摩根大通的判断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2022年的宏观政策不会再紧缩,但是也不会180度的转向,而是转向中性略偏松。短期逆周期稳增长的调整主要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同时强调跨周期的调整,实现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合理配合。在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政策领域,监管大方向不变,但是需要进行政策微调,减少对经济的冲击力度。
展望2022年“三驾马车”的具体表现,摩根大通认为,消费有望恢复正常增速,实现8%左右的名义增长和5%-6%的实际增长,贡献超3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制造业投资2022年仍将是一大亮点,但是基建投资受制于回报率高的优质项目稀缺和执行层面的监督加强,比如地方官员的“终身负责制”,增速不太乐观,预计全年将有1%-2%左右的增长。2021年出口表现突出,可能达到30%左右的增长,预计2022年有所转弱,实现7%左右的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2021年7月央行意外降准,释放出货币政策反转信号,但是2021年的7月至11月,社融增速持续下行。直到12月的LPR降息和降准之后,市场预期才有了明显好转。
朱海斌认为,2021年12月的社融增速将比11月有所回升,2022年社融增速预计为10%左右,广义信贷增长和名义GDP增速维持同步。“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纠结,空间有限,央行对于是否降息也比较犹豫,其实我们觉得2021年的三四季度是降息的最佳时点。2022年的三四月,也是一个可能会降息的时点,值得重点关注。”
财政政策方面,2021年比2020年的广义财政赤字收紧大概3.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预计,2022年的预算内财政赤字规模和2021年接近,由于净土地出让金和地方融资平台发债的下降,今年广义财政赤字比去年略低。同时,财政政策将注重效率提升,在新基建、乡村振兴和刺激消费方面存在一定发力空间。
2022年须警惕的三大经济风险
当前,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政经局势,一方面,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驾驭好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既要平衡多目标体系,又要稳稳当当地向前迈进。
在此背景之下,朱海斌提醒,2022年中国经济应当重点关注三大领域风险:
一是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 预计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将持续转弱,并在2022年二季度达到低点。下半年,行业发展将企稳,但是要重点关注房地产下行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尤其是地方债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朱海斌预估,今年房地产美元债的违约率还会继续上升,可能超过20%。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大概率会继续恶化,而即使房产税开征,其所带来的财政收入规模仍然有限,不能弥补土地出让金下滑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警惕一部分地区的地方债务出现现金流枯竭问题,由流动性风险转为信用风险。
二是疫情演变情况及其对内需和消费的影响。 持续清零的防疫政策至少在2022年内不会显著改变。2021年下半年之后,特定行业遭受疫情和监管政策“双冲击”,裁员和减薪在多个行业时有发生。虽然官方调查失业率保持平稳,新增就业量超过目标要求,但是仍要关注结构性失业和就业状况恶化影响居民消费的风险。
摩根大通建议,今年中国应继续采取发放消费券和针对性的现金发放等办法,来进一步鼓励居民消费,中央财政在这方面仍有发力空间,尤其是消费券等政策措施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明显。
三是中美关系在一部分领域将出现好转,但是在某些领域存在恶化风险。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大致维持现状,2022年,两国将开启新一轮谈判,中国在进口美国产品和减免关税等方面,距离承诺仍有差距。通过谈判是否能够降低关税税率?朱海斌表示,有希望,但难度也不小。
摩根大通认为,中美合作的大格局之下,两国之间对于细分领域的关注焦点将发生变化,一方面,在绿色发展、低碳环保、金融开放和人民币汇率方面,双方将加强合作。另外,在高 科技 等方面,双方的龃龉可能会加剧。
摩根大通预计,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35左右,下半年,由于美联储可能加息带来中美利差缩小,以及中国出口顺差减小,人民币汇率料小幅贬值至6.5左右。